切换到宽版
  • 7阅读
  • 1回复

[交通出行]紫金山,金陵人文第一山——南京3日游 [2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5017
金币
60680
道行
38009
原创
2516
奖券
5113
斑龄
137
道券
1220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6831(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11-03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34



旅游地点:南京紫金山

我们驱车前往紫金山的时候,在停车场,收费的人员就很贴心地提醒:“这里就是爬爬山的,你们要玩景点的话不是在这里。下去就是明孝陵,中山陵也在那边。”

大概是看到我们的外地车牌,而明孝陵和中山陵是外地游客必游的景点。但我们今天还就是奔着紫金山来的,于是笑着确认就是这里。

紫金山别称钟山,古称金陵山、蒋山、北山、神烈山、圣游山,属于宁镇山脉西段的中支,东西长七公里,南北宽三千里,平面成尖端,呈三有形,总面积大约二十平方公里。在侏罗纪时期,紫金山区域还是一条大江,到了中生代晚期,才因为造山运动从地面矗立起来。紫金山是南京的母亲山,也是江南四大名山之一。中山陵、明孝陵、灵谷景区就是钟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外地游客来南京旅游,这三大景区一般都会选择游览,尤其是中山陵和明孝陵,那是必游的。紫金山的这座山本身,还真没有多少外地游客会花费半天的时候来登山。我们看了一下停车场,除了我们的车牌是苏B打头,其他车辆确实都是苏A的车牌。

来登山之前,其实我们并没有做好攻略,完全是小伙伴久慕紫金山的大名,所以想来爬个山。于是,我们也没有刻意选择天文台的登山道,就跟着前面登山的市民从拥翠亭登山了。

拥翠亭位于紫金山东马腰拐弯处,是一座石制的六角小亭,四边有长凳,还真有人在这里休憩。因为石亭距离灵谷寺公园不远,实际上就在灵谷塔后青年路的尽头,所以到了秋季,这里能够嗅到灵谷寺传来的万株桂花香。

相传明太祖与臣子们在这里游览时,他命文臣以钟山盘龙为题赋诗,当时邓伯言的诗作拔得头筹,其中“鳌足立四极,钟山盘一龙”就镌刻在拥翠亭的柱子上。就因为这首诗很得太祖的心,次日邓伯言就授了翰林检讨。至于邓伯言当日是否在太祖的随行队伍之中,似乎颇为存疑。

登山途中又看到一座六角石亭,与拥翠亭颇为相似,就在小茅峰东侧的半山坡上。不过这座亭子虽然四边也置石凳,但主要功能并不是为了给游人休憩用的,而是为了亭中的应潮井,亭子的横额上刻着“古井”两个字。这口井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修复的,开凿年代应该在公元535年。当时梁朝的石兴在紫金山北高峰建造佛寺,就在殿后掘了一口井。据说井水与江水涨落相应,因而得名。我估摸了一下距离,觉得此井应该不会与长江相通,那么它又怎么会与长江涨落相应和的呢?只能说,大自然真的很神奇。

走着走着,看到有一座石头房子,面阔三间,还安装了防盗窗,看起来倒像是有人居住似的,不知道是不是景区的管理员。

再往前走有一座塔,这是万福寺遗址,名倍塔林就是建在万福寺旁边的。万福寺建于清代,民国时期曾作为孙中山奉安纪念馆。抗战期间,万福寺被毁,后来复原了四座名僧石葆。

道生说法,顽石点头的景点取材自佛经的故事,原意是晋朝和尚道生法师对着石头讲经,石头都点头了,可见道生法师佛法之高深。除了道生法师讲经的坐像,还有一尊女性面对石头的石像。

路边看到一棵树很有意思,两株树干交缠在一起,也不知道是同根生的两枝,还是本身就是两棵树。虽然这也算不上景点,但我们还是挺感兴趣。

在中途休息了一会儿,我们一鼓作气,登上了紫金山主峰西侧的头陀岭,因为古时岭上有头陀寺而得名。岭上巨石壁立,山峰险峻,是居高临下饱览湖光山色的好地方。紫金山观光过道的终点就在这里,居然还有肯德基。虽然还没有饭点,不过爬得挺热,于是去买了甜筒。游客很多,这里也只有这么一家店,所以得排队。既然好不容易排了队,干脆就把午餐也给一起买了,就是早一点吃午餐了。我们也不知道后面有没有餐厅,还是在这里吃饱喝足了比较安心。

