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阅读
  • 0回复

[红楼梦]甄士隐一生的缩影,暗示的是否就是贾宝玉的人生?[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3553
金币
26926
道行
38009
原创
2410
奖券
4894
斑龄
135
道券
1117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4884(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9-0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6:24



是的,甄士隐一生的缩影,在很大程度上预示和暗示了贾宝玉的人生轨迹和最终归宿。

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就用甄士隐的故事,为整个小说(尤其是贾宝玉的故事)定下了基调,建立了一个宏观的、寓言式的框架。可以说,甄士隐是贾宝玉的一个“预演”或“镜像”。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来看这种暗示关系:

1. 核心结构:从“繁华”到“幻灭”的同一路径

两人的一生都严格遵循着同一个“抛物线”式的结构。

起点:富贵闲人,恬淡生活

甄士隐:姑苏望族,家境殷实,禀性恬淡,每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是神仙一流人品。

贾宝玉:生于贾府鼎盛之时,锦衣玉食,被祖母溺爱,在内帏厮混,同样不爱经济仕途,只愿永远活在女儿国中,享受风花雪月。

关联:二人都曾拥有并享受过一种超脱于世俗功名的、理想化的“富贵闲散”生活。

转折:接连遭受重大打击(“三劫”)

甄士隐的三劫:

丢失爱女(英莲):骨肉分离,这是情感上的致命打击。

遭遇火灾:家产被烧成一片瓦砾,这是物质基础的彻底毁灭。

投亲受辱:投奔岳父封肃,反遭冷眼和盘剥,这是世态炎凉的最后一击。



贾宝玉的三劫(预示):

失去大观园众女儿:晴雯死、芳官等出家、姐妹们离散……他珍爱的“清净女儿世界”一步步崩塌。这与“失女”之痛对应。

贾府被抄家:家族的富贵繁华烟消云散,这与“火灾”毁家对应。

经历世态炎凉:从“宝二爷”沦为罪臣之后,必然饱尝人情冷暖。这与“投亲受辱”对应。



结局:悟道出家

甄士隐:在听完跛足道人的《好了歌》后,瞬间彻悟,“心中早已彻悟”,注解之后便随之飘然出家。

贾宝玉:根据前八十回的无数判词和脂砚斋批语的提示(如“悬崖撒手”),贾宝玉在经历了家族巨变和婚姻悲剧(黛玉泪尽而亡、与宝钗成婚)后,最终也选择了“出家”为僧,回归青埂峰,了却尘缘。



2. “癫僧跛道”的关键链接

将甄甄士隐和贾宝玉命运直接联系起来的关键人物,就是那一僧一道(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

他们曾在甄士隐梦中谈论“风流公案”(即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的故事),预示故事开始。

他们在现实中度化了甄士隐。

他们同样贯穿了贾宝玉的整个人生:宝玉含玉而生时他们就来过,之后屡次出现(如宝玉、凤姐中邪时送来通灵宝玉),并最终也将度化贾宝玉。

这一僧一道是超脱于凡尘的叙事者,他们的存在表明,甄士隐和贾宝玉的命运都是早已安排好的“劫数”,他们的悟道出家是回归本源的必然结局。



3. “女儿”主题的呼应

甄士隐:失去的是唯一的女儿英莲(应怜)。英莲的命运是全书第一个出场的女儿悲剧,她后来被拐卖,沦为薛蟠的妾(香菱),受尽折磨。

贾宝玉:他的核心信念是“女儿是水做的骨肉”,他一生的事业就是“护佑”身边的清净女儿。但他最终将目睹所有他珍爱的女儿们(黛玉、晴雯、迎春、探春……)的悲惨命运,他一个也守护不了。

这种“失去所有珍爱的女性”的痛苦,是二人共同经历的、最深切的情感创伤,也是促使他们最终“看破”红尘的重要原因。

因此,甄士隐的故事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引子”,而是一个高度凝练的寓言和模型。

曹雪芹通过甄士隐,在小说一开始就向我们剧透了贾宝玉乃至整个贾府的命运:

无论曾经过着怎样诗意的、富贵的生活,最终都难逃“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的规律,到头来不过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甄士隐是快速体验版的悲剧,而贾宝玉的故事则是详细展开版的史诗。理解了甄士隐的“小幻灭”,也就读懂了贾宝玉乃至整个《红楼梦》的“大幻灭”。这就是作者如此安排结构的深意所在。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