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7阅读
  • 4回复

[攻略]这座长江拐弯处的皖南小城,人文山水都很能打[57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52072
金币
145773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504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1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8:00

长江边上的城市,要么被水养肥,要么被水冲废。
芜湖就蹲在长江中段的豁口处,春秋时属吴头楚尾,因为鸠鸟云集,而得了个“鸠兹”的名字。

后来湖水日渐淤浅,原来的大湖变得“蓄水不深而生芜藻”。
西汉时便因此设了县,以“芜湖”命名,一直沿用至今,算起来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了。

虽然历史够久远,但始终是江南这片地区上不痛不痒的小角色。
直至清末米市商船破开江雾,芜湖一晃成了“四大米市”之首,1876年开埠通商后,又在长江黄金水道上撕开一道豁亮的近代口子。


从南京南站跳上G字头列车,车程不过四十分钟,座椅还没焐热就能听见到站的播报,这速度让赶稿人窃喜。

说芜湖没什么好玩的,我是第一个反对的,这座夹在长江与群山之间中的城市,可是相当的全面。

先说说山吧
芜湖郊外的东梁山临江而立,与对岸和县的西梁山隔水相望,李白当年就是在这儿,写下了“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句子。

天门山往南80公里,马仁奇峰的丹霞地貌极易被人忽略。
白垩纪晚期砂岩沉积,经喜马拉雅运动抬升,造就了这处“皖南张家界”,悬崖上搭起来的玻璃栈道,几百米落差的漂流滑梯相当的刺激。

城里头的大小两座赭山更绝,自古便是江城芜湖的象征。
据说铸剑师干将曾在这儿锻制宝剑,炉火把山石都烤红了成了赭色,因而得名,小山不高但却是俯瞰芜湖最佳的地方。

这处占地47万平米的城市绿肺,白天是芜湖人民的养生基地,夜晚变成小动物出没的天然屏障。

公园里成分复杂,要素齐全,游乐场,动物园,瞭望塔以及满山树木葱茏环境多好就不多说了,说几个你们可能感兴趣的。

戴安澜将军墓
小赭山南坡半山腰,葬着1943年秋从广西全州迁过来的戴安澜将军墓,墓前的松柏长了七十年,年轮里刻着缅甸雨林的弹道轨迹。

戴将军是芜湖无为人,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第二〇〇师师长,抗日英烈。
1942年,率第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以身殉国,年仅38岁。

教员为他写了“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的悼诗,周总理题写了“黄埔之英,民族之雄”的挽词。

广济寺
紧临公园南门就是安徽四大名寺之首—广济寺了,据说建于唐乾宁年间(894—898年)。
唐代的砖瓦早没了,但是香火还在,几重殿宇像叠罗汉似的攀上山去,八十八级石阶被香客的鞋子磨得发亮。

历史上这里是新罗王子金乔觉落脚的地界儿,后来人家转战九华山,这里倒成了“小九华”,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

1910年的广济寺

现在的广济寺
后头的广济寺塔是北宋年间的老古董, 砖石砌的,五层檐角翘得张扬。
仿木楼阁式,芜湖胜景中的“赭塔晴岚”中的赭塔说的就是它,如今是第八批国保单位。


翠明园
视线转到赭山脚下的铁山宾馆门口,这里还有一座1983年国庆开门迎客的翠明园。
这里原来是一片荒洼沼泽,硬是让人拾掇成江南园林的模样。

虽然历史不长,但颜值不比苏杭那些古典私家园林差,灰瓦白墙的亭廊贴着山势走,檐角翘得十分轻巧。


园子中央荷花池活泛得很,水面上曲桥斜斜切过去,再加上堆得刁钻的假山,颇有点咫尺山林的调调儿。

来了两次都碰上新人拍婚纱照,白纱裙蹭着青石阶,水里的锦鲤翻着白眼,一套下来像是随手搁的几笔水墨画了。


临着长江水,还有两座隔街相望的姊妹山,一是雨耕山,二是范罗山,她们都是赭山西延的余脉。

1877年英国人在范罗山腰至山顶,陆续建造了英驻芜领事署,总税务司公所,洋员帮办楼3座西式二层楼房。


又在雨耕山建了官邸,它们是长江沿岸最早的殖民建筑群之一,如今是第七批国保单位。

水就更魔幻了
长江在芜湖拐出了一个大转弯,地理课本上叫“芜湖大拐”。
《长江航运史》记载这里自古就是“江东米市冠九州”的漕运要冲。

青弋江在此汇入,江水裹着泥沙与历史,冲出一片新旧交杂的岸线。
你可以从老海关钟楼出发,迎着江水滔滔向南走,直到站在中江塔跟前。

老海关钟楼
1876年的《烟台条约》就像一把刀,剖开了芜湖的江岸线,那个时候洋人的蒸汽船载着银子和货物在此处吞吐。

那时候芜湖刚开埠,货船挤满江面,海关的钟声一响,货船上的烟囱就冒黑烟。
海关大楼是1916年建的,砖混木结构,红墙配白窗框,顶上杵个瞭望台,当年海关的人就是站那儿盯走私船。