因为看到有一块指示牌可以前往樱驼村,于是我们便从这一端下山。在看到华泰登山道石刻的时候,我们转了个弯,好像就这么错过了樱驼村。一个“樱”字,我觉得可能这个村庄遍栽樱花,但这会儿不是季节,错过了倒也并不觉得遗憾。

因为走得很随意,所以不期然居然又错过了天文台,这个就有点令人扼腕了。可当我们意识到错过它的时候,已经快到了山下。回头看了看登山的阶梯,头皮有点发麻。天文台位于紫金山的另一座山峰,我们自觉没有再登山的体力。其实我们原本也不是天文爱好者,于是很统一地决定放弃,再没有心理负担地下山了。

下到山脚,我们才发现由于选择了另一侧下山,似乎距离我们的停车场很遥远。查了一下公交线路,还真没有直达的公交。最终,只能打了一辆车回去,又发现了一处小景点。

范鸿仙墓位于东马腰东坡,有一座两柱的牌坊,上面刻着“烈士范鸿仙墓道”。后面就是长长的墓道很长,据说原墓的规模很大,在抗战中被毁。虽然抗战中在原址重建了,但在十年动乱中又遭到了毁坏,这次毁坏得很彻底。直到1972年,江苏省政府着手修复范墓,同时将范鸿仙夫人李贞如的遗骨从汤山坟头移来合葬。

范鸿仙名启光,鸿仙是他的字,出生于安徽合肥一个农民家庭。1908年,他赴上海投身革命运动,加入同盟会,与章炳麟、宋教仁、陈其美、于右任等在上海创办《民呼日报》,由范鸿仙任主笔,以“孤鸿”为笔名发表了很多揭露清王朝黑暗腐败的文章。孙中山先生发动武装讨袁的二次革命时,范鸿仙亲笃芜湖发兵讨袁。二次革命失败后,范鸿仙流亡日本,1914年受孙中山之命,返回上海发动反袁军事斗争。当年9月20日清晨,范鸿仙在戈登路的寓所起草军书时,被袁世凯派遣的凶手杀害,年仅32岁。

范鸿仙被害的消息传出后举国震惊,孙中山先生电召李贞如前往日本,亲自慰问,并答应革命成功后为范鸿仙举行国葬。1935年,国民党中央追赠范鸿仙为陆军上将,同年派人自上海迎回范鸿仙灵柩,次年在停灵处举行公祭仪式,国民党政府及各界人士在钟山陵园为范鸿仙举行了国葬。

紫金山很大,我们也没打算一次游览完,所以就这样结束了今天的行程,一切都刚刚好。

自驾游:南京紫金山

5月初夏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9476
金币
516918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30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0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7:21
南京紫金山深度游记: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登山体验

一、紫金山概况:南京的“母亲山”
紫金山,古称金陵山、钟山,是宁镇山脉西段的中支,东西长约7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其地质历史可追溯至1.5亿年前的燕山运动,当时因地壳抬升形成山体,后经千万年风化剥蚀,形成了如今尖端朝北的等边三角形轮廓。作为南京的“母亲山”,它不仅是城市的生态屏障,更承载着两千多年的文明史。紫金山主峰头陀岭海拔448米,是宁镇丘陵的最高峰,也是江南四大名山之一。

二、行程起点:停车场的贴心指引
驱车抵达紫金山时,停车场工作人员的提醒颇具代表性:“这里主要是爬山的,玩景点(明孝陵、中山陵)要去下面。”这反映出外地游客通常聚焦于核心景区,而紫金山本身的登山体验则更受本地市民青睐。我们此次专程为登山而来,停车场内多为苏A(南京本地)车牌,仅有我们的苏B车牌显得特别,也印证了这一点。

三、登山路线:拥翠亭至头陀岭的经典体验
1. 拥翠亭:桂花飘香与历史典故
我们选择从拥翠亭登山。该亭位于紫金山东马腰拐弯处,是一座石制六角亭,四边有长凳供游人休憩。因临近灵谷寺,秋季可闻万株桂花香气。亭柱上镌刻着“鳌足立四极,钟山盘一龙”的诗句,相传为明太祖朱元璋命文臣以“钟山盘龙”为题赋诗时,邓伯言的夺魁之作。虽邓伯言随行的真实性存疑,但此诗却流传千古,也为拥翠亭增添了文化韵味。

