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9阅读
  • 2回复

[猎奇]张兰说她的姥姥是慈禧太后的侄女!查查清朝史料,看看是哪位福晋 [1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1425
金币
43058
道行
37009
原创
2203
奖券
4458
斑龄
131
道券
902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39707(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5-1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1:03





张兰,这位中国餐饮界的大咖,南美人餐厅连锁的创始人,曾经在一些采访中提到,她的姥姥是慈禧太后的侄女,还说她是个清朝的福晋,活了100多岁。这话一出,立马就让人好奇起来。慈禧太后,那可是清朝末年呼风唤雨的人物,她的家族叶赫那拉氏在当时也是权势滔天。如果张兰说的真有其事,那她的家谱可就太牛了,直接跟皇室挂钩。不过,这种家族传说听起来带劲,可靠性却得打个问号。毕竟,历史不是随便说说就行的,得有真凭实据。



要搞清楚张兰的说法,咱们得先从慈禧太后本人和她的家族说起。慈禧,1835年出生,满洲镶蓝旗人,原名叫叶赫那拉·杏贞。她爹惠征是个中级官员,在安徽做过道台,家里不算特别显赫。叶赫那拉氏是满洲八大姓之一,祖上能追溯到女真部落里的叶赫部,算是有点底蕴,但真正让他们家飞黄腾达的,还是慈禧自己。

1852年,慈禧17岁那年被选进宫,成了咸丰帝的兰贵人。几年后,她生下咸丰帝唯一的儿子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帝,地位一下就蹿上去了,成了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慈禧跟慈安太后联手搞了个辛酉政变,把顾命八大臣收拾得服服帖帖,从此开始把持朝政。她在位47年,几乎成了清朝后期的实际掌舵人。

慈禧上位后,娘家人跟着沾光。她的两个兄弟——桂祥和照祥——都得了高官厚禄。桂祥被封为承恩公,照祥当过副都统,家里地位蹭蹭往上涨。慈禧还把自己的侄女们安排得妥妥的,有的嫁进皇室,有的配给贵族,成了福晋或者夫人。这么一看,如果张兰的姥姥真是慈禧的侄女,那她家跟清朝上层圈子还真有可能搭得上。



叶赫那拉氏在满洲贵族里不算最顶尖的,但因为慈禧的关系,后期影响力爆棚。他们家在清朝末年的政治舞台上挺活跃,尤其是在慈禧掌权后,家族成员的婚姻和官职都跟朝廷紧密挂钩。所以,查张兰的说法,咱们得从慈禧的兄弟和他们的女儿入手。

说到张兰的姥姥是福晋,咱们得先搞懂“福晋”到底是啥意思。在清朝,福晋不是随便哪个贵族老婆都能叫的,它专指亲王、郡王、贝勒这些高级贵族的正妻。简单说,就是皇帝的儿子、孙子或者近支宗室的正牌夫人。福晋的地位很高,不光是家里的大管家,还得代表丈夫出席各种社交场合,帮着维系家族的政治关系。

清朝的贵族婚姻基本都是政治联姻,福晋的出身往往得门当户对,通常来自满洲八旗里的高门大户。福晋跟侧福晋、庶福晋还不一样。侧福晋是侧室,地位比正妻低一级,庶福晋更惨,基本就是妾,连正式封号都没有。福晋得由皇帝亲自册封,穿的戴的都有讲究,侧福晋顶多由礼部封个名头,庶福晋就完全没这待遇了。

福晋的生活听着挺风光,但责任也不小。她得管好家务,教养孩子,还要应付宫里的各种礼节。有时候,丈夫在外领兵打仗或者处理政务,福晋就得独当一面,维持家族的脸面。比如,康熙朝的孝庄太后的侄女嫁给多尔衮当福晋,不光管家,还得帮着协调政治关系。张兰说她姥姥是福晋,那她得是嫁给了某位亲王或者郡王才行,咱们待会儿得看看慈禧的侄女里有没有这种可能性。



现在,咱们进入正题——慈禧的侄女里有没有可能藏着张兰的姥姥。慈禧有两个亲兄弟,桂祥和照祥,他们的女儿就是慈禧的直系侄女。咱们一个一个来查。

桂祥是慈禧的二弟,承恩公,家里靠着慈禧的势力风生水起。他有三个女儿在史料里比较有名:



静芬是大名鼎鼎的隆裕太后,光绪帝的正妻。她是慈禧特意挑来当皇后的,为的是控制光绪。静芬1870年进宫,1889年正式册封为皇后,但她跟光绪感情不好,也没生孩子。1913年她去世,享年45岁。张兰1958年出生,她的姥姥得至少活到20世纪中期才能当她外祖母,静芬明显不够格,时间对不上,直接排除。

