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空中具身智能破局者微分智飞,用智能算法给无人机安上“大脑 [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6277
金币
283620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05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2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7小时前


光合作用是所有生命的能量来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重要机制。作为“一支有温度的基金”,光速光合也正在与创业者,与这个社会产生“光合作用”,联结创新的同时,推动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创业邦将陆续刊载光速光合的投资专栏「光合说」,分享光速光合投资背后的故事。
故事的起因可能是一通陌生的电话,一次登门拜访,或是对一篇学术论文的关注……光速光合与创业者的交集就此展开。没有酒桌上的觥筹交错,也没有天花乱坠的承诺,只有长时间的相伴,分担痛苦、分享成功,实践长期主义的价值。
“思考、专注、探索、创新”,这是光速光合的投资信仰。凭借着对行业的极致追求,心怀时代赋予的责任,积极寻找下一个可能的机会。期待“中国创新的全球合伙人”能携手更多行业创新的探路者们一路向光,合力而为。
漆黑的矿洞内,GPS信号消失无踪,一架小巧的无人机却轻松地穿梭于黑暗中,全程自主探索与飞行,精准地“绘制”着一份至关重要的“安全地图”。
这是微分智飞(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微分智飞”)研发的P300智能无人机在真实工业场景中的日常应用。不依赖GPS信号,无需人为介入和先验信息,即可自主完成勘探、测绘、巡检任务,为复杂、恶劣和未知环境中的安全生产提供关键支持,这无疑是中国科技创新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今年5月,微分智飞宣布在一个月内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及天使+轮融资,由光速光合领投。仅过了一个多月,微分智飞又完成新一轮上亿元Pre-A轮融资,光速光合继续追加投资。
光速光合合伙人朱嘉表示,团队在整个具身智能行业做了大量调研,对现有的具身智能领域的创业团队摸了个底。当对整个行业有越来越深入的理解后,就会很容易分辨出哪些是真正的有革命性的创新。
“我们看到微分智飞时,并没有简单地把它看成是一家提供无人机的公司,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新的具身智能形态的空中机器人。”朱嘉进一步说道,“随着无人机应用的不断发展,从消费端、娱乐端延伸到更多的行业应用。微分智飞打开了一个广袤的市场,我们看到他们正在探索不同的场景,比如在地下无GPS信号的岩洞进行勘探,通过自主飞行完成了特定任务。这个新型的带有机器人属性的自动驾驶飞行器,未来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深耕空中机器人领域多年
瞄准高危场景创业
微分智飞创始人、CEO高飞出生于1993年,在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担任长聘副教授,在创业前,他已经在空中机器人自主导航领域深耕多年。在轨迹规划、集群协同导航及仿生视觉感知等方面取得多项国际首创成果,提出了国际首个非结构化场景的自主飞行集群系统。累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80余篇,相关研究多次发表于《Science Robotics》等国际顶级期刊,获得多项国际顶级学术荣誉。
高飞坦言,选择创业一直是埋在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个愿望。过去10多年他所深耕的机器人领域,是典型的工程学科。对于工程学科而言,虽然论文是学术成果对外展示的形式,但其实大家往往更看重成果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为此,他一直在寻找把研究课题商业化的合适时机。“如果一直在做空中机器人研究,没有走完落地这一步,整个过程是不完整的。”
而从研究空中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到进一步拓展至集群领域的研究,高飞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一些实际需求,特别是遇到应急救援这些特殊情况。每次因为学术成果没有走向产品化而回绝应用方的需求,高飞都会觉得是自己的工作还没有做到位,这加快了他要把技术成果转向实际应用的步伐。
事实上,无论在应急救援,还是在矿采、林业领域,无人机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
比如在矿山探测阶段,人工探测不仅效率低下,还面临极大安全风险;在山区林场进行精准碳汇测量时,需要测量每棵树的胸径,传统人工方式困难重重;在铁路巡检中,工人三班倒,时常半夜冒着恶劣天气在线路上处理故障点,存在安全隐患。
2024年,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学习,高飞找到了一些技术落地的初步场景:矿山、林场和轨道交通的巡检、测绘。
“我们观察到对特殊环境的探测是一个刚需,尤其在复杂未知的遮蔽空间,甚至是在密闭的环境下,有些任务很难靠人去完成。”高飞举例道,比如面向矿山的采空区、溜井、巷道,这些都是典型的全封闭环境,地形曲折复杂。大型机器人进不去,人工探测有风险、有困难,自主飞行的无人机是最好的选择。
高飞想要创业的想法,得到了同窗刘志洋的支持。刘志洋的本科和博士也均毕业于浙江大学,拥有丰富创业经验,在规模化生产上有不少积累。高飞邀请刘志洋担任合伙人,同时以浙大相关专业硕博校友为班底,组建了团队。高飞担任CEO,负责公司整体战略和技术方向;刘志洋作为COO,负责日常运营和生产规范制定。
微分智飞的第一个客户,是一家矿业集团的研究院。
当时高飞还没有正式创业,用实验室的技术做了一台样机去给客户测试。第一次测试不太成功,但第二次就能完全全程自主、没有人为操控地完成了任务。客户非常惊讶,没想到无人机可以做到这个程度。
这个项目的成功,给了团队很大的信心,2024年,微分智飞成立。
朱嘉评价高飞是一位年轻但非常杰出,远超同龄人成就的优秀学者和创业者。他提到,作为一名学者,高飞站在了无人机自主飞行这个探索方向的最前沿,且在不断地积累自己在这个行业的学术修为,巩固在学术领域的绝对领导者地位。
作为一名创业者,高飞曾分享自己在博士求学期间遇到的挑战,但他很快通过自己的研究找到了方向,最后通过一个个小的成功越做越好,形成正向的循环。
朱嘉觉得这段经历就像是在创业,创业初期并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取得成功,但通过不断地尝试,往前推进产品研发、获取第一个客户,不停地打怪升级,最后这些积累的小成功转化成为了一个大的成功。
“高飞是一个非常有专注力、执行力且学习能力强的创业者,他始终保有成长性思维,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的创业潜力。”光速光合投资经理胡培培也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聚焦智能算法
打造自主飞行核心竞争力
在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大多数厂商都在强调硬件性能的提升——更强的电机、更高精度的传感器、更长的续航时间。然而,微分智飞在做好硬件的基础上,把着重点放在了智能算法上,通过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全自主探索算法,提升无人机的自主性。
高飞解释道,“眼下大家的硬件性能水平都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我们观察到除了飞机本体的性能以外,客户在很多场景下需要的是它的自主性。比如在矿山、隧道这种场景下,必须通过算法的突破,让飞机自主决策、自主飞行,客户才会买单。”
微分智飞目前主打两款面向行业应用的无人机产品:P300和P150。P300体积较大,适用于大多数工业巡检和地貌勘探场景,能够搭载更多传感器,具有更强的载荷能力和更长的飞行时间;P150体积较小,重量不到700克,适用于空间狭窄的特殊场景,如矿山溜井、电梯井等。


