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8阅读
  • 1回复

[疾病预防]容易长结石的人有共性?再三告诫:最好改掉4大恶习,别不当回事[1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1575
金币
1623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28
斑龄
197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369(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7-13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6-18) —

“最近我的小腹总是感觉有些不适,时不时还会感到一阵阵剧烈的痛,结果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我得了肾结石。医生告诉我,结石的发生和我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我在想,平时自己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习惯导致的呢?” 这样的疑问很多结石患者都有。
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近年来,由于不良生活方式的普及,患肾结石的人数逐年增加。
其实,肾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尤其是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很多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一些日常习惯正是结石形成的“推手”。

根据医生的观察,容易长结石的人往往有一些共同的生活习惯。这些习惯看似不起眼,却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加患结石的风险。如果能够及时改变这些不良习惯,可以大大减少结石发生的概率。
医生总结出四个主要的习惯,这些恶习几乎贯穿了很多肾结石患者的日常生活:喝水少爱憋尿、熬夜压力大、久坐不动、高盐高嘌呤饮食。
喝水少爱憋尿是很多人习惯中的大忌,水是维持身体各项生理功能的基础,尤其是对肾脏的健康至关重要。肾脏的主要作用是过滤血液中的废物,排泄尿液,而尿液的排泄离不开充足的水分供应。

如果长时间不喝水,或者习惯性地憋尿,肾脏的代谢压力会大大增加,人体的水分不足时,尿液就会变得浓缩,尿中的矿物质、盐分等成分容易沉积,从而形成结石。
特别是在夏季,气温高,人体排汗多,水分流失快,如果饮水不足,体内水分短缺,尿液浓度会加重,肾脏过滤废物的难度增大,这时候就特别容易形成结石。
对于那些工作繁忙或者习惯憋尿的人来说,结石的风险更大,医生建议,成年人每天至少需要饮水1500毫升以上,且要分多次饮用,确保尿液稀释,避免矿物质沉积。

同时,经常憋尿会提升尿路感染的风险,膀胱内尿液若长期不排出,尿液中的细菌可能会繁殖增多,进而引发感染,甚至可能导致肾结石的形成。因此,应该避免憋尿,尤其是有结石病史的人群,应该养成定时排尿的好习惯。
第二个不良习惯是熬夜和长期处于较大压力下。现代社会中,熬夜几乎成了许多人的常态,尤其是工作压力大的人,往往会因为工作需要或娱乐需求而牺牲睡眠时间。
而长时间熬夜,生物钟紊乱,不仅对身体其他系统产生影响,还会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

熬夜会使体内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导致肾脏的自我修复功能受损。长期熬夜会影响肾脏排泄废物的能力,进一步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
此外,长期处于压力大的状态下,身体会分泌大量的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这些激素不仅会影响体内的水盐平衡,还可能导致钙、磷等物质代谢异常,从而促进结石的形成。过度的精神压力还会导致食欲不振、不规律的饮食等,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
为此,改善睡眠质量、保持规律作息、学会减压,都是预防肾结石的重要手段。

尤其是进入中老年阶段后,更应该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长期熬夜和高压生活,保持心理健康,避免过度焦虑,也有助于整体健康。
第三个习惯是久坐不动,现代人越来越依赖于长时间坐在电脑前或坐车上,久坐不仅影响体型,还会对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隐患。对于肾脏健康来说,长期不运动的生活方式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代谢废物难以顺利排除,进而加重肾脏负担。
久坐会使得体内的新陈代谢变慢,水分排泄减少,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更容易在肾脏内积聚,促使结石的形成。

许多结石患者通常缺乏足够的运动量,长期久坐不动会导致身体各系统的功能受到限制。据医生建议,每天坚持散步、游泳、瑜伽等适度运动,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又能改善肾脏代谢功能,从而减少结石发生。
长期高盐高嘌呤饮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诱因,高盐饮食与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关系早已被证实,而高盐饮食对肾脏的损害也是非常明显的。
当人体摄入过多盐分,会造成体内钠盐过剩,进而增加肾脏排泄负担;此外,钠盐过多还会导致水钠潴留,进一步加重肾脏负荷,提高结石发生的可能性。

