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来袭,高血糖患者需警惕:宁可吹空调,也别频繁做这7件事
高温天气对高血糖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稳定性构成挑战。医生提醒,高温环境易导致血糖波动、脱水及中暑风险增加,需科学避暑并避免危险行为。以下7件事需特别注意:
一、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拒绝合理降温
高温会加速人体代谢,导致血糖升高;同时出汗过多引发脱水,进一步浓缩血液,使血糖浓度骤升。例如,有患者因中午高温时段外出买菜,出现眩晕、视线模糊等严重不适。医生强调,空调并非“敌人”,室内温度建议维持在26℃以上,既能防暑又可避免温差过大。需避免为“省电”或“怕着凉”而长期处于超过35℃的无空调环境,此举可能诱发中暑甚至热射病,后者死亡率高达50%以上。
二、贪凉饮用冰镇饮料或高糖饮品
许多人习惯用冰镇饮料解暑,但此类饮品糖分高、温度低,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血糖波动加剧。例如,冰镇碳酸饮料可使血糖在短时间内飙升,而低温刺激还可能引发血管收缩,加重心脑血管负担。推荐替代方案:饮用温开水、淡盐水或无糖茶,既能补充水分,又能维持电解质平衡。若需调味,可少量添加柠檬汁或稀释的无糖果汁。
三、忽视血糖监测,凭感觉调整用药
高温天气下,血糖波动较平时更频繁。部分患者因“感觉血糖不高”或“出汗多怕低血糖”,擅自减少或停用降糖药,这是极其危险的行为。例如,有患者夏季自行停药后,出现血糖骤升诱发酮症酸中毒。医生建议:每日至少监测2次血糖(空腹及餐后2小时),若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需立即补测。用药调整必须通过医生评估,不可自行决断。
四、剧烈运动或长时间户外活动
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会加速代谢、增加出汗量,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进一步升高血糖。例如,一位患者在高温天坚持长跑后,出现血糖超过20mmol/L并伴随昏迷3。运动建议:选择清晨或傍晚时段,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太极拳),每次不超过30分钟,避免出汗过多。运动中需随身携带糖块,预防低血糖。
五、等到口渴才喝水,或用饮料代替白水
高温天人体每日需水量可达2000~3000毫升,但部分患者因“怕频繁如厕”或“口渴不明显”而减少饮水,导致血液浓缩。需注意:口渴是身体脱水的晚期信号,此时血糖已可能因血液黏稠度增加而升高3。建议分次少量饮用温开水,避免饮用茶水、咖啡或甜饮料,后者可能影响血糖或利尿加重脱水。
六、空腹外出或高温时段单独行动
空腹状态下,人体血糖本就偏低,高温环境会加剧能量消耗,增加低血糖、中暑风险。例如,有患者空腹下楼取快递时突发晕厥,被诊断为“低血糖合并热应激反应”。外出注意事项:
避免在10:00~16:00高温时段外出;
外出前适量进食(如全麦面包、鸡蛋),随身携带饼干、糖果;
避免独自行动,随身携带急救卡注明病情及联系方式。
七、饮食重盐、重糖或过量食用生冷食物
高温天食欲下降时,部分患者依赖腌制品(如咸菜、酱肉)、凉拌菜或高糖零食开胃,这类食物钠含量高或升糖指数高,易导致血压波动及血糖骤升1。此外,生冷食物(如冰西瓜、刺身)可能刺激肠道,引发腹泻,进一步干扰血糖控制。饮食建议:以清淡、高纤维食物为主(如蔬菜、杂粮),控制每日盐摄入<5克,避免生冷油腻。
高温天保命关键——“稳血糖+控体温+科学补水”
高血糖患者夏季需牢记:空调是重要防护工具(26℃以上为宜),血糖监测不可松懈,饮水需主动规律,运动需“量力而行”,饮食需“少盐少糖”。一旦出现持续口渴、多尿、心慌、意识模糊等症状,可能是血糖异常或中暑前兆,需立即就医
高血糖患者夏季饮食指南
基本原则
控制总热量
高血糖患者需要控制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以维持理想体重。一般而言,可根据个人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活动量等因素,计算出每日所需的热量。超重和肥胖者应减少热量摄入,以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而体重过轻者则需要适当增加热量摄入。
均衡饮食
保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 - 60%,选择高纤维、低GI(血糖生成指数)的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薯类等;蛋白质应占总热量的15% - 20%,可选择瘦肉、鱼类、豆类、蛋类等优质蛋白质;脂肪应占总热量的20% - 30%,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如橄榄油、鱼油等。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膳食纤维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升高的幅度。可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但水果要选择低糖且GI值较低的,如苹果、柚子、草莓等,并注意控制食用量。
控制盐和油的摄入
高盐饮食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而高血压又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因此,高血糖患者应限制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6克。同时,减少食用油的使用量,避免食用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物,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凉拌等。
