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展现创新硬实力 “中国智造”引领未来  [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3627
金币
166581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10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63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1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33
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北京科博会”)成功闭幕。以“科技引领创享未来”为主题,本届科博会设有信息科技、智能制造、医药健康、绿色双碳、数字经济和区域创新6个专题展区,吸引了800余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
在本届北京科博会上,多项创新成果展出。其中,AI技术与医疗健康的深度融合成为亮点,智能手术机器人正助力提升基层医疗水平,更精准、稳定的疼痛管理得以实现。我国医疗产业自主可控进展显著,部分企业实现全产业链国产化,另一些则在关键技术上突破国外垄断。“中国智造”不仅在国内大放异彩,更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AI融入医疗健康:手术机器人加持基层医疗 疼痛管理更精准
北京科博会期间,多款融合了AI技术的创新医疗器械惊艳亮相。
亦庄展区内,强联智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上,手术模拟器展示了在神经介入手术中,使用AI导管塑形机器人进行塑形后的微导管在脑血管模型中进行模拟手术操作的过程。

北京科博会上,强联智创展出的导管塑形机器人。
强联智创董事长助理曾烨对贝壳财经记者介绍,神经介入手术在外科手术中难度极大,建立通路需对耗材进行预塑形,以往全靠医生凭经验想象完成,现在手术机器人可通过AI算法进行微导管路径规划与塑形方案设计,并1:1呈现出来。这不仅为医生提供了手术“导航”,还如同“自动驾驶汽车”一般,助力医生顺利完成手术。
与此同时,在昌平展区内,北京新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展出了两款国内首创产品,包括AI闭环有源可充电式脊髓电刺激系统(NewStim)和微创介入产品“一次性使用腰椎管狭窄微创术减压套件”(NewMild)。
新云医疗CEO赵云对贝壳财经记者介绍,疼痛管理的介入手术在国外较为成熟,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升,患者对疼痛管理的需求随之提高。国内现有脊髓刺激器无法根据神经反馈自动调整刺激参数,临床有效性偏低,而NewStim带领国内脊髓电刺激从开环走向闭环,可使患者在咳嗽、坐、行走等各种活动下均获得稳定的镇痛治疗。
AI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正在助力解决诸多此前难以企及的问题。
在曾烨看来,手术机器人的推广,正在助力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脑血管病常有急症发生,患者往往无法第一时间抵达大医院,这就需要基层医院具备诊疗能力。当脑血管病手术与阑尾手术一样简单时,才能真正解决急诊地区或基层医院患者的问题。手术机器人通过降低手术门槛、提高手术安全性,有助于提升医疗资源的可及性与公平性,使更多患者受益。”
而赵云认为,AI的进展为医学的向前一步提供了可能,“我们的产品能接收到大量来自脊髓的神经信号,此前大部分信号都被忽略了,AI的存在使我们能够在脊髓神经信号中提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其中一部分经过降噪处理后,可以用于预测和管理疼痛。未来,通过脊髓传递的神经信号来分析人体潜在的健康问题,实现更早期的干预和治疗成为可能。”
医疗产业迈向自主可控:产业链国产化、国产替代双轨并进
众多创新成果展现了我国医疗产业迈向自主可控的坚实步伐。部分企业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主可控;一些企业在重要领域实现了国产替代,打破了国外垄断。
北京迈迪斯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的展台上,屏幕展出的超声导航画面中,随着操作人员的手部动作,指示穿刺针位置的光标在逐渐靠近模拟病灶的小球时变为绿色,意味着穿刺位置正确,可以进针。

