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WAIC:人工智能热潮下的盛会全景与产业焦点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5)于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举行,成为全球AI产业的年度焦点。展会以“具身智能引领未来”为核心,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展区,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集中发布3000余项前沿展品,包括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60余款智能机器人及100余款全球首发或中国首秀新品23。华为、阿里、腾讯、百度、特斯拉等科技巨头与西门子、商汤等跨界企业齐聚,共同推动AI技术与产业落地的深度融合2。
展会热度:全民参与下的现象级盛况
门票售罄与溢价效应:原价168元的单日票开展前被炒至3000元以上,溢价近20倍,反映市场对AI技术的高度预期23。
超高温与暴雨下的热情:上海31℃高温伴随降雨,但观众冒雨参展,展馆内随处可见直播、拍摄人群,社交平台刷屏式传播成为常态23。
展区人气分化:宇树科技机器人打拳表演、华为升腾384超节点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而部分算力、大模型厂商展台则相对冷清,凸显技术热点的集中性13。
核心亮点:具身智能与算力突破成主角
具身智能机器人:从概念到落地的爆发
技术关注度跃升:机器人展区首次超越大模型、算力成为人气核心,60余款智能机器人集中亮相,涵盖工业协作、家庭服务、仿生交互等场景23。
典型案例:宇树科技机器人通过高精度运动控制实现“打拳”等高难度动作,成为展会最热门打卡点之一13。
华为升腾384超节点:算力基础设施的里程碑
三大技术突破:作为WAIC“镇馆之宝”,该超节点通过384个NPU高速互联,实现通信带宽提升15倍、时延降低10倍,千亿模型训练性能达传统集群的2.5-3倍23。
行业应用:支撑LLaMA3、Qwen等大模型高效训练,同时在金融、能源等领域落地,推动AI算力从通用向场景化渗透23。
国产算力生态崛起:30余家企业同台竞技
多元技术路线:摩尔线程展示全功能GPU芯片,支持AI计算与图形渲染一体化;燧原科技、后摩智能等企业推出推理加速卡、存算一体芯片,覆盖算力全链条需求23。
生态协同:华为联合产业链伙伴构建开源软硬件体系,与互联网、运营商等行业客户共同展示端到端解决方案2。
行业观察:缺席者与隐忧
关键企业缺席引发讨论
国际巨头缺位:英伟达、微软、AMD等全球算力与AI龙头连续两年未参展,或反映技术竞争格局变化23。
国内厂商分化:大模型“六小虎”中的百川智能、零一万物,杭州“六小龙”中的DeepSeek等未亮相,可能与技术保密或商业化节奏有关23。
中国AI产业的全球地位
截至2025年6月,中国AI企业数量达5170家(全球占比15%),人工智能专利授权量超35万项(全球占比51%),成为全球AI创新的核心策源地之一23。
总结:WAIC2025的启示
本次大会不仅展示了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加速趋势,更凸显具身智能与算力基础设施的战略重要性。尽管国际竞争与技术壁垒仍存,但中国在应用落地与生态构建上的优势持续扩大,为全球AI治理与产业协同提供了“中国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