夏季推荐食物
蔬菜类
黄瓜:水分含量高,热量低,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和钾等营养成分,具有清热解渴、利水消肿的功效,适合高血糖患者夏季食用。
西红柿: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维生素C和纤维素,具有抗氧化、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作用,且GI值较低,对血糖影响较小。
苦瓜:含有苦瓜苷和类似胰岛素的物质,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可凉拌、清炒或榨汁食用。
芹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降压、降脂、降糖的作用,可凉拌或炒食。
水果类
苹果:富含果胶和膳食纤维,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升高的幅度。建议每天食用1个中等大小的苹果。
柚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类黄酮和柚皮苷等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适合高血糖患者食用。
草莓:富含维生素C、纤维素和抗氧化物质,热量低,GI值也较低,是高血糖患者夏季水果的不错选择。
其他食物
绿豆汤: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适合夏季饮用。但要注意不要加太多糖,可适量加入一些枸杞、莲子等食材,增加营养价值。
燕麦:富含膳食纤维和β - 葡聚糖,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升高的幅度,可作为早餐食用。
鱼类: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选择清蒸、煮汤等健康的烹饪方式。
饮食注意事项
适量补水
夏季气温高,人体出汗增多,容易导致水分流失。高血糖患者应保证每天至少喝够8杯水,以补充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但要注意不要喝含糖量高的饮料,如可乐、果汁等,可选择白开水、淡茶水或矿泉水123。
规律进餐
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饥饿。可将每天的食物分成5 - 6餐,每餐适量进食,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同时,注意进餐顺序,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类食物,最后吃碳水化合物,这样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升高的幅度2。
避免高糖食物
高血糖患者应避免食用糖果、蛋糕、巧克力、冰淇淋等高糖食物,以及含糖饮料和加工食品。此外,一些看似健康的食物,如水果罐头、果脯等,也可能含有较高的糖分,应谨慎食用
高血糖患者夏季注意事项
高血糖患者在夏季需要特别注意身体状况,因为高温天气可能加剧血糖波动和其他健康问题。以下是几个关键的注意事项:
1. 避免过度出汗
原因:高血糖患者常常会经历异常出汗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高血糖引发的代谢变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药物副作用以及体内水分不足等因素导致。
影响:
脱水:大量出汗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引起脱水症状,如头晕、口渴、肌肉无力。
皮肤病:经常出汗会使皮肤处于汗湿状态,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导致皮肤发炎或感染。
免疫力下降:出汗过多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更容易感染疾病。
2. 警惕异常出汗
一半出汗一半无汗:糖尿病患者有时会发现自己的上半身和脸特别容易出汗,而在室温正常时仍汗流不止。这种情况可能是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的表现。
汗脚不出汗:如果汗脚突然变得干燥,这可能是自主神经病变的结果,增加了感染的风险,更容易引发糖尿病足病。
出汗有臭味:如果汗液带有异常臭味,并伴有恶心、呕吐,这可能是肾病、肾功能衰竭的前兆。
3. 合理安排运动
选择合适的运动类型:推荐低强度运动,如步行、散步、健身操、游泳、广场舞和太极拳等。
控制运动强度:确保运动过程中没有气喘吁吁的感觉,运动后肌肉不感到疲劳。
选择合适的时间:饭后半小时到1小时后进行运动,以利于餐后血糖控制。傍晚时分是最佳运动时间。
避免空腹运动:夏季天气炎热,糖友可能出现食欲减退的现象,但一定要避免空腹运动,应在餐后进行锻炼。
4. 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
避免运动后大量饮水:夏季运动排汗多,切忌运动后快速大量饮水,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建议运动后休息片刻再逐渐饮水。
5. 饮食管理
均衡饮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来减肥,这样可能导致胰岛素用量减少,进而引发低血糖。
通过以上措施,高血糖患者可以在夏季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避免因高温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