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他总是说嘴巴干,喝水也不管用,白天有点头晕,晚上又经常失眠。前几天还总觉得脚麻,难道是糖尿病加重了?”
医生听了之后,低声说道:“这确实是糖尿病开始恶化的信号。糖尿病不仅影响血糖水平,还会对身体的各个系统产生广泛影响。出现这些症状时,应该尽早就医。”
糖尿病如果长期得不到控制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随着时间的推移,糖尿病的病情往往会从最初的控制相对较好,发展到不可控的状态。
患者不仅会面临高血糖的威胁,还可能遭遇视力丧失、肾功能衰竭、神经损伤等一系列可怕的并发症。

很多人患有糖尿病后,往往过于依赖药物治疗,忽视了疾病对身体的逐步影响,即使有些患者会定期监测血糖,也未必能及时发现糖尿病的恶化。
糖尿病要是加重了,身体会有不少明显反应,这些其实都是病情在变坏的提醒,要是不当回事,情况可能会更糟。
口干、总觉得渴,还老想上厕所,这是糖尿病常有的情况,主要是血糖太高,身体就容易缺水,才会有这些反应。
血糖升上去了,身体就会把多余的糖从尿里排出来,尿排得多了,身体里的水跟着少了,人就会觉得口干,老是想喝水。

具体来说,频繁的排尿是一种典型的糖尿病恶化表现,当血糖过高时,肾脏为了排除过多的糖分,会增加尿量,甚至出现夜间频繁上厕所的情况。
随之而来的口渴也是一种身体尝试通过摄取更多水分来补充水分不足的反应,这种症状可能在糖尿病未得到有效控制时逐渐加重,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糖尿病人要是没怎么活动,也没吃太咸,却老是觉得渴,还总跑厕所,这种情况就得留意了。
这不仅仅是糖尿病常见的初期症状,也可能是糖尿病加重的标志,此时,患者应尽快就医,检查血糖控制情况,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治疗。

糖尿病也容易影响眼睛,病情时间长了,人常常会觉得看东西模糊,或者眼睛干得不舒服。
长期的高血糖会引发血管损伤,尤其是对眼底的小血管造成影响,从而导致眼睛供血不足,这种血液供应不足会导致视网膜损害,出现视力模糊、视力下降等问题。
更严重时,糖尿病患者可能还会出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这是一种可能导致失明的眼部并发症。
糖尿病的视力问题并不总是与高血糖直接相关,也可能与血糖波动、血压不稳等因素有关。

许多患者会在血糖控制不稳定的情况下,感到视力不清,尤其是早晨或是经过较长时间的用眼后,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眼睛干、容易累、看东西不清楚,这些情况可能是糖尿病影响到视网膜血管了,不注意的话,视力问题可能会更严重。
除了视力模糊,糖尿病患者还可能出现其他眼部问题,如眼睛干涩、异物感、眼红等。
长期忽视这些眼部症状,糖尿病患者的眼部损伤会逐渐加重,最终可能发展为严重的视力丧失。

为防止这一情况的发生,患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眼部病变。
四肢麻木、刺痛、甚至感觉迟钝等症状,通常是糖尿病引发的神经损伤所致,这种情况一般被称为糖尿病神经病变,它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高血糖长期不受控制,会导致血管壁受损,血液循环变差,神经的营养供应不足,从而导致手脚发麻、刺痛,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感到触觉迟钝或无法感知某些外部刺激。
糖尿病神经病变首先会影响到四肢的神经,尤其是下肢,这些症状可能从轻微的麻木感开始,逐渐发展为较为严重的刺痛感或完全的失去感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人要是手脚开始发麻,对感觉也没那么灵敏了,这通常说明神经已经受损挺严重了。
若不加重视,可能会发展为严重的糖尿病神经病变,导致行动不便、失去独立性,甚至引发截肢等严重后果。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一旦发生,恢复难度较大,因此,在糖尿病的早期就应加强控制,防止血糖波动过大。
对于已经出现神经病变症状的患者,应尽早接受治疗,控制血糖、改善血液循环,同时加强神经保护,避免病情恶化。

糖尿病的恶化通常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最为常见的因素是血糖控制不良。
患者如果不按时服药,或是长期未能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容易导致血糖水平的持续升高。
除了不当的饮食和不规律的用药,心理压力大、缺乏运动、过度疲劳等因素也会加剧糖尿病的恶化。
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往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许多患者在早期可能并未感觉到身体的变化。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是预防疾病恶化的核心,通过科学的饮食控制、适量的运动、规律的用药,患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波动,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
合理的膳食结构,避免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增加蔬菜、全谷物和富含纤维的食物摄入,是保持血糖稳定的有效手段。
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应注意情绪管理,避免长期的压力和焦虑,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
糖尿病的生活质量并非单纯依赖药物治疗,患者要学会调节自己的生活方式,才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糖尿病的恶化进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糖尿病开始恶化,身体会出现这3种症状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 杨烨.糖尿病肾病致心脏损害机制的研究进展,山东医药, 2024-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