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1阅读
  • 2回复

[养生保健]多名医生呼吁:超过60岁的老人,宁愿在家睡睡觉,也别做这些运动[1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9511
金币
3351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679
斑龄
195
道券
1054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1579(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5-1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56

杭州一位63岁的赵阿姨,平时身体还算硬朗,年轻时是小学体育老师,退休后更是没停下锻炼这事。
每周三去爬山、每周五跳广场舞,家里人都说她“比年轻人还爱动”。
有次她看到别人练高抬腿走步,就觉得挺好,开始加练这项;后来又学会倒退跑,说是对膝盖好,还能练反应力。

结果去年冬天有天爬完山,赵阿姨回家路上突然晕倒,送医院抢救了两个小时,医生说是心律不齐诱发心源性晕厥,还顺带检查出了轻微脑供血不足。
当时她家人吓得都懵了。她自己也说没想到,平时这么爱锻炼,怎么反而出了事。
问题其实出在那几样“看起来挺健康”的运动上,特别是爬山、高抬腿、倒退跑和快走。
很多人一到退休年纪就想着“不能坐着”,怕身体一闲就废了。确实,人一动就精神,肌肉、骨骼、血液循环都会受益,这些没毛病。

但有些运动,60岁以后做,危险不但比好处多,还可能把老年人原本稳定的身体状态一下子推向“崩盘边缘”。
爬山是最容易被高估的一项运动。它的危险不在“爬”,而在“下”。
往上爬时心跳会快一点,血压升一点,大多数人都能承受;但下山的时候,膝关节要承受四到六倍体重的冲击,每落一步,腿上的十字韧带和软骨就像被人狠狠按了一下。
60岁以上的人,软骨早就不像年轻时那么“弹”,很多人已经有了轻度退行性改变,只是没发作出来。

下山一多,软骨磨损加剧,几个月内就能发展成滑膜炎、关节积液,有的人下山后膝盖一热一胀,一查竟是“骨刺刮破滑囊”。
还有一个不太被说破的点是:很多老年人下山时喜欢“带着点小跑”,觉得省劲。
其实这种动作是最容易诱发膝超伸和踝关节扭伤的。
有过医院接诊经验的医生都清楚,60岁以上的登山扭伤患者,十个有七个是下山时发生的。
有的是崴了脚,有的是髌骨半脱位,还有些本来没事,结果晚上回家膝盖肿得像馒头。

爬山可以,但不适合天天爬、不适合速度快,更不适合一个人去。
高抬腿听着挺简单,不就抬腿吗?但问题是,这种动作是主动式冲击髋关节和腹部的组合负荷,对年轻人来说是核心训练,对年纪大的人来说,可能就是“炸点”。
很多人年过六十,腰椎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椎间盘突出,甚至是腰椎不稳。
高抬腿的时候,腰椎被过度拉扯,腹压增高,椎间盘内压力变大。
轻者,练毕后会腰酸腿麻;重者,则直接压迫神经,引发坐骨神经痛。

别以为坐骨神经痛就是腿疼那么简单,有些人压到血管,出现血供不足,脚冷、发麻、行走时不稳,连心率都可能受影响。
更有一种特别隐蔽的事是:高抬腿过程中,有人屏气用力,导致迷走神经反射过强,诱发短暂性脑供血不足。
听起来吓人吧?但真发生的不少。
有个上海的研究团队统计了82位60岁以上因高抬腿训练导致不适入院的人群,平均年龄65岁,出现头晕的比例接近44%,腰部急性拉伤的占23%。

再讲倒退跑。这个看起来挺新潮的运动,其实很容易出事。
倒退时人本能会抬头挺胸,以便保持平衡,但这种姿势其实会增加颈椎后仰幅度,尤其是有颈椎病的人,极容易引起椎动脉受压,供血一不稳定就可能眼花、头晕,甚至晕倒。
而且倒退跑对跟腱、膝关节前侧的压力特别大,比正常走路要高两倍。
尤其是存在髌骨软化、髌腱炎或者半月板损伤隐患的老人,进行这种运动或许会在一周之内致使旧伤复发。

