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阅读
  • 2回复

[娱乐八卦]全是牺牲!《淮水竹亭》36集大结局,是我今年看过最难过的大结局 [5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3352
金币
164217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7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57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1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小时前
请允许我以一句互联网名句和一句古语,作为开头。


第一句:“我站在开头,看他们必死的结局”。


第二句出自论语: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淮水竹亭》这部剧,可以说完美将这两句词的意境给演绎了出来,让人无限唏嘘。


看完《淮水竹亭》36集大结局,我也是心情复杂,无语凝噎。虽然早知这是个必死的结局,但当故事结局真的显现,还是忍不住心生悲凉。
不吹不黑,虽然这部狐妖系列第二部作品的口碑争议还是不小,可这个大结局在我心中,却称得上近年仙侠剧最震撼大结局了。


全剧大结局热度最终冲破9000,也算是观众对这个大结局的认可。
看完全员BE的大结局,再回望之前的剧情,更是别有一番唏嘘回味。
原来一切结局,都早已埋在开头。
1:关于大结局
《淮水竹亭》最后一集,王权弘业为救淮竹,终于使出了少年时的剑招。


淮竹回忆闪现,想起了第一次见身为面具团头领的弘业出场时的场景!


只可惜剑式相同,如今的弘业却已失去当年的剑心了。


从少年面具团8人集结,到出圈团灭,神火山庄被灭,仿佛一瞬之间,真是生死有命,一切都已经大变,两个人都已经不是当年的自己了。
而竹业篇的故事,也终于走到结局。
两个事件,带领观众入戏。
第一个:一场求助
大结局之前,还有一场关键联动:郭晓婷饰演的涂山雅雅,再度出现。


起因是弘业和淮竹一起去涂山求助。
黑狐破圈,涂山也无法幸免。
涂山雅雅告诉两人,必须用夕雾花克制黑狐的力量根源——苦情树。
但需弘业和淮竹一个出圈,一个在圈内携手,才有胜算。


至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一切都无法逆转。
第二个:一场出圈
可以说整部竹业篇,都在等着这场出圈。
相比原著,剧版花费很多笔墨,去解释为什么一定要出圈——
因为弘业不出圈,黑狐也会杀进来。


此前淮竹母亲为女儿献祭、王权守拙只身出圈拦黑狐,都是为后人争取时间。
黑狐破圈早已成定局,之前杨一叹爷爷被黑狐侵蚀就是证明。
面具团不主动出击,就只能等着被黑狐各个击破——出圈不再是弘业的一时冲动,而是这代人的使命。


不过剧版的安排是:弘业原本并没带上面具团一起出圈。
因为提前知道了面具团出圈的结局,所以决定瞒着众人独自出圈,打这一仗。
可惜宿命难违,随着弘业出圈,全剧最后三大悬疑点终于全部解开。
悬疑一:面具团为什么难破宿命?
面具团团灭,可以说是整个狐妖系列中,最令人痛心的段落。
剧版没有改写结局。但和原著处理并不相同。
原著中,面具团共有10人,王权霸业、杨一叹、王权醉、青木媛、张正、李自在、邓七岳、李去浊、牧神气、姬无忌。
剧版中,面具团原有7人,最后时刻张正加入,少了牧神气、姬无忌。


原著中面具团结局死状凄惨,因为王权霸业的自负,导致面具团10人去2人归。
而剧版中,弘业为救淮竹,穿越到了未来20年后,见到了老年李去浊,知道了面具团第一次团灭的结局。


所以王权弘业再出圈,原本是想独自改写面具团的宿命。


按照弘业的想法,自己独自出圈,无论生死,都只有自己一人。


可他低估了面具团的团魂。
哪怕知道出圈必死,面具团其他七人,也绝不可能让弘业独战黑狐。


他们还是出圈了。可第二次出圈,面具团为什么还是无法改写第一次的结局?
关键在于:上次穿越遇到的老去的李去浊,只记得面具团团灭的结局,却记不起团灭的过程。


所以多出圈一次,也只是重蹈覆辙。
黑狐依然是利用杨一叹的天眼,找到了众人的弱点,剩下的,就是各个击破。
悬疑二:面具团结局如何,弘业为何能斩杀黑狐?
相比原著,面具团死的没有那么惨烈,但团灭的结局,无法改变。
第一个被黑狐控制的,是青木媛。


