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烤鸭
历史渊源
北京烤鸭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食珍录》中已记有“炙鸭”,当时为宫廷名菜。在元朝时期,蒙古人统治中国,喜爱食用烤肉,这也对烤鸭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到了明朝,燕王朱棣定都北京,把南京人吃鸭子的习惯带到北京并不断发展。元、明两朝都曾将北京烤鸭列为御膳佳肴,算起来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而据多数烤鸭师傅认同的说法,北京烤鸭起源于南京。
流派与制作工艺
流派
北京烤鸭分为两大流派,分别以全聚德的挂炉烤鸭和便宜坊的焖炉烤鸭为代表。全聚德创建于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创始人是河北冀县人杨全仁,他将原来的焖炉改进为挂炉烤制,在工艺上博采众长,独辟蹊径,很快名声大噪。便宜坊历史更为久远,焖炉烤法最早就来自便宜坊,其最早的烤鸭店在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在上个世纪初,便宜坊的名气要远远大于全聚德。
制作工艺
挂炉烤鸭:以“全聚德”为代表,采用明火烤制,使用果木炭火,用料为优质肉食鸭,烤制出的鸭子色泽红润,肉质细嫩,肥而不腻,味道醇厚。
焖炉烤鸭:以“便宜坊”为代表,特点是“鸭子不见明火”,是以秫秸将炉膛烧热,放入鸭子,关闭炉门,利用炉壁的热量将鸭子焖熟。
特点与声誉
北京烤鸭选用优质肉食鸭,果木炭火烤制,具有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美味”,是具有世界声誉的北京著名菜式,早在百年以前就传至欧美。
相关文化
乾隆皇帝曾在十三天之内连吃烤鸭八次,足见北京烤鸭的美味受欢迎程度。此外,在1971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时,周总理在谈到晚宴问题时,几乎不带犹豫地选择了全聚德为基辛格准备晚宴,也体现了北京烤鸭在外交场合中的重要地位。
其他鸭子美食
中国人对鸭子的食用有着悠久的历史,除北京烤鸭外,著名的地方鸭子美食还有江苏三套鸭、盐水鸭,山西焖炉烤鸭,四川神仙鸭子、虫草鸭,台湾东门当归鸭等许许多多。鸭子的做法也是多种多样,除了家喻户晓的烤鸭和板鸭,还有啤酒鸭、酱鸭、湖南血鸭、土匪鸭、香菇麻油鸭、芋头蒸鸭等
北京烤鸭的营养价值
北京烤鸭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具体如下:
营养成分
蛋白质
北京烤鸭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每100克北京烤鸭中蛋白质含量约为14.8 - 16.6克67。蛋白质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肌肉、骨骼、皮肤和器官的正常功能起着关键作用,能促进细胞修复和新陈代谢。
脂肪
其脂肪含量适中,每100克含脂肪约20.3 - 38.4克。这些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脂肪酸熔点低,易于消化,其化学成分与橄榄油相似,具有降胆固醇作用,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并且脂肪在全身组织中分布均匀。
维生素
维生素B族:含量较高,在能量代谢和神经系统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还能有效抵抗脚气病、神经炎和多种炎症,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有助于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伤害,也有延缓衰老的功效。
矿物质
铁:鸭血中铁含量高,且以血红素铁的形式存在,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生长发育期儿童、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多吃可防治缺铁性贫血,还能有效预防中老年人患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
烟酸:鸭肉富含烟酸,是人体两种重要的辅酶之一,对心肌梗死等心脏病患者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胶原蛋白
烤鸭皮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是一种很好的美容产品,有助于保持皮肤的弹性和光泽。
食用功效
滋补身体
鸭肉性寒、味甘咸,能补虚劳,滋补五脏阴气,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滋补胃液,止咳自警,消除蜗牛积聚,适合身体虚弱、阴虚内热的人群食用。
保护心血管
不饱和脂肪酸被人体吸收后会软化心脑血管系统,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对心脏有保护作用,能减少心肌梗死等心脏病的发生风险。
增强免疫力
适量食用北京烤鸭,能够补充身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
健脾开胃
烤鸭肉质细嫩、鲜香可口,可以提高食欲,适用于食欲不振的人群。
利水消肿
鸭肉有利水的效果,如果患者出现小便不利、身体水肿等症状,可以适量食用烤鸭,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
不过,北京填鸭显著肥于普通鸭子,其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都比较高,属于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应该适量食用,以保证合理膳食和均衡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