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WAIC国产AI芯片重磅发布:燧原L600 vs 沐曦曦云C600
(2025年7月28日,农历闰六月初四)
---
一、核心产品对比
| 厂商 | 燧原科技(腾讯系) | 沐曦(国产全链路) |
|----------------|---------------------------------|---------------------------------|
| 芯片型号 | L600(第四代) | 曦云C600(训推一体旗舰) |
| 架构特点 | 训推一体,FP8低精度支持 | 训推一体,HBM3e显存 |
| 存储配置 | 144GB容量,3.6TB/s带宽 | 144GB HBM3e显存(C500为64GB) |
| 量产进度 | 已发布,预计2025Q4量产 | 2025年5月回片,2025Q4小批量量产|
| 生态合作 | 腾讯生态、五大智算集群 | 全自主可控,国产供应链挑战 |
---
二、技术突破与行业意义
1. 燧原L600:国产推理集群规模化落地
- 性能升级:FP8精度支持显著降低大模型训练成本,适配DeepSeek等主流模型。
- 规模化应用:
- 前代S60芯片出货7万颗,支撑甘肃庆阳万卡推理集群(10016张S60)。
- 腾讯生态深度绑定,覆盖搜索广告、多模态模型等场景。
2. 沐曦曦云C600:国产高端GPU的“硬突围”
- HBM3e显存:带宽性能对标英伟达H100,国产化率超90%。
- 全流程自主:
- 从架构设计到流片测试全链路可控,C700系列研发已启动(投资20.4亿元)。
- 2024年C500芯片收入占比97%,万卡集群建设中。
---
三、行业挑战与未来布局
1. 燧原科技:
- 优势:腾讯资本+场景赋能,推理芯片规模化落地能力领先。
- 挑战:训练芯片需突破英伟达生态壁垒。
2. 沐曦:
- 优势:HBM3e显存技术跃升,国产化标杆。
- 挑战:供应链可持续性(如先进封装依赖海外)。
> 关键趋势:国产AI芯片从“单点突破”转向“全栈能力+场景深耕”,2025-2026年或迎来量产与生态竞争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