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1阅读
  • 2回复

[娱乐八卦]23年了,《封神》拍了20个版本,很遗憾,只有4个版本苏妲己惊艳 [8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厨爹

UID: 546371

精华: 76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71522
金币
21430
道行
5638
原创
799
奖券
6228
斑龄
3
道券
18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759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5-05-1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9:41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05-11) —

很多观众都应该听过《封神演义》,但是真正看过原著的人,只是少数。

这部集史实与传闻的集大成之作,对后世的影响可谓是非常巨大。



从历史角度看,小说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上古时期,商周斗争特别是纣王失败周代兴起的真实面貌。

从人物的角度看,塑造了人、神、妖等鲜活的角色,无不描写得引人入胜。



正因为如此,《封神演义》一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影视化源泉。

从1990年开始,关于“封神”影视剧,就有很多个改编的版本,电影就有14部,电视剧就有6部。

其中最深入人心的两个版本,分别是内地版和TVB版《封神榜》。

由于这两部实在太过于经典,所以后续的作品想要吸引观众的注意,不可能照搬照抄,而是必须做出一些改变。



好在,它做到了。

还未上映,就有很多人对《封神第一部》泼冷水,导致上映后一度反响平平。

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片的真正实力才凸显出来,已经打破了12亿票房。



尽管很多观众并非原著党,只是凑热闹的心态去看,但是无不被这部电影给震撼到。

在我看来,《封神第一部》能够成功留住观众,在于它做到了三个变化



第一个变化。

影片的精妙之处,在于通过引入“质子”的概念,构建了两组父子关系。

“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化古为新带观众瞬间入戏。



第二个变化。

影片的突破之处,在于它的开创性。

国产电影从不缺少神话题材,但是唯独缺少史诗大作。

作为“封神三部曲”的开篇,《封神》既独立成章,也拉开了一个更加恢弘的封神宇宙的帷幕。



第三个变化。

如果说《封神演义》中最具争议的角色是纣王,那么能够决定成败的角色就是苏妲己

纵观《封神》系列作品,苏妲己的好坏,直接决定该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

那么,这么多个版本的苏妲己,和原著相比差别在哪?



1、傅艺伟

1990年的电视剧《封神榜》,应该是很多观众最为熟悉的版本。

尽管年代久远,但是故事尺度之大,到现在依然印象深刻。

而傅艺伟版苏妲己,更是凭借着艳丽的外表,被观众誉为“史上最美的苏妲己”。



一双明亮的杏眼,身材凹凸有致,服装多是透视感极强的薄纱。

在原著《封神演义》中,对妲己有着这样的描述:

“乌云显发,杏脸桃红两颊,眉浅如春山,目似秋波。”

光从造型上看,这个版本比较符合原著,外表就能迷魂夺魄。



在剧中,苏妲己有两张“脸”

一个是少女苏妲己,清纯、善良、温柔、刚烈,宁肯自杀也不愿意臣服纣王。

另一个是狐妖苏妲己,妖艳魅惑、狠毒残忍,让人既不禁赞叹她的美貌,又感到不寒而栗。

正因为这个版本的苏妲己,她的复杂性和魅惑众生的姿态,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的经典银幕形象。



2、温碧霞

抛开苏妲己的身份,仅看温碧霞的造型,无疑是个极具代表性的古装美人。

在剧中,苏妲己不再浓妆艳抹,而是完全颠覆了原著中的形象。



温碧霞一出场,妆容更具亲和力,举手投足间尽显妩媚和风情。

当她穿上华丽的宫服,身上又多了几分贵气,像一个倾国倾城的王妃。



在我看来,温碧霞版苏妲己难以模仿,在于她身上有股独一无二的气质。

在剧中,苏妲己性感妖艳,集清纯和妩媚于一身,对于男人来说,是一个致命的诱惑。

最可怕的是她的心机,包括纣王在内,都被她的外表所欺骗。



3、罗海琼

谁也没想到,《莲花童子哪吒》里竟然还藏着一个如此美艳的苏妲己。

尽管没有傅艺伟版美艳,也没有温碧霞版风情万种,但是罗海琼却将苏妲己的“邪”和“妖”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众多版本中,罗海琼版堪称最恶毒的苏妲己。