更离谱的是,不少倒退跑爱好者喜欢在广场上跟人比赛,有时候越跑越快,但视野盲区大,容易撞人、摔倒、绊倒,这些摔伤一旦落在髋关节上,后果可能是直接换关节。
国内多个骨科中心的病例资料显示,60岁以上老人倒退跑摔伤致骨折的事件,近几年翻了一倍。
再说快走。很多人以为这算是最安全的运动了吧?其实它最大的问题是——很多人用错了姿势。
尤其是一些穿着老旧软底鞋、脚步重的老人,快走时脚跟先落地,力量传到膝盖、腰椎,长期下来会加重关节磨损。

而有的人走得太快,心跳骤升,气没跟上节奏,心脏供血跟不上,轻则胸闷气短,重则诱发房颤或者心绞痛。
有一项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做的追踪研究显示,老年快走人群中,约有9%的人在快走过程中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心悸或胸部不适,绝大部分是因为用力过猛、过快加速或气温偏低。
而真正适合老年人的快走,是中等节奏、间歇休息、有意识控制呼吸的步行。
而不是那种把自己当竞走运动员,越走越猛,像是在赶地铁一样的节奏。

这些问题归根到底都说明一个事:不是运动不行,是年纪一大,身体“反应速度”和“组织修复力”都掉了不少。
年轻时摔一跤三天好了,老年人摔一跤三个月还拄拐,关键差在身体的自我修复机制。
肌肉细胞再生变慢,骨密度下降,软骨修复减弱,血管弹性变差,神经传导速度下降,这些统统加起来,就是老年人运动风险成倍提升的根本原因。
很多人还特别执着“运动量要大一点,才有用”,这种想法其实特别误导。
老年人运动要的是“连贯性+适度激活”,不是强度,不是速度,更不是汗流浃背。

每天早上做点肩颈活动,走路控制心率在110以内,中午小睡一下,晚上拉拉筋,反而更符合身体的节律和恢复节奏。
最离谱的一类情况,是有的老人被子女“强行安排”去练这些运动,想着帮父母“恢复状态”,结果练出一身伤。
老人身体状态本就不统一,有人血压高,有人骨质疏松,有人心律不稳,有人糖尿病足。
随便套一套运动计划,根本不适合他们。

所以,与其天天去爬山、倒退跑、高抬腿,不如在家椅子边站一站、坐一坐、绷一绷,不声不响地把肌肉激活了,身体反倒更轻松,也少摔跤、少扭伤。
人一过六十,要的不是“拼体力”,而是“稳节奏”。越稳,越长寿。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3627
金币
166581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10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63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1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6:21
超过60岁的老年人应避免以下高风险运动,以保护关节、心血管及整体健康:

一、需避免的5类运动

高强度登山或徒步

下山时膝关节承受自身体重5-8倍的冲击力,易导致半月板磨损、韧带损伤,尤其对已有骨质疏松者风险更高。
建议替代:平地散步(每日30-40分钟)或低坡度公园行走。
爆发性高强度有氧运动

马拉松、快跑等运动加速心肺负荷,可能诱发心律失常或血压骤升。研究显示,老年人剧烈运动后24小时内急性心梗风险增加2-3倍。
建议替代:游泳(减轻关节压力)或骑固定自行车。
对抗性球类运动

足球、篮球等存在身体碰撞风险,老年人反应速度下降,易发生骨折或软组织挫伤。统计显示,60岁以上人群此类运动受伤率达18%。
重复性负重训练

仰卧起坐、深蹲等加重腰椎和膝关节压力,可能加速椎间盘突出或髌骨软化症。建议采用靠墙静蹲(保持背部贴墙)等低风险肌力训练。
极端环境锻炼

寒冷清晨锻炼易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冬季晨间(5:00-8:00)心梗发病率较其他时段高37%。建议选择午后阳光充足时段活动。
二、推荐的安全运动方案

