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乡有什么不出名,但味道不错的小吃?冰城深巷里,熏香四溢的老味道才是哈尔滨人心中真正的乡愁
作为一个哈尔滨人,我必须好好介绍一下我们那里不太为外地人所知,但绝对能让你吃一次就爱上的宝藏小吃——哈尔滨熏酱食品。哈尔滨是一座充满美食的城市,其中熏酱作为地方特色,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

如果你只知道哈尔滨红肠,那真的错过了太多。哈尔滨的熏酱小吃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红肠只是其中最出名的“明星成员”而已。
它不像南方小吃那样经常出现在美食纪录片中,东北熏酱小吃更像是一种“深巷好酒”。
什么是哈尔滨熏酱小吃?
熏、酱是东北地区独特的烹饪技艺,融合了俄罗斯、欧洲等外来饮食文化与本地传统。“酱”指先用秘制酱汤卤制,“熏”指把食材先卤熟,再用糖、茶叶、果木等材料烟熏上色增香。这两工艺造就了哈尔滨熏酱小吃独特的风味——酱香醇厚,熏香诱人。

哈尔滨熏酱家族大盘点:

红肠:这个相对有名,蒜香浓郁,果木熏香,里面有大块肉粒,口感扎实。儿童肠则不带有肥肉粒。可以直接切片,或者掰开吃,配上啤酒,味道绝了。哈肉联、秋林里道斯、商委、农大、裕昌、老鼎丰,都是哈尔滨著名红肠品牌。

松仁小肚:我的最爱!猪肚包裹着精心调制的肉块,大块肉,好吃看得见,里面加入了松子仁,切开后香气扑鼻,口感丰富。

风干肠:小小细细的,经过风干处理,肉质紧实有嚼劲,咸中带甜,越嚼越香,是绝佳的下酒菜。

茶肠:源自东欧立陶宛的俄式香肠,肠体粗如成人手臂(直径可达17厘米),外观呈浅玫瑰红色,因俄国人早餐搭配茶饮得名(俄语“茶伊斯卡”音译)。突出肉香和辛辣黑胡椒味,不含茶叶。

粉肠:价格亲民,口感软嫩,淀粉和肉的比例恰到好处,是很多哈尔滨人童年记忆中的味道。
熏制品:无肉不欢者的天堂 都是下酒神器,烧鸡、熏排骨、肘子、猪手、大肚、肥肠、牛蹄筋、猪头肉、猪口条、猪巧舌、熏鸡爪、熏干豆腐卷、熏大马哈鱼等。

熏骨架:超大块的猪骨架,经过老汤煮制和熏制,用手撕着吃特别过瘾,肉质酥烂入味,骨髓都不能放过!

熏猪头肉:听起来可能有点吓人,但绝对是美味。肥瘦相间,胶质丰富,口感Q弹,夹在烧饼里就是一顿完美早餐。

熏猪蹄:满满的胶原蛋白,外皮Q弹,肉质软糯,啃起来超级满足,美容又解馋。

熏鸡爪:下酒神器,啃起来有滋有味,追剧时能吃一盘。

酱制品:老汤慢炖的精华
酱牛肉:选用牛腱子肉,酱香浓郁,肉质紧实却不柴,切片后能看到漂亮的纹理,是冷盘中的硬菜。
酱脊骨:肉多味浓,用手拿着啃特别带感,酱香完全渗透到骨头里。
酱大骨棒:哈尔滨的招牌菜之一,一大根骨棒端着啃,吸骨髓是最高光的时刻,豪迈又美味。
哈尔滨街头到处都有熟食店,比较有名的品牌有哈肉联、秋林里道斯、商委、一手店、等,但很多本地人更钟情于家门口那家老店的味道。直接按斤称重,店员会帮你切好打包。

有一种餐馆叫“熏酱馆”,明档上就是各种熏酱食品,点一盘拼盘,配上啤酒和二两小烧,就是哈尔滨最地道的饮食体验。北三李氏熏酱,正阳楼熏酱,北山熏酱,李白熏酱,李老太太熏酱馆,鹏宇家熏酱等,都是哈尔滨比较出名的熏酱馆。
如果你来哈尔滨旅游,除了红肠,一定要去本地的熟食店或熏酱馆,切一盘熏酱拼盘,体验一下哈尔滨人日常的、真实的、粗犷又细腻的美食文化。相信我,这种扎实的肉香和复合的熏酱风味,绝对会让你印象深刻,甚至颠覆你对东北美食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