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能让中国主导机器人世界”言论分析
言论背景与来源
近期,美国部分人士和企业表达了“不能让中国主导机器人世界”的观点。在2025年首届里根经济论坛上,美国著名企业家、风险投资家和软件工程师马克·安德森表示,美国必须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机器人技术中占据领导地位,否则将面临中国机器人洪流的冲击。此外,2025年3月26日,包括特斯拉、波士顿动力和敏捷机器人在内的多家美国机器人公司代表访问国会山,敦促美国议员推出发展机器人的“国家战略”,认为若得不到政府支持,美国机器人产业将落后于中国等竞争对手。
美国产生此担忧的原因
中国机器人市场与技术发展迅速
从市场来看,根据总部位于德国的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2023年约有180万台机器人在工厂及其他工业环境中运行。同时,中国制造商正迅速崛起,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已增长到大约一半5。在技术方面,杭州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登上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舞台,其精确流畅的舞蹈表演展现了中国在机器人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引起了美国媒体和机器人公司的关注。
中国政策支持力度大
中国将机器人、AI等前沿技术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2025年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同被提到的还有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等未来产业。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和业内人士表示,这释放了积极的政策信号,有望推动中国瞄准人工智能技术前沿,抢抓具身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关键期,培育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
美国的应对举措与观点
企业呼吁国家战略
美国先进自动化协会在一份声明中称,建立机器人国家战略,有助于美国机器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并推动机器人成为AI技术的现实应用。该组织建议美国政府提供税收优惠政策,为机器人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商业创新提供联邦资金,以促进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此外,该组织还认为有必要成立一个新的联邦机器人办公室。
强调AI优势与工业复兴
部分人士认为美国在AI领域遥遥领先,可借此在机器人技术竞争中占据优势。如马斯克提出的外星无畏舰工厂——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设施,将推动全国范围的经济增长,尤其是在乡村地区创造数千万至数亿个就业机会,使美国引领第三或第四次工业革命,从国家安全角度避免被中国主导的机器人世界。
此言论背后的实质
科技竞争与霸权思维
美国担忧中国在机器人领域的发展,本质上是其科技霸权思维的体现。美国长期在科技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试图通过保持对关键技术的掌控来维护其全球霸权。中国在机器人技术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对美国的科技优势构成了挑战,因此美国采取各种手段来遏制中国的发展,确保自身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主导地位。
经济利益考量
机器人产业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涵盖了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美国担心中国在机器人领域取得主导地位,会影响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利益分配。通过推动本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美国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增强其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