低强度有氧:太极拳、八段锦(兼具平衡训练)
柔韧性训练:瑜伽(避免过度扭转动作)
社交型活动:广场舞(选择节奏舒缓的曲目)
注意事项:运动前需进行10分钟热身(如踝泵、肩部绕环),运动中保持心率不超过(170-年龄)次/分钟,出现胸闷或关节疼痛立即停止。建议每半年进行骨密度和心肺功能评估。

老年人适宜的运动方式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对于维持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以下为你介绍一些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方式:

低强度有氧类
散步:散步简单易行,无需专门的场地和器材。它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还可放松心情,帮助消化,对关节压力小,有关节炎的老人也能进行。老人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速度和时间,饭后散步20分钟左右还能促进肠胃蠕动,改善便秘和胀气状况,但要注意就餐后不宜立刻散步,同时避免在车道旁、雾霾天等环境散步135。
慢跑:属于中低强度有氧训练,对改善心肺功能、维持腿部力量有一定帮助。不过慢跑对体能要求相对较高,跑姿不当可能损伤膝盖。老人慢跑时应重视运动质量而非速度,感到不适需立即停止,随着身体适应可逐渐提速,速度以体感舒适且能够正常说话为宜,若跑不动或比较喘,可改成快走。

传统养生类
太极拳:这是中国传统武术,动作缓慢、柔和,特别适合中老年人。打太极拳时需全神贯注,能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增强身体柔韧性和平衡力,还可促进大脑放松,减缓肌肉力量衰退,保持关节灵活性,对抵御慢性病也有良好效果,如同给身体与心灵进行对话,帮助在动静之间找到健康平衡。

八段锦:被称为健身界的宝藏秘籍,共八组动作,每个动作能锻炼身体不同部位,可调节身体气血运行,增强免疫力。它不需要太大场地和器材,在家跟着视频学几遍就能上手,是中老年人居家健身的好选择。

社交娱乐类
门球:趣味性强,有点像高尔夫球的简化版。中老年人打门球时要不停地走动、瞄准、击球,能锻炼手部灵活性和身体协调性。同时,它是集体运动,可约上老友一起在球场上挥杆击球,在运动中结交新朋友,增加社交活动,享受快乐。
广场舞:近些年来逐渐兴起的大众活动,对老年朋友而言,是放松身心、锻炼身体的好方法,也是与他人交流、增进友谊的选择。加入广场舞团能改善心情愉悦度,让老年生活更丰富多彩。

拉伸锻炼类
腿筋拉伸可帮助缓解背痛并减轻膝盖与髋关节压力。实施方法是老人在椅子上坐下,一腿弯曲脚踏地面,另一腿伸直并脚尖上翘,用手尝试触碰翘起的脚尖,维持此姿势30至60秒后换腿进行。

对于身体素质较好或有运动基础的老人,羽毛球、台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也是不错的选择,但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准备。同时,老人运动应遵循“因人而异,适可而止,量力而行”的原则,做好充足准备,了解自己身体状况,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选择中等或中小强度的运动项目,如有疑问可向专业人员询问,确保运动安全有效。正常情况下,每天进行30 - 4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训练较为合适

文化艺术类
阅读分享会:老年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报纸或杂志进行阅读,然后组织阅读分享会,交流读书心得和体会。这不仅能增加知识、促进思考和保持大脑活跃,还能让他们在交流中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彼此的见解和感悟。
艺术手工坊:绘画、剪纸、编织等手工艺活动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创造力和精细动作能力。社区或老年活动中心可以组织艺术手工坊,让老人们一起制作美丽的艺术品,互相学习和交流技巧,在创作过程中增进彼此的感情。