静荣是桂祥的二女儿,嫁给了镇国公载泽。载泽是道光帝的孙子,属于宗室贵族,静荣作为他的正妻,自然是福晋。她生于1866年,跟载泽育有几个孩子。静荣活到1933年,67岁去世。张兰说她姥姥活了100多岁,静荣67岁就走了,差得有点远。而且,载泽和静荣的后代里,没听说跟张兰家有啥联系。时间和年龄都不太吻合,静荣的可能性也不大。



静芳是桂祥的小女儿,史料里她的信息少得可怜。只知道她嫁给了顺承郡王爱新觉罗·讷勒赫,算是郡王福晋。讷勒赫生于1850年代左右,1917年去世,享年约60岁。静芳的年龄应该跟丈夫差不多,生于1860-1870年间。她跟讷勒赫没留下子女,具体啥时候去世不清楚。如果她活到100多岁,可能撑到20世纪60年代,但史料没提她长寿的事儿,感觉不太靠谱。加上没孩子,她当张兰姥姥的路子也断了。

照祥是慈禧的大弟,当过副都统,但他的家事记录比桂祥还模糊。史料里提到他有女儿,但名字和婚配情况几乎没啥详细记载。有说法称照祥有个女儿嫁给了某贵族,可能也当过福晋,但具体是谁、嫁给谁,没人说得清。清朝晚期的宗室档案丢了不少,照祥这边的线索基本断了。只能说,他女儿理论上可能是张兰的姥姥,但没证据,全是猜。



除了亲兄弟,慈禧还有堂兄弟和远房亲戚,他们的后代也有可能跟张兰家扯上关系。不过,张兰说的是“侄女”,按中文习惯,这得是直系的下一辈,堂兄弟的女儿只能算堂侄女,辈分上有点远。而且,这些远亲的女儿嫁给谁、活了多久,资料更少,查起来跟大海捞针似的。

光看名字还不够,咱们得算算时间。张兰1958年出生,她的妈妈大概生于1920-1930年代,那姥姥就得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人。慈禧1860-1870年代生的侄女们,算下来正好是这个时间段的成年人。理论上,她们生个女儿当张兰的妈妈,再由妈妈生张兰,是有可能的。但具体算算,问题就出来了。



比如,静荣1866年出生,假设她20岁(1886年)生了个女儿,这个女儿到1958年就是72岁,生张兰的话年纪太大,可能性很低。静芳如果1870年出生,20岁(1890年)生女儿,这女儿到1958年是68岁,也偏老。清朝那会儿,女性普遍结婚早,生孩子也早,但到50岁、60岁再生下一代的情况不多见。张兰的妈妈如果是1920年代生的,那姥姥得是1890-1900年生的,这就比慈禧的侄女晚了一代,可能是侄孙女,而不是侄女。

再加上张兰说姥姥活了100多岁,假设她1900年出生,活到2000年,倒是对得上。但慈禧的侄女生于1860-1870年代,活到100岁也顶多到1960-1970年代,勉强能当张兰的姥姥,可史料里没一个侄女活这么久。时间线卡得死死的,怎么算都不太顺。

张兰这说法,可能是家里传下来的故事。清朝1912年垮台后,满族贵族日子不好过,好多人改姓藏身份,像叶赫那拉氏就有人改成“叶”或者“那”。张兰家可能真是满族后裔,甚至跟叶赫那拉氏有点亲戚关系,但直接说是慈禧的侄女,估计是夸大了。

那时候,贵族落魄了,家里人总想找点辉煌的过去撑门面,说自己祖上是皇亲国戚,听着多有面子。张兰如今是大老板,讲讲家族故事也能给自己加点传奇色彩。不过,历史不是讲故事,得有凭据。口口相传的东西,时间一长就容易变味儿,可能原来是“远房亲戚”,传着传着就成了“侄女”。



清末民初,这种事儿挺常见。有的家族甚至编出跟康熙、乾隆沾亲带故的故事,结果一查全是瞎扯。张兰的姥姥也许是个满族贵女,日子过得不错,家里就给她安了个慈禧侄女的名头,长寿的事儿也可能是吹出来的。

再多说两句清朝灭亡后的事儿,对理解这事儿有帮助。1912年宣统帝退位,贵族头衔全没了,好多满族人家破产跑路,有的干脆隐姓埋名。叶赫那拉氏这种大姓,有的去了东北,有的混进平民里,档案也散了。慈禧的亲戚不少流落民间,日子过得不好,连族谱都丢了。张兰的姥姥如果是那时候的人,家里有点背景很正常,但要证明跟慈禧的直接关系,太难了。

民国时期,还有人靠着贵族身份混饭吃,比如卖古董、讲历史,可靠的家谱却没几家留下来。到了新中国,讲究人人平等,这种皇室后裔的说法就更没人管了。张兰能说出这事儿,可能是家里长辈提过,但具体细节早就模糊了。