左为P150产品,右为P300产品
与传统无人机不同,微分智飞的这两款产品,能够在无GPS信号的环境中自主完成导航和探索任务,无需人员介入。
高飞进一步解释道,“传统无人机需要手动控制,必须依赖网络连接,通过直接目视或者无人机上的摄像头以第一人称视角实现控制。但在矿山、林业以及一些特定的搜救场景下,内部信号可能全部被遮挡住了。”
“我们的无人机靠AI来做决策,好比给它配备了聪明的大脑。用户只需要划定一个大致范围,无人机接收到指令后,会在这个指定的范围内通过自己的机载AI算法自主决策飞行路线,并在完成环境探测和数据采集的既定任务后自主返航。”高飞说这个决策的过程就好比是一个探险家进入一个迷宫,他需要对自己的行走路径做记忆、判断和规划,以此来帮助自己能更快地走出迷宫。
为了确保采集数据的完整度和准确性,在算法上微分智飞做了很多处理,包括对粉尘等干扰因素做滤波。高飞介绍道,“我们有相应的机器学习算法,会对拿到的传感器原始数据做清洗和补全,尽量通过算法减少灰尘对传感器的直接影响。另外,我们会通过不容易受恶劣条件影响的传感器去做感知补全,比如毫米波雷达、超声波,与其他传感器信息互补。”
在AI决策系统方面,无人机采用了感知-决策-执行的闭环架构,结合了端到端模型和传统模块化算法。“我们会用端到端的模型做系统性能上限的突破,通过主动采集数据、迭代学习来完成算法的部署。让无人机变得更聪明,进而获取更多的数据,在技术的性能和泛化性上持续突破。但同时我们也会用传统方法做兜底,避免机器学习黑盒可能出现的不可预料情况。”
与此同时,微分智飞的无人机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配置不同的传感器组合。“我们把实现的功能做成了一个个核心的模块,比如定位模块、决策模块、融合模块等,面对不同行业客户的特定需求可以实现模块化的组合。”高飞表示。
此外,当传统无人机还在依赖地面指挥时,微分智飞的空中机器人已可以实现组团执行任务。通过突破分布式集群规划技术,每台无人机既作为独立的智能体实时感知环境并自主决策,同时还能相互协同工作。
这种集群协作的技术能力让朱嘉印象深刻。在他看来,未来这一技术可以延展应用于具身智能机器人,协调多个机器人共同完成一项工作,比如搬运、生产等。
“微分智飞可以成长为一个系统方案的供应商,在机器人的集群中,构建一个更大的分布式的操作系统,改造今天的生产关系。这是它最大的潜力和价值,且这个价值的壁垒非常高。”朱嘉肯定地表示。
今年4月,高飞团队的研究成果“解锁四旋翼的特技飞行潜能:自主特技飞行生成与执行”,发表在机器人领域顶级期刊《科学•机器人》(Science Robotics)上,并被该期刊官网首页大图介绍。这项研究突破了空中机器人在动态密集环境下的大机动飞行难题,使无人机能够在复杂环境中完成专业级特技动作,其表现甚至超越了顶尖人类飞手。
“从我们的视角来看,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还是他们跨时代的技术。在人工智能时代,用最新的模型实现一个可以端到端自主飞行的机器人,这是技术上的一次大的变革和跃迁。团队在这个领域有先发优势,也持续地在技术上、算法上保持领先。”朱嘉补充道。
拓展应用场景探索海外市场
微分智飞目前聚焦于几个具有共性需求的垂直领域,包括矿业、轨道交通和应急管理等。“我们想把这些场景做成标杆。”高飞表示,立足脚跟后再延伸到其他场景。
目前,公司已经与多家行业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此外,微分智飞还与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鹏城实验室等顶尖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为其提供实验室建设方案,并销售可二次开发的无人机平台。
谈及公司的战略规划,高飞表示,微分智飞未来将在三个方面继续发力:一是拓展更多行业应用场景;二是完善产品线,提升飞行具身大脑的通用性和泛化性,并打造开发者生态;三是探索海外市场。
在场景拓展方面,除了现有的矿业、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等领域,微分智飞计划进军建筑、林业等更多行业。产品线上,微分智飞将继续提升现有产品的硬件性能,同时持续研发通用飞行具身大脑,提升算法在多种场景下的泛化性和鲁棒性,并尽快将可多机协同的集群系统推向市场。
在海外市场方面,高飞透露,微分智飞可能会在今年年底开启,“我们会考虑用更灵活的方式对外合作,与合作伙伴共同开拓海外市场。”


