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分智飞:以智能算法驱动无人机自主化革新
微分智飞作为空中具身智能领域的破局者,核心战略在于突破传统无人机对硬件性能的单一依赖,将技术重心转向智能算法研发,通过自主创新的“全自主探索算法”为无人机赋予自主决策能力,实现从“工具”到“智能空中机器人”的跨越13。公司由浙江大学副教授高飞创立,依托十余年学术积累,聚焦卫星拒止环境下的自主导航、动态避障等核心技术,已推出P300、P150等行业级产品,广泛应用于矿山、林业、应急安全等高危场景24。
核心技术突破:重构无人机自主能力体系
智能算法替代GPS导航
突破传统无人机对GPS的依赖,通过AI算法构建“自主大脑”,实现毫秒级响应速度,支持无信号环境下的自主定位、动态避障与路径规划。例如,微型无人机直径仅45毫米,重量不足500克,可在竹林、洞穴等复杂空间自主穿梭24。
全自主探索与集群协同
研发国际首个非结构化场景自主飞行集群系统,集成多源传感器融合定位、在线实时避障、高精度三维重建等技术。其集群协同算法支持数十架无人机同步作业,动态防撞效率达行业领先水平34。
高危环境适应性技术
针对矿山巷道、地下岩洞等封闭场景,开发未知环境高效探索决策技术,可自主完成落差近二十层楼高、体积超万立方米空间的数据采集,构建高精度三维模型,替代人工执行高风险任务23。
应用场景与市场价值:覆盖多行业智能化升级需求
核心应用领域
矿业:深入矿井巷道与废弃矿洞,完成安全评估数据采集,如在复杂矿区构建三维模型支持规划决策23。
应急安全:替代人工进入火灾、地震等灾害现场,实时传回高清视频与扫描数据,提升救援效率24。
城市管理:用于建筑巡检、隧道测绘,无需提前布置设备或专业飞手,降低人工成本超60%4。
技术优势对比
传统方式 微分智飞方案 核心优势
人工手持扫描 全自主飞行采集 避免人员伤亡风险
遥控无人机测绘 无GPS自主导航 适应无信号/弱信号环境
轨道设备巡检 集群协同作业 效率提升3-5倍
商业化进展与未来布局
融资与产品落地:成立于2024年7月,三个月内推出第一代自主决策飞行平台,2025年完成两轮融资,资金将用于通用空中机器人平台研发及二次开发生态建设45。
市场拓展:已在北京、浙江、江苏等10余个省份实现应用,客户覆盖矿业集团、应急管理部门及电力企业24。
长期愿景:目标构建“飞行机器人连接千行百业”的生态体系,探索科研教育、城市服务等场景,推动工业与自然空间的智能化升级34。
行业地位与技术壁垒
公司凭借算法优势,在无GPS全自主飞行领域处于全球头部地位,其技术成果多次发表于《Science Robotics》等顶级期刊,创始人高飞团队提出的集群协同导航技术被业界视为该领域标杆34。光速光合等投资机构评价其“打开了空中具身智能的广袤市场”,认为其产品形态重新定义了自动驾驶飞行器的商业化路径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