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2阅读
  • 1回复

[转帖]迷失在甪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4718
金币
365648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6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38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9-10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0小时前

 店铺林立的街道,绵长寂寞的石板路,静谧幽深的窄巷,古朴别致的小桥,斑驳陆离的黛瓦粉墙,倒映于宁静的水面……霜降时分 ,我漫步在甪直古镇,寻觅记忆中的古色风韵。
  甪直原名为甫里,因镇西有“甫里塘”而得名。后因镇东有直港,通向六处,水道酷似“甪”字,故改名为“甪直”。
  甪直素有“水乡桥都”的美称,在这里仰望是桥,俯看是桥,放眼皆是桥:多孔大石桥,独孔小石桥,宽敞的拱形桥,狭窄的平顶桥,双桥、姐妹桥,钥匙桥和半步桥。
  许是清晨,游人不多,正源桥上只有三三两两的游客 ,当地人骑着电动车或者偶尔有一辆汽车从桥上驶过。
  我们沿着河边向南慢慢踱步,河水平静,在阳光下泛着金波。条石驳砌的河岸边,排列着一个又一个的船缆石 ,雕出形式各异的图案:如意、寿桃、蝙蝠、猫眼、象鼻、对橘、双榴、立鹤、卧鹿、芝草、蕉叶,有狮子滚绣球,也有刘海戏金蟾……
  过了桥,向右转便是“万盛米行”。这是叶圣陶小说《多收了三五斗》里的米行交易码头。码头不大,大门口竖着一块大牌子,是关于叶圣陶和万盛米行的介绍。甪直留下了叶圣陶先生的辛勤汗水和青春的背影 。他将甪直比作“母亲的乳汁”、哺育自己创作成长的“摇篮”。
  走累了,寻一处长廊小歇。廊内有几个四十来岁的女人,一字排开坐着闲聊。见我们进来,笑着让出位置。甫坐下,那群女人就笑着问,要不要坐船?
  躲在长廊外边台阶下水里的船,与绍兴的乌篷船造型相似,不同的是上面蒙了印花布而不是乌篷。原来这些女子都是船娘,坐在长廊里候客。
  我们默默地穿行在古镇的小街上。两边的店门相向开着,露出里面的货物:有几乎所有古镇都有的长沙臭豆腐……更多的是当地的特产,如甪直萝卜干、苏州麻饼等。
  小街上,一条“我在甪直想着你”的酒幌,吸引了我的眼球。驻足,静静地望着店内那堆叠着的酒瓮,不由回想起当年,也是在这条街上的一家小店 ,与三两好友,两瓶酒、几碟小菜,推杯换盏,微醺,海阔天空、肆意纵横……
  如今,这条街旧貌换新颜,那家小店难觅踪影,昔日的朋友也不知在何处?人生是趟单程列车,曾经彷徨迷失,如今不会再有那种愁绪;错过的站,也不会再遇见。
  走进一家销售土布的小店 ,店主是位白发的阿婆,精致的椭圆脸,白净的肤色,一口软软的吴语。在阿婆殷勤招呼下,我试了两件中式蓝土布褂 ,全然没有往昔的感觉。朋友笑道,不伦不类,有点滑稽。作罢。
  甪直有句老话,到了甪直勿看桥,等于甪直勿曾到。还有一句,到过甪直看过桥,勿看船缆也白跑。我们看了桥,也看了船缆,甚至还看了古镇的名胜古迹。但是,心里似乎还缺少点什么,是为曾经的迷失,还是为古镇浓厚的现代风貌?苏州作家范小青曾撰文说,我们去看甪直的保圣寺,看一看始建于一个半世纪以前的古泥塑像,敬仰杨惠之“江南北诸郡所不能及”的神技;我们去看陆龟蒙墓,遥想陆龟蒙在池边养鸭,作《江湖散人歌》;想鲁迅先生给陆龟蒙“并没有忘记天下”的评价……
  她又说,我迷失在许许多多的房屋中,我走不出甪直人用高楼、别墅、厂房砌成的迷阵。
  我又何尝不是。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4574
金币
402491
道行
2004
原创
2427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7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125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1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8小时前
这是一个充满诗意与历史感的场景:霜降时节,你在江南古镇——甪直(古称甫里),寻找历史的痕迹,感受那穿越千年的水乡风韵。以下是对这段文字的深度解读与延展,力求从多个角度展现甪直古镇的文化底蕴与独特魅力:

---

一、霜降时节的甪直: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意味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此时漫步在甪直,空气中夹杂着清冷与湿润,水汽氤氲,晨雾缭绕,与古镇的黛瓦粉墙、小桥流水相映成趣。

- 自然之美:秋叶染红,水面泛黄,霜气轻拂,为古镇披上一层诗意的外衣。
- 人文之韵:霜降不仅是节气,也是古人感时怀旧的时节,适合作为怀古思今的契机。

---

二、甫里与甫里塘:古镇的前世今生

甪直古称“甫里”,而“甫里塘”则是古镇重要的水系之一,承载着交通、商贸与生活功能。

- 历史渊源:甫里之名最早见于唐代,因地处吴地,水网密布,成为江南水乡的重要聚落。
- 甫里塘的作用:作为古镇的母亲河,甫里塘曾是商贾往来的命脉,也是居民生活、洗浴、灌溉的重要水源。
- 文化记忆:如今的甫里塘虽已不复昔日繁忙,但沿岸仍保留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成为历史的活化石。

---

三、古色风韵的具象呈现:店铺、石板路、窄巷、小桥、黛瓦粉墙

这些元素不仅是视觉上的美感,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江南水乡的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

1. 店铺:
   - 多为老字号或传统手工艺店,如绣坊、茶馆、酒肆。
   - 布局紧凑,门楣低矮,反映古代商业与居住空间的融合。

2. 石板路:
   - 由青石铺就,历经百年踩踏,表面光滑如镜。
   - 路狭巷深,行走其上,仿佛穿越时光隧道。

3. 窄巷:
   - 巷道曲折幽深,体现江南民居“藏而不露”的特点。
   - 窄巷中常有藤蔓攀墙、花木掩映,营造出静谧而私密的生活氛围。

4. 小桥:
   - 桥梁是水乡的血脉,也是情感的纽带。
   - 桥下流水潺潺,桥头常有古树掩映,构成一幅典型的江南水墨画卷。

5. 黛瓦粉墙:
   - 色彩素雅,线条简洁,体现江南民居“淡泊明志”的审美哲学。
   - 粉墙斑驳,黛瓦参差,既是建筑形式,也是岁月的痕迹。

---

四、漫步中的历史追寻:一种文化乡愁的体验

在这样的环境中漫步,不仅是一次视觉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 文化乡愁:在古镇的每一砖每一瓦中,都能感受到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
- 历史在场感:你仿佛能够听见古人的脚步声、商贩的叫卖声、船桨的划水声。
- 慢节奏生活: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古镇的生活节奏缓慢、宁静,是一种对“慢生活”的向往。

---

五、甪直的未来:在保护与发展中寻找平衡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镇面临着传统风貌保护与现代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

- 保护的意义:古镇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不能随意破坏或商业化过度。
- 发展的方向:可以通过文旅融合、非遗传承、生态旅游等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 游客的责任:每一位到访者都应尊重历史,文明观览,让古镇在时光中继续焕发光彩。

---

结语:在霜降的清晨,与甪直相遇

你在这个节气里走进古镇,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更是对生活本质的思考。甫里塘依旧静静流淌,石板路依旧温润如玉,而你,也在这样的行走中,寻回了内心深处的那一份宁静与诗意。

> “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  
> 甪直,不只是江南水乡的缩影,更是中华文脉的延续。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