虽然第一次出任务的张正拼命呼唤爱人,但最终还是死于被控制的青木媛之手,


张正死前安慰青木媛不怨她,


要让她别再被黑狐控制了。


苏醒过来的青木媛以命加持法器,最终虽死于黑狐之手,却大大耗费了黑狐的法力。


他们的死,并非像黑狐说的毫无价值。
李去浊的结局与第一次团灭几乎相同,都是哥哥舍命护下他的性命,


最后以命种下换命符,


守护了弟弟最后一城。


就剩王权醉、杨一叹和邓七岳了。
原著中王权醉是被哥哥弘业一劈两半。
剧中则是黑狐控制了杨一叹,最终是他一剑刺穿自己的心爱之人。


而清醒过来的杨一叹,最终也如原著一般,抱着爱人自毁天目而死,但在死前最后鼓励了弘业。


而眼看小伙伴一个个牺牲的弘业,也最终使出天地一剑,一剑斩杀黑狐。


相比原著,虽然还是众人去二人回,可面具团的牺牲,终究有了价值。
悬疑三:淮竹为何生下王权富贵后死去,金人凤如何被重创?
结局淮竹的命运,也未改写,但相比原著,金人凤的结局却大快人心。
因为东方淮竹必须留在涂山为弘业助阵,神火山庄只剩功力有限的秦兰,金人凤趁机杀害师父盗取神血,又掌控了神火山庄,最后骗淮竹归来囚禁起来,


只要彻底掌控淮竹,所有计划就都实现了。


虽然淮竹偷偷放走秦兰,但秦兰被金人凤爪牙逼到跳崖,而她也即将被金人凤控制。
生死关头,弘业带领王权山庄全部高手赶到,护下淮竹。


又以王权家族为庇护,娶淮竹为妾。


大婚后,淮竹独自找金人凤报仇,不仅不敌,还被金人凤下了暗手:生育必死。
虽然王权弘业再度赶到,重创金人凤,毁了他体内的神血,令他一夜白头,只剩苟延残喘。
可被金人凤打的元气大伤的淮竹,还是没能摆脱生产后吐血而死的命运。


而淮竹最终为王权家生下王权富贵,正如她在竹林中所说,这个孩子,一定会成为天下最强剑客。


于是乎,大结局最令人唏嘘的一段戏,呈现在大家面前。


悠悠竹林,弘业带着王权富贵来到淮竹幕前,忍不住黯然神伤。


随后父子转身离去,虽已失剑气,可王权弘业还是重振了积弱的一气盟,又与涂山雅雅联手重建人界与妖界秩序,实现短暂和平。
至于未来,就要交给王权富贵这新一代了。
这段剧情一出来,我不知道大家什么感觉,我当真是感慨万千,对于剧名《淮水竹亭》,以及角色的诸般宿命,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这群昔日的少年人,终究好像什么都没能改变,但又改变了什么。
2:关于《淮水竹亭》
初看《淮水竹亭》,我一开始并不在意,这两年看过扑街的仙侠剧太多,总觉得仙侠剧想要逆袭,太难了。
没想到,这部《淮水竹亭》还是拍出了自己的味道。
故事改编力度不小,但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尤其是看完面具团第一次团灭之后,你就会理解编剧的用意,越看越想看大结局,能否改写宿命。


剧集的场景特效虽有瑕疵,但整体做出了应有的东方美学神韵。
圈外世界阴森诡异,淮水边的竹亭美轮美奂。各种非遗缂丝、竹编、传统文化意象与奇幻交织,构筑了一副水墨武侠的意象。


大结局带着巨大悲凉感的结局特效,也多了几分意味,不再是毫无意义的特效对轰了。
剧情方面,也做到了节奏紧凑,不拖泥带水。几个关键的冲突节点,比如珈蓝九惑的故事,张正青木媛的段落,也都渲染地十分动人。


当然最精彩的改编,还是加入了弘业见到20年后满面沧桑的李去浊,提前知道面具团结局的设定。
到了大结局,虽然结局未变,但却将之前所有的剧情铺垫,彻底升华。
全剧结尾,依然是一群不世出的少年出圈战死,可故事意味却不再相同,不是一群天才少年死于弘业的轻狂。
而是即使知道宿命结局,这群意气风发少年依然挺身一战慷慨赴死,不为改写宿命,而是为了完成使命。


所以结局音乐响起来的一瞬间,我内心唏嘘感叹,无语凝噎,流下感动的泪水。
一时间,各种面具团的昔日画面,在脑海中翻涌。好的仙侠剧,一定有某个瞬间,能让观众瞬间共情,《淮水竹亭》最后做到了。


3:关于演员演技
剧集大结局,也该公平地讨论下演员演技了。
最受关注的,绝对是女主刘诗诗
我认为她饰演的东方淮竹,有精彩也有遗憾。


遗憾之处,很多网友已经说了很多,眼神依然是刘诗诗的弱点。
可我并不认为刘诗诗演砸了东方淮竹,实际上,她将神火山庄大小姐的贵气与侠女的飒爽演了出来。
尤其是打斗戏,刘诗诗的身姿在内娱依然鹤立鸡群。
当然最精彩的,还是淮竹黑化的段落。


