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阅读
  • 1回复

[数码讨论]乘“数”而上,构筑竞争新优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9577
金币
4763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749
斑龄
196
道券
1054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1595(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5-15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58
           “五一”假期,两次沉浸式乘船夜游,令人回味。

  在北京,从蓝色港湾码头登船,沿亮马河徐行。得益于5G、数字光影、VR等技术,河、湖、桥、景融为一体,国际风情水岸时尚亮丽。

  在天津,从海河古文化街码头出发,霓虹映波,夜色浪漫。回到岸边,还可购买永乐桥数字藏品和AR冰箱贴,解锁新玩法。

  依托数字技术,不少地方都在“上新”。江苏南京中山陵景区,数字钟山体验馆以“黑科技”激活历史;福建福州福山郊野公园,数字孪生管理平台、智能三维体测仪等十分惹眼;四川青城山景区,外骨骼机器人和无人机送货系统为游客提供智慧服务……文旅消费亮点纷呈,折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今年恰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10周年。从“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到“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读《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对“发展数字经济,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有了更深刻体悟。

  10年,成绩单亮眼,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近日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4年)》显示,2024年,我国数据生产总量同比增长25%,算力总规模达到280EFLOPS(百亿亿次/秒),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26.56亿户。同期,全球新公开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4.5万件,我国占比达61.5%,见证数字技术创新跃上新台阶。

  10年,意味着新起点。既把成绩讲够,也把问题说透,有针对性破解“大而不强、快而不优”,方能更有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统筹兼顾,做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篇文章。

  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根基。数字产业强,才能为其他产业加油助力。比如,北京发挥科创优势,打造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推动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人工智能企业超2400家、核心产业营收超3000亿元。布局数字产业要因地制宜,既不能一哄而上,也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必须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产业数字化则是主阵地。农田装上“智慧脑”,矿山实现无人值守,老字号转型数字化生产……数据赋能千行百业,释放“乘数效应”。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进数实融合,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能够不断拓展实体经济内涵和外延。

  双向发力,激活数字生产、数字消费两个动力源。

  数字生产力具有“新质”特征,应加快培育。海尔集团旗下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服务企业16万家,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不能转、不会转”的数字化转型难题。数十台人形机器人“入职”吉利汽车极氪5G智慧工厂,在复杂场景中实现分拣、搬运和精密装配等多任务协同作业。从供给侧看,激发数字生产力,有利于提供更多优质产品。

  促进数字消费,有待深挖潜力。避免“新瓶装旧酒”,借势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创造消费新场景、新体验,可以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同时,优化监管,疏通老堵点、解决新痛点,才能让消费者安心为数字消费掏腰包。

  “软硬兼施”,补齐数字基础设施、数字资源配置两块短板。

  加快夯实“数字底座”。在全球范围看,我国以数字基础设施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绩突出。比如,截至今年一季度,“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智算规模在算力规模中占比超八成。然而,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也存在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这就需要对准症结,集聚资源攻坚克难,切实补短板、强弱项。

  数字资源配置也很关键。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印发《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提出7个方面重点任务,其中“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居首。数据越是高效安全流通,越能释放红利。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改革,促进数据跨主体融合利用,将为数据合作提供新可能。

  数乘万物,数享未来。建设数字中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让数字点亮美好生活,大有可为,值得期待。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4067
金币
170543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10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72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1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2:37
“乘‘数’而上,构筑竞争新优势”解读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显著,规模稳居世界第二。《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4 年)》显示,2024 年我国数据生产总量同比增长 25%,算力总规模达到 280EFLOPS(百亿亿次/秒),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 26.56 亿户。同期,全球新公开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 4.5 万件,我国占比达 61.5%,数字技术创新跃上新台阶12。

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统筹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
数字产业化是根基:数字产业强,才能为其他产业加油助力。例如北京发挥科创优势,打造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推动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人工智能企业超 2400 家、核心产业营收超 3000 亿元。布局数字产业要因地制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12。
产业数字化是主阵地:数据赋能千行百业,如农田装上“智慧脑”,矿山实现无人值守,老字号转型数字化生产等,释放“乘数效应”。推进数实融合,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能够拓展实体经济内涵和外延12。
激活数字生产与数字消费动力源
培育数字生产力:数字生产力具有“新质”特征,应加快培育。如海尔集团旗下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服务企业 16 万家,解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难题;数十台人形机器人“入职”吉利汽车极氪 5G 智慧工厂,实现多任务协同作业。从供给侧看,激发数字生产力有利于提供更多优质产品12。
深挖数字消费潜力:避免“新瓶装旧酒”,借势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创造消费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