微分智飞团队
在微分智飞的身上,朱嘉已经看到了空中机器人1.0时代的到来,它可以在一个特定环境、特定任务下完成良好的执飞任务。眼下,微分智飞正在解锁更多的场景,提升长时间飞行的稳定性以及对极端场景的处理。
胡培培提到,如何高质量且准确地在一些客观条件艰苦的环境下,做最优的规划,再加上大模型的算法,让空中机器人能更好实现运动控制以及集群相互之间的通讯能力,在这些方面微分智飞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我们希望通过感知-决策-执行的闭环系统,能实现类生物特技飞行的全自主化作业。”高飞进一步表示,“期待微分智飞的无人机能够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不断突破自我,开启更多应用新场景,为传统工业的智能化发展创造更多价值。”
在朱嘉看来,具身智能的载体不仅是眼下看到的人形机器人或是四足机器人,机器人的概念可以更广泛,它可以是汽车,也可以是无人机;可以浮在水面上,也可以沉在海底,在未来有很多的想象空间。
“我们会持续地去延展,思考具身智能这一范式在未来给其他行业可能带去的变化,再进一步地在这些细分领域非常聚焦地去支持一家公司,助力它成为行业的领先者。”朱嘉表示。
“我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证明了自己可以成为一位合格的学者。现在和未来,我会证明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位合格的企业家。我擅长底层技术创新,想要在飞行智能体方向上做成新的品类,希望能在中国飞行机器人以及具身智能发展的历程中留下自己深深的足迹。”高飞说。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6277
金币
283620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05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2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7小时前
微分智飞:以智能算法驱动无人机自主化革新
微分智飞作为空中具身智能领域的破局者,核心战略在于突破传统无人机对硬件性能的单一依赖,将技术重心转向智能算法研发,通过自主创新的“全自主探索算法”为无人机赋予自主决策能力,实现从“工具”到“智能空中机器人”的跨越13。公司由浙江大学副教授高飞创立,依托十余年学术积累,聚焦卫星拒止环境下的自主导航、动态避障等核心技术,已推出P300、P150等行业级产品,广泛应用于矿山、林业、应急安全等高危场景24。