刘诗诗饰演的左护法不仅彻底颠覆过往印象,眼神戏也从弱点变成了优势。
演员自带慵懒妖娆的邪魅步态、再加七分讥讽笑意三分妖气,真是演出了国产仙侠剧难得一见的出彩恶女。


只可惜恶女下线太早。
而除了黑化版刘诗诗文,剧中还有三位演员秀出不俗演技。
第一位:张云龙
张云龙饰演的王权弘业,作为面具团的老大,前期行侠仗义意气风发,面对东方淮竹时,眼神中总是充满了深情。
这部分张云龙算是演得及格,不算出彩。


最出彩的,还是弘业从少年侠客到颓废家主的转变。
当年那个面具遮面、剑气如虹的少年,如今白发早生,眼神颓废,体态佝偻,尤其以暮年之躯重演少年招式那一幕,张云龙从表情、眼神到肢体动作,都将人物命运的悲怆感奔涌而出。
第二位:彭小苒
彭小苒饰演的珈蓝,可谓意外出彩。


黑化版的珈蓝,美艳中浑身冒着邪气,对九惑眼神中充满审视,也让人毛骨悚然。
而惊鸿一瞥的真正的珈蓝,却又真挚动人,为九惑献身的一幕我见犹怜。
第三位:沈月
要说全剧最原著角色还原度最高的,那绝对是沈月的东方秦兰。


这个角色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爱姐姐爹爹,爱吃,爱玩。
沈月的表演拿捏了这份简单,每一个动作表情都令人想起原著中的秦兰,将一个吃货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此外,吴宣仪、丁禹兮、孟子义等人的表演也为剧增添不少色彩。


4、事实证明,仙侠剧终究难破宿命
说起《淮水竹亭》,就绕不开一个名字。
仙侠剧。


当年《仙剑1、3》《花千骨》的夺目,让仙侠类型吸引大量资本,可是发展至今,仙侠剧已经完全抛弃“侠”字、成为纯纯仙偶剧。


对比当年神作,仙侠剧服化道、讲故事的方式都通通降级。
许多仙偶剧中,“入魔”成为剧情公式,大部分动作场面特效也只是“爱的魔力转圈圈”,观众不腻味都不是不尊重那些烂剧。
能看出《淮水竹亭》其实已经在努力改写套路,改变结局。
比如对剧情内核的面具团少年成“侠”,主创们用了更多的心力来搭筑。


可以说全剧面具团成侠的时刻,正是大结局团灭的时刻。
因为所谓侠,并非腾云驾雾所向披靡,而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慨然奔赴必死的命运。


所以这个结局的情绪也不是“爽”,而是感受到了更大的局限、所谓命运的压制。
这样的结局,当然也与当下流行的短剧式“我重生了,重生在被小三害死的前一天”“龙王歪嘴,打脸全场”的爽剧叙事不同。
正因为宿命难逃、悲剧注定,面具团结局的奋力一搏,才撑起了《淮水竹亭》的侠义内核。


但为什么做出改变,观众并没有太买账?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能回答为什么仙侠这个类型不灵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已经失去所有的耐心。
未必是因为改的不好,不用心。而是很多观众根本没耐心看下去,没到大结局,就已经跑了。
回到当年的仙侠剧,为什么能火?
其实就像《淮水竹亭》中的少年面具团,少年意气风发,毅然开风气之先。


很快被江湖奉为偶像。
可今日的仙侠剧,还有任何新的东西吗?
很难了。


于是今日的仙侠剧,就像《淮水竹亭》大结局的王权弘业,即使奋力挥出少年时的剑招,也很难改写仙侠剧的结局。


但能让观众看到拼命挥出这用心的一剑,这场奋力改命,总不算白费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3352
金币
164217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7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57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9小时前
关于《淮水竹亭》结局的悲剧性分析如下,结合剧情和观众反馈整理:

一、宿命与抗争的极致碰撞
东方淮竹的牺牲
作为神火山庄继承人,她以联姻为筹码换取家族存续,最终为孕育王权富贵散尽灵力而死25。剧版强化了王权家世交实为灭族真凶的设定,使她的死亡更具宿命感——生前被权力裹挟,死后成为王权弘业痛苦的根源。

青木媛的自我毁灭
被迫联姻、黑化勾结黑狐后,她选择与黑狐同归于尽保护族人,既是反抗压迫的极端表达,也是矛盾人格的最终救赎。

面具团的集体陨落
原著中面具团成员几乎全员死亡,剧版通过时空穿越设定重现这一悲剧,揭示“拯救反而加剧悲剧”的轮回困境。

二、情感冲击的爆发点
名场面虐心指数
淮竹在爱人怀中泪尽而亡的镜头,被观众称为“中式BE美学巅峰”;
王权弘业白发独行、淮水竹亭对决等场景,将苍凉感推向极致;
现代线揭示淮竹为穿越者后,时空悖论引发的连锁悲剧引发观众哲学反思。

