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I芯片厂商同日发布新品,直面H20重返市场挑战
在英伟达H20芯片即将重返中国市场之际,国内头部AI芯片厂商燧原科技与沐曦于2025年7月27日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同日发布新一代主力AI芯片,分别为燧原科技的L600和沐曦的曦云C600,旨在通过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增强市场竞争力123。
燧原科技L600:延续技术优势,聚焦规模化落地
核心技术参数:L600是燧原科技第四代芯片,配备144GB存储容量,存储带宽达3.6TB/s,支持FP8低精度计算,可提升大语言模型等训练速度并降低计算成本13。
产品定位与生态拓展:作为上一代S60推理芯片的升级产品,L600延续训推一体架构,面向大语言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等场景。基于S60推出的DeepSeek一体机可运行不同尺寸模型,目前S60已出货7万颗,覆盖国内五大智算集群,并支撑腾讯及产业生态客户的业务需求13。
产业资本支持:腾讯自2018年起参与燧原科技6轮融资,是其重要产业投资方,为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提供资本保障13。
沐曦曦云C600:训推一体方案进阶,供应链自主可控成挑战
技术特性与存储升级:曦云C600延续训推一体方案,支持FP8精度及多精度混合算力,采用HBM3e显存(第五代高带宽内存),存储容量从上一代C500的64GB提升至144GB,与英伟达H100等高端芯片采用同类显存技术3。
研发与量产进度:C600项目于2024年2月立项,投资13.7亿元,2024年10月交付流片,2025年5月完成回片,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小批次量产;下一代C700系列已启动研发,投资20.4亿元,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进入流片测试阶段3。
供应链与市场压力:沐曦联合创始人彭莉表示,C600实现芯片研发制造全流程国产自主可控,但基于国产供应链的可持续供给仍是核心挑战。当前曦云系列中C500收入占比超97%,产品结构依赖度较高3。
国产厂商集体发力,应对国际竞争与市场变局
市场背景:英伟达H20芯片因出口管制暂停对华供应三个月期间,国内厂商加速推出平替产品,如昆仑芯P800、华为升腾910C等,通过降价、生态兼容等策略抢占市场。据黄仁勋透露,英伟达在中国AI芯片份额已从2022年的95%降至2025年的50%4。
技术竞争焦点:国产厂商重点布局推理芯片与模型适配、大显存设计、数据搬运速度提升及能效比优化等方向,以应对H20重返市场后的竞争压力4。
行业影响:此次燧原与沐曦同日发布新品,标志着国产AI芯片在技术参数(如存储容量、精度支持)上逐步接近国际水平,同时凸显国内供应链自主化与产品迭代速度的重要性,未来市场竞争将更聚焦于生态构建与规模化落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