迈迪斯展位上的超声用电磁定位穿刺引导设备。
迈迪斯医疗品牌传播经理王菲介绍,公司展出的超声用电磁定位穿刺引导设备通过“电磁导航+超声图像”融合技术,让术者盲穿或半盲穿变成了全程无视野盲区、实时、精准引导的穿刺过程,一次穿刺成功率达到99%,降低手术难度和手术损伤。目前,该设备所有部件实现国产化,全生态链自主可控。
此次科博会期间,多款创新产品在其所在领域实现国产替代。其中,北京百特康科技有限公司带来颅颌面外科数字化全流程服务及产品,包括CCMFPlan手术规划软件及首个获得CFDA二类医疗器械认证的定位颌板。
百特康研发经理练洋对贝壳财经记者介绍,相关产品的研发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司于2012年成立,花费近10年时间,完成颌面外科手术规划软件、CAD逆向工程设计软件的研发,并经历多年的试验获取医疗器械注册证,2021年,才完成首例入院收费,已投入研发费用超过3000万元。据介绍,经过手术规划系统及相关产品的应用,与传统方式相比医生能提高手术精度,手术时间能缩短50%以上。目前,公司产品已对国外同类软件形成国产替代,相较国外同类产品,患者的花费将缩减至原本的五分之一。
创新产品扬帆出海:冠心病精准诊疗走向无创、智慧科技助老
大兴展区内,科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冠心病精准诊疗产品,人工智能冠脉CT血流储备分数测定(简称“深脉分数”)被誉为“导管室的守门人”。仪器显示的结果图上,患者的血管情况标识出不同颜色,颜色越红,则说明心肌缺血越严重。医生可以根据结果,直观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做手术及安装支架的位置。

大兴展区内,科亚医疗的深脉分数产品展示。
科亚医疗高级产品经理陈杨杨对贝壳财经记者介绍,数据显示,在进行有创冠脉造影的患者中,五分之四的患者即便经历了有创造影,仍选择保守的药物治疗。这些病人需要精准的检测手段,提前甄别是否因狭窄或其他疾病导致心肌缺血。为解决这一临床问题,深脉分数通过功能学评估,判断管腔狭窄是否有导致心肌缺血的风险,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将冠心病诊疗方式由有创转向无创,筛选出既存在血管狭窄又伴有缺血症状的患者,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有创检查。
目前,深脉分数已获得中国NMPA、美国FDA、欧盟CE、新加坡HSA四重认证。陈杨杨介绍,国际上仅有两家公司获得了FDA认证,另一家为美国公司,两家企业各自形成了专业壁垒。至今,深脉分数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西班牙、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国家均已经落地开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智慧养老已成为国家政策的重要导向。此次科博会上,北京冠川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针对独居老人、残疾人,运用物联网MQTT等跨协议物联技术,带来生命体征监测仪、跌倒报警器、呼吸睡眠监测器等产品,以智能化产品助老、助残。
冠川智能CEO张祥中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冠川智能的智慧助老产品已输出多个海外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在张祥中看来,中国智慧助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不仅在价格上具备优势,技术性能也毫不逊色,如监测雷达的算法设计几乎实现了零误报。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3627
金币
166581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10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63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1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0:36
北京科博会闭幕:展现创新硬实力 “中国智造”引领未来
科博会概况
5月8日至11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办,并于5月11日成功闭幕。本届科博会以“科技引领 创享未来”为主题,设有信息科技、智能制造、医药健康、绿色双碳、数字经济和区域创新6个专题展区,吸引了800余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5万平方米的展览,集中展出前沿科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领域1200余项最新科创成果,吸引超8万人次的境内外观众参观。其中,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家境外企业参展参会,还有阿斯利康、赛诺菲、京港地铁、德勤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展示最新技术和合作成果。

