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阅读
  • 1回复

[红楼梦]脂砚斋批语详解:300年前的谐音梗鼻祖上线了![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5478
金币
470300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4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012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2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小时前
红楼梦第一回,有首诗很多人都熟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荒唐”二字,当然是作者自谦,曹雪芹在开篇就说了,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
甲戌本在这句话后有一句批语:自占地步。自首“荒唐”,妙。啥意思?就是您看我这书,您也别挑刺,它本来就是满纸荒唐言,这我也不瞒您,实话告诉您了,您就当一乐呵听听就成。
当然,这不只是作者自谦,“荒唐”也是有原因有根由的,这正对应了后文女娲炼石补天遗一顽石以及贾宝玉衔玉而诞的故事设定。
这听起来是够“荒唐”的,怎么那么巧,女娲偏偏就遗下一块补天石未用?又怎么那么巧这顽石碰到了两位高人得以被携入红尘,又怎么那么巧偏偏成了贾宝玉落草时衔在口中的通灵玉?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正因这些机缘巧合,所以才有了红楼梦的故事,看似荒唐的背后,其实却又藏着作者的满腔血泪,这就好比我们总是玩笑着说了真话,认真地说了谎言一样。


也许是我们怕受伤,也许是怕人窥见我们真实的内心,所以总会用看似荒诞不经的行为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只有了解我们的人,才知道我们坚硬的外壳下,藏着多少伤痕。
其实,脂砚斋对于曹雪芹,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只当红楼梦是小说,我们只看得到作者口中的满纸荒唐言,而对于作者生平,红楼梦背后的故事,却一无所知。
好在,脂砚斋知道关于曹雪芹和红楼梦的一切,他就像一个领读者一样,把我们可能不知道的故事,可能无法理解的句子,所有的前因后果,偷偷地标注一下,一一告诉我们。
或者是担心我们误会作者,或者是唯恐我们会错意,又或者是怕我们读不懂猜不透其中玄机,因而,TA总会在我们需要时“出现”,充当作者的发言人,那么稍稍的点一下,就让人豁然开朗。
原文继续写道:原来女娲炼石补天之时……旁有批语:补天济世,勿认真,用常言。啥意思?就是女娲当日补天拯救天下这事儿,别太认真也别太较真,这都是民间人尽皆知的神话传说而已。
紧接着说,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这么短短一句话批语密集,300年前的谐音梗鼻祖上线了。


“大荒山”批语曰“荒唐也”。曹公前面开篇已经提到了“荒唐”,这里又一次提到,后文四句诗里再次提到,前后三次说“荒唐”,而后文,作者还会继续提到“荒唐”二字。
原文第八回,一首关于嘲笑顽石的七律,开篇两句就是: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对女娲补天的神话事迹,脂砚斋批语说“勿认真,用常言”。
“无稽崖”批语曰“无稽也”。什么意思?就是无稽之谈胡说八道的意思,这跟作者所言的“荒唐”是相辅相成的,正因荒唐,所以无稽 ,也正因无稽,所以荒唐。
无稽崖谐音无稽也,这是赤裸裸的谐音梗了。而大荒山寓意荒唐,也可以谐音为大谎言。对曹雪芹来说,这才只是谐音的开始,后文还会有多处谐音,让我们看到这位文学天才的匠心独运。
“高经十二丈”批语曰“总应十二钗”,“方经二十四丈”批语曰“照应副十二钗”,这个很有意思,表面来看,这两个数字说的是顽石的尺寸大小,让人有一个直观的想象和感受。
那么这块顽石到底有多大呢?用我们今天的语言来说,它的长宽高分别是24丈,24丈,12丈。一丈约等于3.33米,那么这块顽石的体积就是80米*80米*40米=256000立方米。


这个体积可不小,80米相当于30层楼那么高,这么大的一块石头,用来补天的这么一个尺寸,最后竟然被含在了出生的贾宝玉口中,从巨无霸到盈手握,果然是被施了魔法幻术啊。
十二丈对应十二钗,这个最有深意,在作者的设定里,红楼梦里多处提到“十二”这个词,薄命司里的册子,也都是十二个人一组,贾府戏班的戏子也是十二个,还有十二个小沙弥,十二个小道士,十二首菊花诗……
在古代来说,十二这个词很常见,比如一年有十二个月,一天有十二个时辰,有十二个地支,十二个属相,黄道十二宫等,十二进制也被广泛应用于历法计算。
二十四丈是十二的倍数,照应副十二钗,也呼应了后文第五回里提到的副册和又副册,每册十二人,正好是二十四人,这也是曹雪芹明确提到的金陵十二钗册子。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5478
金币
470300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4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012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2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小时前
脂砚斋批语中,谐音梗是其解读《红楼梦》的重要工具,堪称“300年前的谐音梗鼻祖”。这些谐音梗并非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通过语音关联,将隐藏的主题、情节线索与人物命运巧妙传递,成为打开红楼谜宫的关键钥匙。以下是几处典型的谐音梗详解:

1. 大荒山——“荒唐也”
原文提到女娲炼石的地点是“大荒山”,脂砚斋在侧批中直接点出:“荒唐也”。“大荒山”谐音“荒唐山”,既呼应了《红楼梦》开篇“满纸荒唐言”的总纲,也暗示整个故事的“荒诞”性质——女娲补天的神话、石头下凡的经历,本质上是作者用“荒唐”外壳包裹的现实反思。

2. 无稽崖——“无稽也”
“无稽崖”是大荒山的具体位置,脂批批曰:“无稽也”。“无稽”即“无稽之谈”,与“大荒山”的“荒唐”形成呼应,进一步强化“故事本是虚构”的暗示。这种谐音组合,实则是作者通过脂批告诉读者:不要将书中情节视为真实历史,而要透过“无稽”的外壳,读懂背后的“真实”。

3. 青埂峰——“情根也”
石头被弃的“青埂峰”,脂批虽未直接写“情根”,但通过上下文暗示其谐音含义。“青埂”与“情根”语音相近,结合批语“自谓堕落情根,故无补天之用”(眉批),可知“青埂峰”实则是石头“情根萌发”的起点——正是因为“情根未断”,石头才会被弃,进而下凡经历人间悲欢,成为《红楼梦》故事的缘起。

4. 甄英莲——“真应怜”
香菱本名“甄英莲”,脂批虽未直接批其谐音,但通过对其命运的评价(“有命无运,累及爹娘”),暗示“甄英莲”谐音“真应怜”。这个谐音不仅概括了香菱一生的悲惨遭遇(被拐、被卖、被虐),也呼应了《红楼梦》“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主题,是脂批用谐音传递人物命运的典型案例。

谐音梗的作用:从“文字游戏”到“主题密码”
脂砚斋的谐音梗,并非为了搞笑或卖弄文采,而是通过语音的关联,将“表面文本”与“深层含义”连接起来。比如“大荒山”“无稽崖”的谐音,直接指向故事的“荒诞”本质;“青埂峰”的谐音,暗示“情”是故事的核心;“甄英莲”的谐音,则提前剧透了人物的悲剧结局。这些谐音梗,既是作者“草蛇灰线”的伏笔,也是脂批“指点迷津”的工具,让读者在“谐音”中读懂《红楼梦》的“弦外之音”。

综上,脂砚斋的谐音梗,不仅是300年前的“创意玩法”,更是解读《红楼梦》的“密码本”。通过这些谐音,读者得以穿透“满纸荒唐言”,触摸到“一把辛酸泪”的真实内核——这正是“谐音梗鼻祖”的高明之处。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