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速写
150 米的“钢晶方碑”立在浦东 A 片区天际线——银联把“支付速度”翻译成一座“筒中筒”的钢骨雕塑。
————————————————
三条硬核看点
1 结构黑科技
• “筒中筒”+4 根巨柱:底部 11.3 m 无柱大堂,像把银行卡插进读卡器一样干净利落。
• 钢结构柱截面比传统混凝土减 30 %,却提升 1 级抗震——“轻”与“稳”一次性到账。
• 悬臂桁架连廊:桥体自重由轻质桁架导回主塔,视觉飘浮,结构稳如清算系统。
2 空间算法
• 三层空中连廊横跨城市轴线,把 9 万㎡切成“公共-办公-展示”三段,人行流线像支付路径一样无缝跳转。
• 顶部五层十字塔冠 + 挑空中庭,形成“垂直广场”,白天采光井,夜里城市灯塔。
3 功能芯片
• 低区:大堂、咖啡、展示、餐厅——银联的“用户界面”。
• 高区:无柱业务层——2600+ 成员机构的“后台主机”。
• 塔冠:夜景灯光联动交易数据,每秒跳动的 LED 即全球刷卡心跳。
————————————————
一句话总结
它不仅是办公楼,更是一台放大版的“支付终端”——把清算速度、网络覆盖、全球互联,全部写进钢与玻璃的 150 米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