创新成果亮点
AI融入医疗健康
手术机器人助力基层医疗:亦庄展区内,强联智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手术模拟器展示了神经介入手术中,AI导管塑形机器人进行塑形后的微导管在脑血管模型中模拟手术操作的过程。该机器人可通过AI算法进行微导管路径规划与塑形方案设计,为医生提供手术导航,降低手术门槛、提高手术安全性,有助于提升医疗资源的可及性与公平性,使更多患者受益。
疼痛管理产品创新:昌平展区内,北京新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展出两款国内首创产品,AI闭环有源可充电式脊髓电刺激系统(NewStim)和微创介入产品一次性使用腰椎管狭窄微创术减压套件(NewMild)。NewStim带领国内脊髓电刺激从开环走向闭环,可使患者在各种活动下均获得稳定的镇痛治疗。同时,AI使企业能够在脊髓神经信号中提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用于预测和管理疼痛。
医疗产业迈向自主可控
全生态链自主可控设备:迈迪斯展出的超声用电磁定位穿刺引导设备,通过电磁导航 + 超声图像融合技术,让穿刺过程全程无视野盲区、实时、精准引导,一次穿刺成功率达到99%,降低手术难度和手术损伤。目前,该设备所有部件实现国产化,全生态链自主可控。
国产替代成果显著:北京百特康科技有限公司带来颅颌面外科数字化全流程服务及产品,包括CCMFPlan手术规划软件及首个获得CFDA二类医疗器械认证的定位颌板。其产品已对国外同类软件形成国产替代,相较国外同类产品,患者的花费将缩减至原本的五分之一,且能提高手术精度,缩短手术时间50%以上。
创新产品扬帆出海
冠心病精准诊疗无创化:大兴展区内,科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工智能冠脉CT血流储备分数测定(深脉分数)被誉为导管室的守门人,医生可根据仪器显示结果直观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做手术及安装支架的位置。
智慧科技助老助残:北京冠川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针对独居老人、残疾人,运用物联网MQTT等跨协议物联技术,带来生命体征监测仪、跌倒报警器、呼吸睡眠监测器等产品,以智能化产品助老、助残。
其他领域创新成果
顺义区展示多项成果:顺义区以“智创融合·领航未来”为主题,打造了600平方米的北京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展区,遴选42家高精尖科技企业的53项科技创新成果参展。在新能源智能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领域均有展示,如理想MEGA、北汽极狐阿尔法S5,晶格领域最新技术成果,云遥宇航航空航天产品等。此外,还有北京迈基诺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基因检测服务、北京阿法龙科技有限公司的头戴式计算终端、北京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固态系列电池等成果展示。
前沿科技成果集中亮相:场馆里展示了朱雀二号、朱雀三号、长征八号甲等火箭模型,预计2026年完成首飞的云行超音速飞机窜天石猴模型等。各式各样的机器人扎堆展示,全球首个AI + ROBOT骨科手术机器人将关节置换手术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多功能AI + 爬壁机器人可在垂直90度的墙壁上作业,规避高空作业风险。信息科技方面,国内首台千比特光量子计算机可让药物筛选效率提升千倍;蘑菇车联自主研发的MogoMind大模型能提升整体通行效率。
活动与签约成果
本届科博会既有展览,也有洽谈。举办了30余场贸易投资促进系列活动,搭建务实合作交流平台。2025北京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专门举办一场北京—沙特先进制造业洽谈会,吸引300余家中外企业现场对接交流。未来产业系列推介会、专精特新京品出海推介交流会、绿色经济新质技术与产业合作推介会等多场推介活动密集举行,推动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技术共享与市场对接,助力企业高效拓展海外市场。现场有43个项目签约,签约总金额超58亿元。

区域协同发展举措
聚焦京津冀,科博会现场不仅发布《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还举办京津冀工业旅游服务联盟发布仪式,力推区域资源共享和产业对接。

作为国内老牌的科技类展会,北京科博会影响力持续提升。北京市贸促会副主任朱家亮表示,将进一步发挥科博会窗口和平台作用,全面展示前沿科技创新成果,促进科技产业国际交流务实合作,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国智造”正引领未来科技产业发展方向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51895
金币
144621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501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1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7:29
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北京科博会)的成功举办,展示了我国在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成就。以下是本届科博会的一些亮点和重要成果:

1. AI技术与医疗健康的深度融合:本届科博会上,AI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成为一大亮点。智能手术机器人、AI闭环有源可充电式脊髓电刺激系统(NewStim)等创新医疗器械的展出,展示了AI技术在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实现精准疼痛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 我国医疗产业自主可控进展显著:部分企业实现了全产业链国产化,一些企业在关键技术上突破国外垄断。这表明我国医疗产业正朝着自主可控的方向稳步发展。

3. 手术机器人助力基层医疗水平提升:强联智创展出的导管塑形机器人,通过AI算法进行微导管路径规划与塑形方案设计,为医生提供手术导航,降低手术门槛、提高手术安全性。

4. 疼痛管理技术的进步:新云医疗展出的NewStim产品,使国内脊髓电刺激从开环走向闭环,提高了临床有效性。

5. 产业链国产化、国产替代双轨并进:迈迪斯医疗展出的超声用电磁定位穿刺引导设备,所有部件实现国产化,全生态链自主可控。百特康科技的颅颌面外科数字化全流程服务及产品,实现了国产替代,打破了国外垄断。

6. 冠心病精准诊疗走向无创、智慧科技助老:科亚医疗的深脉分数产品,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将冠心病诊疗方式由有创转向无创。冠川智能针对独居老人、残疾人的智慧助老产品,展现了智慧养老领域的创新成果。

本届科博会集中展示了我国在信息科技、智能制造、医药健康等领域的最新创新成果,彰显了我国科技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通过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有望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多动力和机遇。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