中江塔
沿着江岸线向南,当一座灰扑扑的浮屠塔出现在眼前时,就知道青弋江和长江交汇处的那个大弯快到了。

长江边建古塔很常见,芜湖这座中江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
中间烂尾过一阵子,直到清康熙八年才续成,横跨明清两代,修了五十多年,此后便在两江交汇处杵了三百多年。

“中江”之名源自古人对长江的划分,他们把从九江至镇江的一段称为“中江”,而芜湖又是中江的中江。

如今塔畔建起滨江公园,偶遇了不少在塔下晨练唱戏曲的老人,退到小公园里面,可以拍一张中江塔与临江桥塔的古今同框。

其实从老海关钟楼到中江塔的这一段路上,还有一些值得一逛的小众景点,比如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的天主教堂

19世纪末的芜湖码头,货轮拖着黑烟往南京上海跑。
传教士们跟着商船来,揣着圣经和建筑图纸,在芜湖长江边建起了这座教堂。


教堂选址在鹤儿山半腰,花岗岩外墙砌了七年,罗马风拱券嵌着彩色玻璃,1912年当修士楼完工时大清都亡了。

作为国保单位,自然有两把刷子,作为安徽省保存最为完好的天主教堂之一,它在规模上仅次于上海的徐家汇教堂,所谓“华东第二天主教堂”。


说它规模大是因为除了教堂本身,还有神父楼旧址,北边的主教公署旧址和圣母院旧址等几座建筑。

对了,除了这座天主教堂,芜湖还有基督教新教教堂,即美国人在光绪九年(1883)建造的圣雅各教堂。


清宣统二年(1910年),他们用清政府庚子赔款还在西北狮子山上创建了一所教会学校—圣雅各中学,即今天的芜湖十一中所在地。

早期党和国家领导人陈独秀,王稼祥,李克农等一批先进青年学子先后在圣雅阁中学求学,和天主教堂一样,如今都是2013年的第七批国保单位。


这些官邸,教堂的都离镜湖公园不远,官方叫它鸠兹风景区
“鸠兹”二字从《左传》跌进旅游手册,化作青铜鸠鸟雕塑群兀自立在广场上,也算是芜湖的城市标志了。

与鸠兹广场相连的就是芜湖最早的开放式公园—镜湖公园了。
它由大镜湖(陶塘)与小镜湖(汪家田)而组成,接缝处架着一座步月桥,平日里总有一群小孩哥搁那儿玩滑梯。


宋朝张孝祥捐田时,大概没想到这片水能活成城市的山水客厅。
达二百余亩的水面碰上日头好的时候,就像被谁撒了一把碎银子,晃得人睁不开眼睛。

———————
山水说完了,人文古迹也说了七七八八,最后提一嘴芜湖的游乐园。
方特很多地方都有,但芜湖方特有欢乐世界、梦幻王国、水上乐园、东方神画四家,规模达全国之最,挂着5A级的金字招牌。

芜湖方特 梦幻王国
至于大白鲸海洋公园,听本地朋友说16年刚开业时,那叫一个热闹,在里面吃个饭都得大排长队,现在渐冷的人气里反倒显出几分难得的清静。

白鲸的表演
最后是相对低龄一点的松鼠小镇,这是三只松鼠建设的办公楼+游乐园。
进去不要钱,里面几十个项目可以自由选择买票,适合周边朋友带孩子来过个周末。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52072
金币
145773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504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1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08:00
芜湖:长江豁口处的千年江城,山水与历史的交响  

一、地理与历史的双重馈赠  
芜湖的兴衰与长江密不可分。西汉设县时因“湖芜藻生”得名,清末因米市和开埠通商跃升为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节点。这座城市的命运始终在“水养”与“水患”间摇摆,却也因此积淀出独特的文化层理——既有吴楚文化的交融,又有近代殖民贸易的烙印。  

二、山水之城:从诗仙到地藏  
1. 天门山与马仁奇峰  
   - 天门山因李白诗句闻名,东西梁山隔江对峙,形成“楚江门户”的壮景。  
   - 马仁奇峰的丹霞地貌与玻璃栈道,是地质运动与人工冒险精神的结合,皖南的“小张家界”。  

