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6阅读
  • 1回复

[疾病预防]2种肠息肉,几乎100%变成癌!上厕所时4个表现,提示息肉找上门[7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8237
金币
277518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25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3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6-04) —

刘先生今年61岁,在2年前的体检中被查出肠道内有个1cm左右大小的息肉,医生建议他及时切掉并定期复查。但他没有太当回事,觉得身体没有不适症状就不用去遭罪。

最近几个月来,他身上出现了大便不成型、便血等症状,随着时间的发展症状还越来越严重了。这才让他引起了重视,去医院又做了检查。这次检查发现息肉的直径已经达到了6cm左右,几乎堵塞了整个肠腔,考虑是发生了恶变,后续的病理结果证实了医生的猜想。

这个结果令他悔不当初,如果在2年前发现息肉时就及时切除,也许病情就不会发展至此了,但如今说什么都晚了……

一、身上长这种肉,千万要小心!

肠息肉是指局部肠粘膜出现增生肥厚而形成的黏膜隆起样病变,诱发肠息肉的原因尚不明确,但可以明确的是多出现在中老年人身上,50岁之后的发病率在25~80%。

虽说大部分的肠息肉为良性病变,但大量研究表明,其是重要的癌前病变,约有80~95%的肠癌与肠息肉相关。整个过程是正常黏膜——增生——腺瘤形成/癌变——原位癌——浸润/转移。结肠癌息肉约会在30年时间里演变成癌前病变,5~10年后演变成癌症,之后浸润转移。

发现息肉时,一般都是建议及时切除,即便是良性是也是如此。切除息肉可最大程度预防息肉恶变,防患于未然。

尤其是这两种息肉,一旦发现要立即切除,有极高的恶变风险。

• 腺瘤性 息肉:这是肠息肉十分常见的一个类别,表面多光滑或有细小的绒毛,这类息肉有极高的恶变风险。尤其是直径>2cm的,恶变风险又会进一步提高。

• 家族性腺瘤性 息肉:该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的肠道内会长出上千个息肉,不进行治疗的话癌变的风险几乎为100%。家族性的息肉多会在青少年时期就出现症状,一定要及时干预。

此外,《中国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诊治共识(2023)》中建议,直径≥5mm的息肉建议及时切除;≤5mm的非腺瘤性 息肉,进展成癌症的几率较低,一般无需特殊干预;但如果息肉有凹陷、扁平、绒毛成分的话,无论大小如何,都要及时切除。

二、肠道长息肉,身体或会有4个表现

当肠道内出现息肉时,大部分患者不会有症状表现,但也可能会有这几个症状,一旦发现要及时就医。

1、息肉脱出

处于直肠下端的带蒂息肉,可能会在排便的时候脱出肛门,为颜色鲜红的圆形或樱桃状。在排便结束后息肉可自行还纳,但一些无蒂息肉,则需要在检查中才能及时发现。

2、便血

息肉在粪便经过时可能会受到摩擦而引起出血,这种出血可能为暗红色的液体,也可能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发现。

3、排便习惯、形状改变

原先排便规律的人,突然便秘、腹泻或交替出现,很可能是肠道发出的预警信号。或是排出的粪便形状发生了改变,也需要引起重视。可能是肠道内息肉导致粪便排出时受到挤压,让粪便变细或是表面带有沟壑。

4、腹痛腹胀

肠息肉将肠道堵塞,会让粪便无法正常通过,就可能表现为腹部不适,严重的还会有明显的腹胀、腹痛症状。

三、不想肠息肉变肠癌,这2步很重要

肠息肉发展到癌症需要很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做好这两件事,即可预防演变成癌。

1、胃肠镜检查

胃肠镜检查是检查胃肠道癌症的“金标准”,建议45岁以上的人群尽快进行一次检查,家族内有相关病史的人,可将检查时间提前10年左右。

在发现肠道内有息肉时,可在检查过程中及时切除并送去活检,明确病灶的良恶性。发现有息肉后,之后的检查频率建议缩减至每3年一次。

2、饮食调整

饮食习惯与肠道炎症和肿瘤的发生有直接关系,想要让肠道更健康,日常要注意少吃这几种食物。

• 红肉、加工肉内有丰富的亚硝酸盐、亚铁血红素,以及高温烹饪下会产生杂环胺混合物等对肠道有刺激性的物质。长期大量摄入会增加肠道病变的风险,容易诱发癌症发生。

• 高油脂饮食大量摄入容易导致身体肥胖,而肥胖会导致多种癌症的风险增加,其中就包括肠癌。

• 辛辣刺激的食物会对肠粘膜、胃部都带来不良刺激,长期大量摄入会显著增加疾病的发生风险。

虽说大部分息肉是良性的,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发现要及时切除,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日常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观察身体表现,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 《为什么一发现肠息肉就要切除?这3种息肉易癌变》.生命时报.024-01-24

[2] 《肠道里长息肉,上厕所时会有4个提示,别等肠癌了才反应过来》.家庭医生在线.2024-07-09

[3] 《男子肠道长200多个息肉:体检发现肠息肉要切除吗?》.生命时报.2023-08-01

1条评分金币+22
xian209 金币 +22 - 06-04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8237
金币
277518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25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04
刘先生的案例是一个典型的警示,说明了对肠息肉的忽视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肠息肉虽然在早期可能不会引起任何不适,但它们是重要的癌前病变,与肠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下是一些关键点,可以帮助理解肠息肉的严重性和处理方式:

1. 肠息肉与肠癌的关系:
   - 大约80~95%的肠癌与肠息肉相关。
   - 从正常黏膜到癌变的过程可能需要30年时间,这期间包括增生、腺瘤形成、癌变、原位癌和浸润/转移。

2. 及时切除的重要性:
   - 一旦发现肠息肉,通常建议及时切除,即使是良性的。
   - 切除息肉可以最大程度预防其恶变,防患于未然。

3. 高风险息肉类型:
   - 腺瘤性 息肉:这类息肉有极高的恶变风险,特别是直径大于2cm的。
   - 家族性腺瘤性 息肉: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如果不治疗,癌变风险几乎为100%。

4. 症状和体征:
   - 肠息肉可能不会引起症状,但也可能表现为息肉脱出、便血、排便习惯或形状改变以及腹痛腹胀。

5. 预防措施:
   - 胃肠镜检查:对于45岁以上人群,建议进行胃肠镜检查,家族有肠癌病史的人应更早进行检查。
   - 饮食调整:减少红肉、加工肉、高油脂食物和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以降低肠道病变的风险。

刘先生如果在两年前听从医生的建议切除息肉并定期复查,可能就能避免目前的严重情况。这个案例强调了对医生建议的重视和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对于任何健康问题,及时的干预和治疗都是防止病情恶化的关键。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