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红肉等)的过量摄入,也会增加尿酸的生成,尿酸过高会在肾脏中沉积,形成尿酸结石,长期食用高盐、高嘌呤食物的人群,更容易在老年时出现肾结石问题。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应该减少盐和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选择低盐、低脂、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物等食物,有助于维持肾脏健康,降低结石形成的风险。
肾结石的形成与日常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喝水少、爱憋尿、熬夜、久坐不动以及高盐高嘌呤的饮食习惯,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增加结石发生的风险。

要想降低结石的风险,改善这些习惯,尤其是在60岁以后,至关重要。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良好作息习惯,皆是维护肾脏健康、预防肾结石的有效举措。
1条评分金币+22
xian209 金币 +22 - 06-18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8189
金币
277133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24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18
肾结石与生活习惯的紧密联系:如何预防与改善?

肾结石,这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近年来随着不良生活方式的普及而发病率逐年上升。许多患者在确诊后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我平时的生活习惯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才会导致肾结石的发生?”确实,肾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但生活习惯的影响尤为显著。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四个主要的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如何通过改变这些习惯来预防和改善肾结石。

一、喝水少与爱憋尿:肾脏的隐形杀手

- 喝水少:水是维持身体各项生理功能的基础,对肾脏健康尤为重要。长时间不喝水或饮水量不足,会导致尿液浓缩,矿物质、盐分等成分容易沉积,形成结石。特别是在夏季,气温高、排汗多,更需增加饮水量。
- 爱憋尿:经常憋尿会提升尿路感染的风险,尿液中的细菌可能繁殖增多,进而引发感染,甚至导致肾结石的形成。长期憋尿还会影响肾脏的正常排泄功能。

改善建议:
- 成年人每天至少需要饮水1500毫升以上,且要分多次饮用,确保尿液稀释,避免矿物质沉积。
- 养成定时排尿的好习惯,避免憋尿,尤其是有结石病史的人群。

二、熬夜与压力大:肾脏功能的隐形破坏者

- 熬夜:长时间熬夜会导致生物钟紊乱,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使体内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肾脏的自我修复功能受损。
- 压力大:长期处于压力大的状态下,身体会分泌大量的应激激素,影响体内的水盐平衡,可能导致钙、磷等物质代谢异常,促进结石的形成。

改善建议:
- 改善睡眠质量,保持规律作息,确保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 学会减压,通过运动、冥想、阅读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三、久坐不动:肾脏健康的隐形威胁

- 久坐不动:长期久坐不动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代谢废物难以顺利排除,加重肾脏负担。新陈代谢变慢,水分排泄减少,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更容易在肾脏内积聚,促使结石的形成。

改善建议:
- 每天坚持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又能改善肾脏代谢功能。
- 尽量避免长时间连续坐着,定时起身活动,伸展四肢。

四、高盐高嘌呤饮食:肾脏负担的加重者

- 高盐饮食:摄入过多盐分会造成体内钠盐过剩,增加肾脏排泄负担,还可能导致水钠潴留,进一步加重肾脏负荷。
- 高嘌呤饮食:过量摄入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红肉等)会增加尿酸的生成,尿酸过高会在肾脏中沉积,形成尿酸结石。

改善建议:
- 减少盐和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选择低盐、低脂、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
- 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物等食物,有助于维持肾脏健康,降低结石形成的风险。

综上所述,肾结石的形成与日常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要想降低结石的风险,改善这些不良习惯至关重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良好作息习惯,是维护肾脏健康、预防肾结石的有效举措。尤其是在60岁以后,随着身体机能的逐渐下降,更应注重这些生活习惯的养成和保持。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