2. 应潮井:神奇的“江水联动”古井
途中遇一六角石亭,横额刻“古井”二字,亭内为应潮井。该井开凿于公元535年(梁朝),因井水涨落与长江相应而得名。虽现代科学难以完全解释其原理,但这一自然现象为登山增添了神秘色彩。井旁石凳可供休憩,却以护井为主要功能。

3. 万福寺遗址与倍塔林
继续前行至万福寺遗址,该寺始建于清代,民国时期曾作为孙中山奉安纪念馆。抗战期间被毁,现仅存四座名僧石葆(石塔)。附近“道生说法,顽石点头”的景点取材于佛经故事,有道生法师坐像及女性对石像雕塑,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

4. 奇特植物与人文小品
路旁一株两树干交缠的树木引起我们兴趣,不知是同根共生还是异木相依,为单调的山路增添了一抹生机。此外还见到一处带防盗窗的石屋,推测为景区管理人员住所,体现了山林管理的细致。

5. 头陀岭:登顶俯瞰与美食补给
最终登上了主峰西侧的头陀岭。此处因古时有头陀寺而得名,巨石壁立,景色壮丽。紫金山观光索道终点即在此处,山顶竟有一家肯德基餐厅,虽非饭点,但爬山后购买甜筒解暑实为惬意。游客众多,排队购买午餐后,在此稍作休整,补充体力。

四、下山奇遇:错过的遗憾与意外的收获
1. 错失天文台与樱驼村
原计划前往樱驼村下山,却在华泰登山道石刻处转弯错过。更遗憾的是未到紫金山天文台——这座中国第一座现代天文台(1934年落成),张钰哲在此发现“中华小行星”,是紫金山重要的科学地标。考虑到体力不足及非天文爱好者身份,我们决定放弃返程攀登。

2. 范鸿仙墓:辛亥革命志士的最后安息地
下山后因选择另一侧路线,距离初始停车场较远。在寻找交通时意外发现了范鸿仙墓。该墓位于东马腰东坡,有两柱牌坊刻“烈士范鸿仙墓道”。范鸿仙(1883-1914),安徽合肥人,同盟会成员,《民呼日报》主笔,1914年在上海被袁世凯派刺客杀害,年仅32岁。墓地历经抗战与十年动乱损毁,1972年由江苏省政府修复,并迁葬其夫人李贞如遗骨。孙中山曾承诺为其举行国葬,1936年国民政府追赠其陆军上将衔。

五、自驾游停车指南:多选项应对不同需求
紫金山周边停车场选择丰富:
- 紫金山天文台停车场:距天文台最近,规模大,适合目标明确的游客。
- 明孝陵停车场:空间宽敞、指示清晰,适合前往明孝陵、中山陵的核心景区游客。
- 中山陵停车场:有专门无障碍停车位,节假日收费较高(小车40元/次),平日15元/次。
- 天文台路停车场:车位充足,适合游玩天文台及索道后继续登山。
- 白马公园停车场:临近登山步道入口,环境宜人。

节假日车流量大时,建议优先选择苜蓿园地铁站换乘或明孝陵3号门停车场换乘观光车,以避免停车困扰。

六、总结:一次随性的山水人文之旅
此次紫金山之行虽未完全按计划游览所有景点(如天文台),但随性的登山过程让我们体验了拥翠亭的历史、应潮井的神奇、头陀岭的壮阔,并意外探访了范鸿仙墓。紫金山不仅是一座自然之山,更是一部立体的文明史书——从战国金陵邑到六朝帝王陵寝,从明清皇家禁地到近代科学圣地,每一处遗迹都诉说着南京的沧桑变迁。

正如文中所述,“紫金山很大,我们也没打算一次游览完”,这座山的魅力在于其多元性与包容性。无论是本地市民日常健身的绿肺,还是外地游客探寻历史的文化地标,紫金山都能以其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给予每个人不同的感动。下次再来,定要专程探访天文台与樱驼村,在不同季节感受这座“极美钟山”的四季风情。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