三、BE美学与传统叙事的颠覆
打破仙侠剧常规套路
摒弃“逆天改命”设定,用竹火相生相毁的意象诠释东方轮回观,死亡成为打破宿命的唯一方式。

情感推动的宿命闭环
全剧以情感纠葛为核心驱动力,如:初遇的七夕之约、沙漠流星吻等浪漫场景,最终都沦为刀刃,形成“糖中藏刀”的叙事张力。

四、权力博弈下的人性困境
金人凤弑师、南宫垂散布谣言等情节,揭露江湖权力斗争的残酷本质;
女性角色普遍沦为政治牺牲品,如东方姐妹被迫承担家族使命,青木媛被联姻制度摧毁人生。

五、观众反馈与争议
情感共鸣强烈:超前点播结局后,“#淮水竹亭刀死我了#”等话题登上热搜,观众称“虐到不敢二刷”;
叙事争议:时空穿越设定被认为削弱原著悲剧纯粹性,但开放式结局(灵魂永恒论)引发对爱情本质的深层讨论。

总结
该剧通过极致悲剧诠释“宿命不可违”的东方哲学内核,角色们以生命为代价完成对权力、亲情、爱情的终极叩问。正如淮竹临终所言:“竹亭之约未散,只是换了人间。”这种破碎中求永恒的悲壮感,正是其艺术价值所在。如需更完整解读,可参考相关剧评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51490
金币
141788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94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12小时前

  关于《淮水竹亭》大结局的深度解析与感想

  一、大结局的震撼与悲凉

  在《淮水竹亭》的36集大结局中,我们见证了王权弘业与东方淮竹之间深情而悲壮的故事走向终结。如你所说,“我站在开头,看他们必死的结局”,这句互联网名句与古语“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相互映衬,为整部剧奠定了悲凉的基调。当故事真的走向结局,那份无奈与悲凉确实让人心生感慨,无语凝噎。

  二、剧情的深度与连贯性

  回顾整个剧情,从王权弘业与淮竹的初次相遇,到他们共同面对黑狐的威胁,再到最后的悲壮结局,每一个情节都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特别是弘业为了救淮竹,使出了少年时的剑招,那一刻,我们仿佛看到了他们初次相遇时的场景,却又不得不面对物是人非的现实。这种时空的交错与回忆的闪现,让剧情更加饱满且富有层次感。

  三、角色命运的无奈与抗争

  你提到了剧中几个关键的悬疑点,如面具团为何难破宿命、他们的结局如何、以及淮竹为何生下王权富贵后死去等。这些问题在剧中都得到了解答,但每一个答案都充满了无奈与悲壮。特别是面具团,他们明知出圈必死,却依然选择挺身而出,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正是“侠”的精髓所在。

  四、角色塑造与演员演技

  你对于演员演技的分析十分到位。刘诗诗饰演的东方淮竹,从贵气侠女到黑化左护法,再到最后的悲壮离世,她的表演层次丰富,让人印象深刻。特别是黑化后的眼神戏,完全颠覆了以往的形象,展现出了不一样的魅力。张云龙饰演的王权弘业,从少年侠客到颓废家主,他的转变也让人动容,特别是那白发早生、眼神颓废的瞬间,仿佛能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悲怆。

  五、仙侠剧的宿命与突破

  你对于仙侠剧的分析也很深刻。确实,仙侠剧近年来面临着诸多挑战,很多作品过于注重“仙”而忽略了“侠”。但《淮水竹亭》在努力改写这一套路,它更注重角色的“侠”气,以及他们面对宿命的抗争。虽然结局依然是悲剧,但这份抗争的过程却让人感受到了更大的局限和命运的压制。

  六、观众的期待与现实的落差

  最后,你提到了观众对于仙侠剧的期待与现实的落差。确实,当年的仙侠剧之所以能够火,是因为它们有着新颖的故事、生动的角色和深刻的内涵。而如今的仙侠剧,往往缺乏这些元素,导致观众失去耐心。但《淮水竹亭》至少让我们看到了努力的方向,即使它未能完全改变仙侠剧的宿命,但至少它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尝试和突破。

  总结

  《淮水竹亭》的大结局,不仅是一个故事的结束,更是对“侠”之精神的深刻诠释。它让我们看到了面对宿命时的无奈与抗争,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角色之间的深情与悲壮。虽然结局并不完美,但这份不完美,却正是生活的真实写照。正如你所说,“能让观众看到拼命挥出这用心的一剑,这场奋力改命,总不算白费”。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