2. 赭山:城市绿肺与历史印记  
   - 传说中干将铸剑染红山石,如今是市民晨练、夜游的天然氧吧。  
   - 戴安澜将军墓:抗日英烈的长眠之地,松柏年轮里刻着远征军的悲壮。  
   - 广济寺:唐代古刹,“小九华”地藏道场,北宋赭塔的飞檐仍翘楚江城。  

3. 翠明园与镜湖  
   - 翠明园的江南园林造景,假山曲桥间尽显咫尺山林的巧思。  
   - 镜湖如城市眼眸,宋人张孝祥捐田成湖,如今是市民的“山水客厅”。  

三、长江岸线:殖民记忆与信仰碰撞  
1. 老海关钟楼与中江塔  
   - 1916年的海关钟楼是殖民贸易的象征,红砖白窗下曾吞吐银货与蒸汽黑烟。  
   - 中江塔横跨明清,矗立两江交汇处,名字源自古代长江的“中江”划分。  

2. 教堂群:信仰的砖石史诗  
   - 天主教堂(华东第二大规模)与圣雅各教堂,分别代表罗马风与哥特式建筑,背后是传教士与庚子赔款的复杂历史。  
   - 陈独秀、王稼祥等曾在此求学,教会学校成为近代革命的暗流涌动之地。  

四、现代乐园:从方特到松鼠小镇  
- 方特四园(欢乐世界、梦幻王国等)规模全国居首,5A级招牌彰显主题公园的野心。  
- 大白鲸海洋公园与松鼠小镇,分别以海洋生态与IP化运营吸引亲子游客,折射出芜湖文旅的多元尝试。  

五、结语:不痛不痒?不,是刚柔并济  
芜湖的“全面”恰在于其矛盾性:  
- 刚:长江的漕运悍勇、米市的商贾云集、抗战的将军热血。  
- 柔:赭山的炉火传说、镜湖的碎银波光、园林的曲径通幽。  
这座江城或许从未站上历史C位,却以2100年的沉淀,在山水与人文的褶皱里藏满了故事。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poli923

UID: 1382715

发帖
1066
金币
173
道行
240
原创
22
奖券
5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865(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9-14
最后登录: 2025-05-1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09:15
yi一副芜湖的全貌介绍。历史由来,山水文化。名人介绍都有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3770
金币
167301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10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673(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14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前天 10:24
长江在芜湖段的独特地理与历史意义,结合自然特征和人文积淀,可总结为以下要点:

一、地理特征:"芜湖大拐"的战略价值
直角大拐转的成因
长江芜湖段呈现自西向东至南北向的直角大转弯,形成开阔江面和平缓土质堤岸。这种地形既有利于古代航运的避风停泊,也因江心洲与泥沙滩的存在,成为天然的渡江突破口。

军事与交通枢纽地位
历史上因其江面宽阔、岸线平缓,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例如1949年渡江战役中,芜湖段被选为主力突破点,解放军在此率先登陆南岸,加速了战役胜利。

二、经济动脉:漕运与"江东米市"的繁荣
青弋江汇入的生态与经济影响
青弋江携带泥沙在芜湖汇入长江,形成肥沃的冲积平原,支撑了古代农业和漕运发展。芜湖因此成为江南粮米集散中心,被誉为"江东米市冠九州"。

近代航运与贸易枢纽
作为长江中下游重要港口,芜湖在清代开埠后设立海关(老海关钟楼即见证),成为安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新旧岸线交织,既保留传统码头遗迹,又发展出现代化港口设施。

三、历史见证:战争与和平的双重符号
渡江战役的关键突破口
1949年4月20日,解放军中路军从芜湖段率先渡江,突破国民党防线。毛泽 东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特别提及繁昌、荻港等芜湖地名,凸显其战略意义。

文化交融的缩影
长江天险的突破不仅是军事胜利,也象征南北文化的融合。芜湖作为"吴头楚尾"之地,汇聚了中原文化与江南水乡特质,体现长江文明的包容性。

四、现代发展:生态与经济的平衡探索
岸线保护与利用
芜湖近年推动长江岸线整治,修复生态湿地,同时建设绿色港口,例如三山港区成为长三角重要集装箱中转基地,实现历史功能与现代需求的结合。

文旅融合的新地标
老海关钟楼、中江塔等历史建筑与滨江公园形成文化长廊,通过工业遗址改造(如造船厂转型文创园),延续"新旧交杂"的城市记忆。

总结:长江芜湖段的"大拐"不仅是自然奇观,更是军事、经济、文化多重历史层积的见证。从古代漕运到现代航运,从渡江战役到生态治理,其岸线变迁浓缩了中华民族对长江的依存与改造,堪称一部流动的史诗。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xyg5503

UID: 1852534


发帖
4494
金币
50
道行
220
原创
0
奖券
6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011(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1-21
最后登录: 2025-05-14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昨天 11:00
养在深闺人未识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