翻了一圈史料,慈禧的侄女里,静芬、静荣、静芳都不太可能是张兰的姥姥。静芬没孩子,静荣没活到100岁,静芳没后代还资料少。照祥的女儿信息不够,猜也猜不出个所以然。时间线上看,慈禧的侄女当张兰姥姥有点勉强,辈分和年龄都对不上。张兰说的“福晋”和“100多岁”,听起来很唬人,可惜没名字、没档案撑着,八成是家族传说加了点料。

历史这东西,没证据就只能当故事听。张兰的姥姥可能是满族出身,甚至有点贵族血统,但要说是慈禧的侄女,还得拿出族谱或者清朝的婚姻记录才行。现在这样,咱们只能说:有趣,但信不得。以后要是张兰能给个具体名字,或者翻出老家谱,那就另当别论了。
1条评分金币+14
huozm32831 金币 +14 - 昨天 20:34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3226
金币
162377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7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51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1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21:21
关于张兰宣称其姥姥是慈禧太后侄女的身份考证,结合清朝史料和现有资料分析如下:

一、慈禧家族背景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共有三兄弟:

长兄叶赫那拉·照祥:无女儿。
次兄叶赫那拉·桂祥:育有三女,其中三女静芳嫁顺承质郡王讷勒赫。
三弟叶赫那拉·佛佑:育有二女,其中一女嫁端郡王载漪(道光帝之孙)。
二、张兰说法的矛盾点
年龄推算问题
若张兰姥姥是端郡王载漪的嫡福晋(慈禧侄女),载漪生于1856年,1922年去世(享年66岁)。按清朝贵族婚配惯例,嫡福晋年龄应与载漪相仿。假设张兰母亲为载漪之女,年龄至少需超百岁(2025年),但公开资料未显示其母有此高龄。

史料缺载
清朝宗室婚配记录明确,慈禧六位侄女中:

桂祥三女静芳(嫁顺承郡王)有明确记载;
佛佑二女中一人嫁载漪,另一人未见详细记录;
其余侄女均嫁入皇室或显贵家族(如李鸿章、袁世凯等),但无与张兰家族关联的记载。
血缘逻辑漏洞
即使张兰姥姥为慈禧侄女,其血缘关系需通过母系追溯,而中国传统家族谱系以父系为主。张兰母亲若为郡主(宗室女),其父系应为爱新觉罗氏,而非张兰所述的普通旗人背景。

三、可能身份推测
桂祥之女静芳
静芳为桂祥三女,嫁顺承郡王讷勒赫,但史籍未记载其与张兰家族关联。
载漪继福晋
载漪原配去世后续娶的继福晋可能是慈禧侄女,但继室地位低于嫡福晋,且无子嗣记录。
四、结论
目前无确凿史料能证实张兰的宣称。其说法存在以下疑点:

年龄推算与历史人物生卒年矛盾;
清朝宗室婚配记录中缺乏对应记载;
血缘传承逻辑不符合传统谱系规则。
建议以现存《清史稿》《玉牒》等官方档案为权威依据,民间传闻需谨慎采信。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20:34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51120
金币
139251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88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1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22:11
  张兰声称她的姥姥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并且是清朝的福晋,活了100多岁。这种说法确实引人好奇,但要验证其真实性,我们需要依据历史资料和逻辑推理来进行分析。

  首先,慈禧太后是满洲镶蓝旗人,叶赫那拉氏,她的父亲惠征是一个中级官员。慈禧的两个兄弟桂祥和照祥因慈禧的关系而获得高官厚禄,他们的子女有可能与贵族联姻,成为福晋。福晋是指亲王、郡王、贝勒等高级贵族的正妻,地位崇高。

  慈禧的侄女中,静芬成为了隆裕太后,静荣嫁给了镇国公载泽成为福晋,而静芳嫁给了顺承郡王讷勒赫成为郡王福晋。然而,根据历史记录,静芬没有孩子,静荣去世时67岁,静芳没有留下子女且资料较少。这些侄女的年龄、生育情况和寿命都与张兰所描述的姥姥情况不符。

  此外,考虑到张兰1958年出生,她的姥姥应该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人。慈禧的侄女们如果活到100多岁,那么她们的出生年代应该在1860-1870年代,这与张兰姥姥的可能出生年代相吻合。但是,由于史料中没有记录显示慈禧的侄女们活到了100多岁,并且考虑到当时女性普遍早婚早育的社会背景,慈禧的侄女直接成为张兰姥姥的可能性不大。

  综上所述,虽然张兰的说法提供了一个有趣的家族传说,但根据现有的历史资料和逻辑推理,这种说法缺乏确凿证据支持。因此,我们不能确定张兰的姥姥就是慈禧太后的侄女,这种说法更像是一种家族传说或者夸大其词。在没有更具体的证据如族谱或清朝官方的婚姻记录之前,这种说法只能作为一种有趣的故事来听,而不能作为历史事实来接受。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20:34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