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I应用加速落地
刚刚落幕的2025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展示了金融、医疗、具身智能、社交等赛道的AI应用,这些应用正以多元形态渗透各个场景,勾勒出技术落地的繁茂图景。
AI交互范式转移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周志峰认为,AI交互范式转移将在未来两年内加速到来。用户对手机屏幕依赖的减弱与语音等自然交互方式的重要性上升,将推动AI原生超级应用的诞生。越来越多初创公司将凭借行业认知深耕细分领域、快速实现产品与市场匹配,以“Go Narrow and Deep”(深耕细分领域)的策略与大厂形成差异化竞争。
人机互动被AI改写
情感陪伴和教育是眼下热门的AI应用领域。小智AI是十方融海研发“软硬协同”的开源AI操作系统,核心是多模态情感模型,通过长期记忆及自学习能力,优化AI交互的实时性、拟人度和稳定性,让AI的“情商”更高,反应更快。其车载AI机器人可通过蓝牙与汽车系统连接,实现实时在线交互。小智AI机器狗搭载声纹识别技术,可精准捕捉用户声波的频谱、节奏等生物特征,生成独有声纹ID,准确识别说话对象。
AI在教育和金融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教育产品“麦思AI”专注于成为教育的“CT机”,该系统通过扫描认知能力、学习品质等8大维度57项指标,构建个性化数字孪生模型。作为AI驱动的金融科技平台,易鑫携一系列汽车金融领域AI创新成果首次亮相大会。易鑫自主研发的行业首个Agentic大模型已进入攻坚阶段,从目前的测试情况看,Agentic做到了动态决策的突破,可在汽车金融业务中摆脱人工依赖,实现全链条的智能化、自动化。
AI技术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
根据埃森哲发布的《2025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46%的受访中国企业正在规模化应用生成式AI,将其嵌入大部分的业务和流程。过去一年,中国企业在打造数字核心维度上取得了明显进步:有33%的受访企业已经意识到,AI与云的深度融合可以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有58%的企业表示能够根据业务变化灵活、快速地更新安全策略和工具。不过,目前还仅有9%的受访企业由此实现了生产效率、收入和利润提升等显著成果。
AI生态持续迭代
人工智能的应用需要依赖生态的迭代。蚂蚁数科在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推出金融推理大模型Agentar-Fin-R1,为金融AI应用打造可靠、可控、可优化的智能中枢。蚂蚁数科CEO赵闻飙表示,通用大模型距离产业实际应用存在“知识鸿沟”,构建专业的金融大模型是推进金融与AI深度融合的必然路径。
无问芯穹联合创始人、CEO夏立雪表示,在Scaling Law(尺度定律)的推动下,计算资源持续驱动智能边界的拓展。当下的人工智能算力建设需要针对性适应小而广泛的AI应用企业,满足他们敏捷生产的算力需求。
在AI芯片初创企业后摩智能的展台,专为大模型推理设计的新一代高能效端边AI芯片M50依托创新存算一体架构实现性能突破。后摩智能CEO吴强表示,端边大模型部署或将成为未来产业竞争的重要拐点。
为加速AI应用的开发和规模化落地,独立分布式云计算服务商PPIO展台展出了一款Agentic AI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智能体在任务执行过程中生成的代码质量存在不确定性,危险代码的生成对系统安全造成威胁,并影响其他用户。PPIO推出的“Agent沙箱”是专为智能体执行任务设计的云端运行环境,让智能体的所有操作均处于“受限可控”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