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仆寺旗石条山探游记
从牛奶湖到石条山,经过宝昌镇的午餐,我们一行人继续踏上探索太仆寺旗自然奇观的旅程。石条山位于宝昌镇西北方向的老牛地村,海拔约1600米,从山根到山顶的高差大约300米,而石条崖的高度约为35米。尽管石条山尚未正式开发,但游客络绎不绝,尤其是在牛奶湖火爆之后,这里成为了游客们的热门景点。
便捷的交通与丰富的体验
车可以直接开到山根,从山下就能望见石条山,道路是漫坡式的,走起来并不费力。对于不愿爬山的游客,当地的老百姓提供了骆驼、马匹和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可以付费选择坐骑上山。我们的队友刘惠军嫂就是乘坐摩托车先登顶的,她“捷摩先登”,享受了一次独特的上山体验。
我们一边走一边聊天,慢慢悠悠地爬山,还不时地停下来拍照。这样的节奏让我们不觉得累,很快就到了石条山跟前。
石条山的宣传与保护
在石条山崖下约30米远处,太仆寺旗文旅部门立了一个框框,上面的塑料玻璃写着“中国国家地理”六个大字,下面是几行小字:“中国石柱看太旗”、“一生必去的悬崖旅行”、“2009.8 总第586期”。原来,2009年8月出版发行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总第586期)曾用这座石条山做过封面。太仆寺旗觉得这个宣传有权威性,所以做了这个框框作为示意封面进行宣传。
我们在石条山下拍了不少照片,但不敢靠得太近,因为担心石条掉下来。确实,在石条山崖下可以看到一些掉落的石头,这提醒我们要注意安全。
石条山的地质奇观
从左右两侧都可以爬到山顶,右侧的路径更好走一些。游客们用小石头垒起了许多小敖包,具有浓厚的草原特点。石条山崖下满山坡堆积着许许多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头,形成了一片石海,大概有上千亩之多!
据地质学家介绍,太仆寺旗石条山形成于远古时期。约2.3亿-6700万年前,海底火山喷发出的岩浆遇海水冷却,瞬间凝结成玄武岩岩柱。它是我国七大火山岩石柱群之一。可以想象,火山喷发将许多石头喷撒在山坡上,形成了石海。而这座突出的石条山是在火山喷发末期形成并稳定下来的。如果火山继续喷发,它也会散架,石头会散落在山坡上。
与张北后花村石柱群的对比
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张北后花村的石柱群。虽然那是采石施工挖出来的,但形成的原理是一样的。坝上草原地区远古时期的地质活动比较活跃,火山喷发频发,甚至波及到坝下的张家口南天门、檀邑溪谷和宣化的宝石谷一带。坝上有许多黑石头,坝下上述地方的山石也是狼牙圪碴,跟焦炭似的。
一天的行程
下山后,我们打道回府。早上7时40分从宣化出发,游览了太仆寺旗牛奶湖和石条山两个景点。中午在宝昌镇就餐并小憩一会儿,往返途中都在张北服务区休息片刻,晚上7时30分回到宣化。正好一天的行程。
这次旅行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太仆寺旗的自然美景,还让我们对地质奇观有了更深的了解。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人能够来到这里,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