核心技术突破:重构无人机自主能力体系
智能算法替代GPS导航
突破传统无人机对GPS的依赖,通过AI算法构建“自主大脑”,实现毫秒级响应速度,支持无信号环境下的自主定位、动态避障与路径规划。例如,微型无人机直径仅45毫米,重量不足500克,可在竹林、洞穴等复杂空间自主穿梭24。
全自主探索与集群协同
研发国际首个非结构化场景自主飞行集群系统,集成多源传感器融合定位、在线实时避障、高精度三维重建等技术。其集群协同算法支持数十架无人机同步作业,动态防撞效率达行业领先水平34。
高危环境适应性技术
针对矿山巷道、地下岩洞等封闭场景,开发未知环境高效探索决策技术,可自主完成落差近二十层楼高、体积超万立方米空间的数据采集,构建高精度三维模型,替代人工执行高风险任务23。
应用场景与市场价值:覆盖多行业智能化升级需求
核心应用领域
矿业:深入矿井巷道与废弃矿洞,完成安全评估数据采集,如在复杂矿区构建三维模型支持规划决策23。
应急安全:替代人工进入火灾、地震等灾害现场,实时传回高清视频与扫描数据,提升救援效率24。
城市管理:用于建筑巡检、隧道测绘,无需提前布置设备或专业飞手,降低人工成本超60%4。
技术优势对比
传统方式    微分智飞方案    核心优势
人工手持扫描    全自主飞行采集    避免人员伤亡风险
遥控无人机测绘    无GPS自主导航    适应无信号/弱信号环境
轨道设备巡检    集群协同作业    效率提升3-5倍
商业化进展与未来布局
融资与产品落地:成立于2024年7月,三个月内推出第一代自主决策飞行平台,2025年完成两轮融资,资金将用于通用空中机器人平台研发及二次开发生态建设45。
市场拓展:已在北京、浙江、江苏等10余个省份实现应用,客户覆盖矿业集团、应急管理部门及电力企业24。
长期愿景:目标构建“飞行机器人连接千行百业”的生态体系,探索科研教育、城市服务等场景,推动工业与自然空间的智能化升级34。
行业地位与技术壁垒
公司凭借算法优势,在无GPS全自主飞行领域处于全球头部地位,其技术成果多次发表于《Science Robotics》等顶级期刊,创始人高飞团队提出的集群协同导航技术被业界视为该领域标杆34。光速光合等投资机构评价其“打开了空中具身智能的广袤市场”,认为其产品形态重新定义了自动驾驶飞行器的商业化路径35。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0887
金币
298081
道行
2004
原创
2405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81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23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7小时前
光速光合基金(Lightspeed Hive Fund)作为一家专注于早期科技投资的风投基金,其名称中蕴含了“光速”(Lightspeed)的速度感与“光合”(Hive)的生态协同理念,体现了其在投资理念与社会价值之间的深度融合。通过与创业者和社会的紧密联结,光速光合基金不仅推动科技创新,更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以下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其推动机制:

---

一、聚焦绿色科技与社会创新,构建可持续投资生态系统

光速光合基金在投资方向上,高度关注绿色科技(Green Tech)、清洁能源、循环经济、智能农业、碳中和等相关领域,这与其“光合”理念高度契合——如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能量一样,基金致力于将科技与资源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价值。

- 投资方向的筛选机制:设立专门的可持续发展投资评估标准,优先支持具有明确环境效益和社会价值的初创企业。
- 生态化布局:不仅投资单一企业,更注重构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生态网络,提升整体系统的可持续性。
- 技术赋能社会转型:例如投资AI驱动的能源管理平台、污水处理解决方案、碳足迹追踪工具等,助力传统行业向低碳转型。

---

二、深度陪伴创业者成长,推动长期主义价值观落地

光速光合基金在投资过程中强调“陪伴式成长”,注重与创业者建立长期信任关系,从而在企业发展早期阶段就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

- 价值观引导:通过投后管理与战略辅导,帮助创业者理解并践行ESG(环境、社会与治理)原则。
- 资源整合赋能:为创业者提供政策解读、政府关系、媒体传播、人才招聘等全方位支持,帮助其在合规、社会责任等方面稳健发展。
- 构建创业社群:组织创业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创业共同体。

---

三、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问题解决的深度融合

光速光合基金的投资逻辑不仅关注技术的先进性,更强调技术在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中的应用潜力,如气候变化、资源浪费、医疗公平、教育鸿沟等。

- 关注“科技向善”项目:投资AI教育平台、医疗AI诊断系统、农村电商等项目,致力于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公共服务效率。
- 鼓励技术开源与共享:支持初创企业开放部分底层技术,推动行业整体进步,避免技术垄断,促进公平竞争。
- 推动政策与市场的良性互动:与政府、非营利组织合作,探索科技与政策结合的试点项目,提升技术的社会接受度和落地效率。

---

四、践行ESG投资理念,引领风投行业的价值转型

在全球投资界日益重视ESG(环境、社会与治理)指标的背景下,光速光合基金将ESG理念内化为投资决策的核心标准之一,推动风投行业从“唯财务回报”向“财务与社会价值并重”的转型。

- 建立ESG评估体系:在尽职调查阶段就纳入对企业的环境影响、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等评估指标。
- 推动被投企业建立ESG框架:帮助企业建立环境信息披露机制、员工关怀计划、供应链绿色管理等制度。
- 对外发布年度影响力报告:公开基金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果与数据,提升透明度与公信力。

---

五、构建多方利益相关者协同网络,放大影响力

光速光合基金深知,单一基金或企业的力量有限,因此积极构建一个涵盖政府、学术界、非营利组织、媒体、公众等在内的可持续发展协同网络。

- 与高校与科研机构合作: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前沿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结合。
- 参与行业倡议与联盟:加入如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 Global Compact)、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等机构,推动行业标准建立。
- 引导公众意识提升:通过媒体传播、创业者故事、影响力投资案例分享等方式,提升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认知与参与度。

---

结语:以“光合之力”,共创可持续未来

光速光合基金通过“科技投资+社会价值+生态协同”的三维战略,不仅实现了资本的增值,更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它所构建的是一种“光合作用式”的投资模式:将创新与资源转化为社会能量,在创业者、投资人、社会之间形成良性循环。这种模式不仅是风投行业的未来方向,更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重要实践路径。

未来,随着气候变化、资源约束、社会不平等等全球性挑战日益严峻,像光速光合基金这样兼具战略眼光与社会责任的投资机构,将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