音乐欣赏与演奏活动:听音乐是一种能够舒缓情绪的活动,老年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进行欣赏。同时,也可以组织一些音乐演奏活动,让有乐器演奏基础的老人展示才艺,或者一起学习弹奏乐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智力游戏类
棋类活动:下棋是一项很多人都喜欢的活动,如围棋、象棋、扑克等。老年人可以与朋友或家人一起玩,既锻炼了思维能力,又增进了社交互动。常下棋还能充分锻炼老年人的脑细胞,延缓衰老,预防老年记忆减退和老年痴呆等病症的发生。
大脑训练游戏聚会:解谜游戏、字谜、数独等大脑训练游戏可以帮助老年人锻炼思维能力,保持脑部灵活度。组织大脑训练游戏聚会,让老人们一起参与,互相竞争和合作,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社交性。

运动健身类
广场舞:中老年人跳广场舞可以锻炼自身的身体,对于右脑也有很好的锻炼作用,能大大降低中老年人出现脑萎缩的几率,同时还能预防或改善关节病、老年痴呆以及各种腰腿疼痛的问题。而且广场舞通常是集体活动,能让老人们结交更多的朋友,增强社交互动。
太极拳与太极柔力球: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运动项目,具有显著的健身和延年益寿效果。对于老年人来说,打太极不仅能改善身体各关节的灵活度,还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太极柔力球是太极拳的一种融合形式,特别适合老年人参与,具有健身、娱乐和竞技的多重效益,也能为老年人提供社交机会。

健身与瑜伽活动:参加健身、瑜伽等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结交更多朋友。尤其是一些专门为老年人开设的健身课程或瑜伽班,让老人们在锻炼的同时,互相交流和鼓励,提升社交质量。

社交聚会与旅行类
社区社交聚会:有些社区会定期组织老年人聚会,如茶话会、节日庆祝活动等。这些活动能让老年人享受聚会的愉悦,与同行的人建立深厚的友谊,增加生活的乐趣和社交机会。
短途旅行:旅行也是一种放松身心、丰富人生经验的好方式。适度的旅行不仅能满足老年人对外界的好奇心,也能增进与他人之间的互动与沟通。社区或旅行社可以组织适合老年人的短途旅行,让他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结交新朋友。

志愿公益类
社区志愿活动:志愿者服务不仅能让人感受到自己对社会的贡献,还能帮助老年人建立社会联系,感受到被需要。许多社区都会组织各类志愿者活动,如陪伴空巢老人、参与公益慈善等,老年人可以通过参与这些活动,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同时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51895
金币
144621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501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1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7:14
赵阿姨的情况提醒我们,虽然锻炼对健康有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针对老年人运动的建议:

1. 避免高强度和高冲击运动:
   - 爬山、高抬腿、倒退跑等对关节和肌肉的冲击较大,不适合经常进行。
   - 快走时应注意正确的姿势和节奏,避免脚跟先落地,减少对膝盖和腰椎的冲击。

2. 选择低强度、温和的运动:
   - 散步、太极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更适合老年人。
   - 这些运动可以提高柔韧性、平衡性和肌肉力量,同时对关节的冲击较小。

3. 个性化运动计划:
   -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应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
   - 有慢性病的老人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锻炼,避免加重病情。

4.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 运动应从低强度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避免一开始就进行高强度锻炼。
   - 感觉不适时应立即停止运动,不要勉强自己。

5. 注重运动后的恢复:
   - 运动后应适当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 晚上拉拉筋、做做轻度拉伸有助于肌肉恢复。

6. 定期体检,监测身体状况:
   - 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干预健康问题。
   - 运动前后注意监测心率、血压等指标,确保运动安全。

7. 合理饮食,补充营养:
   - 饮食要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D等有助于骨骼和肌肉健康的食物。
   - 控制盐、糖、油的摄入,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8. 保持良好的心态:
   -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 与家人、朋友一起锻炼,增加社交互动,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老年人运动应以安全、适度为原则,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在享受运动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要避免运动损伤,保持身体健康。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老年人科学锻炼,安享晚年。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