在剧情的前半段,罗海琼版苏妲己,还是一个端庄文雅的古典美人。

细长的柳叶眉,外加上楚楚动人的眼神,瞬间激起了男人的保护欲。



可是到了后半段,恐怖版苏妲己立刻上线。

她的身上有着狐妖野性和兽性的一面,散发着一股令人毛骨悚然的魅惑。

在一定程度上,这个版本对于原著很好地还原,让这个蛇蝎美人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4、娜然

在《封神第一部》里,娜然版苏妲己着力于一个「妖」字。

片中,虽然苏妲己是人形,但一举一动却是狐狸的姿态。



服装色彩上,导演乌尔善将冷调的白色和张扬的红色搭配,一股原始的野性欲望呼之欲出。

相比之下,这个版本的存在感较弱。

其实,是导演乌尔善将苏妲己的“美”,故意藏起来的一种表现。



在电影中,妲己的“妖”,并不仅仅体现于外表,还是对权力欲望的象征。

以往的苏妲己,都是红颜祸水的代名词。

她祸乱人心、助纣为虐,天下苍生都成为她鼓掌间的玩物。



但是在《封神第一部》里,殷寿的“暴政”并不是妲己驱使的,而是纣王的本性就如此残暴。

妲己的出现,只不过是殷寿对权力欲望的放大器,帮助他做到一直想做,但却不敢做的事情。



5、张馨予

在《封神英雄榜》里,张馨予饰演的苏妲己,虽然不及温碧霞和傅艺伟的经典,但是整体扮相还算美艳,符合“狐狸精”的设定。

不过,这个版本的苏妲己,各方面特质略显平庸,没有太多的亮点。



从懵懂无知到心狠手辣,整部剧描写了苏妲己“黑化”的过程。

虽然剧中白发的造型有些出戏,但是还好张馨予能够驾驭,换做其他人估计完了。



6、钟欣潼

去年,一部网大《封神:妲己》播出,立刻引发了很大的反响。

不过,观众吐槽最多的,就是钟欣潼饰演的苏妲己。



从扮相到气质,这个版本的苏妲己,已经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观众纷纷表示,离自己心中的苏妲己相差甚远。



当然,除了以上6个版本之外,还有很多女演员都饰演过苏妲己。

但是,相比之下,她们有些用力过猛,还有些备受争议。

所以,就不再做过多的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封神三部曲》里的妲己,形象并非一层不变。

根据第二部放出的剧照,苏妲己的形象发生了变化,让人非常期待。



总的来说,《封神第一部》成功打破了观众对于苏妲己的刻板印象。

她不再是被贴上标签的“红颜祸水”,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狐妖。

相信第二部,好戏还在后头!“十年磨一剑”

“东方《指环王》”

“中国史诗神话大片”

还未上映,《封神第一部》的期待值直接拉满。



电影上映后,开画评分达到7.7,口碑也跟着爆了。

但是,票房实在一言难尽。



反观其他电影,表现一个比一个强势。

《消失的她》上映,票房直接飙到了34亿,成为暑期档第一爆款。



《八角笼中》紧随其后,票房毫无悬念地敲开20亿的大门。



《长安三万里》低开高走,票房成功破10亿,成为院线里的一匹黑马。

在一众强敌的包围下,《封神第一部》上映7天,才6亿的票房。

这样的成绩,很显然不尽如人意。



不可否认,很多观众一直以来,都被那些粗制滥造的国产神话片给毒害了。

一方面,《西游记》、《封神榜》、《聊斋》等IP改编多次,但是绝大多数都是打着经典的幌子的烂片。

另一方面,观众对于一些经典名著的故事,都能倒背如流了,而且还有先入为主的效应,冥冥之中影响着审美。



在我看来,国产神话片难拍,究其原因在于“尺度”难掌握。

不过,被寄予厚望的《封神》,在乌尔善的操刀下,在这方面并没有让观众失望。

反而是从场景、故事、人物三个角度,将尺度展现得淋漓尽致。



央视电影频道,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连用了三个“神”,表演神、特效神、剧情神,对《封神》表达了肯定。



那么,《封神第一部》的真实尺度如何?

对此,黄渤只用了4个字回应:叹为观止。



要知道,国产神话片并非是虚构,而是有一定的真实历史作为基础。

所以,要想讲好中国故事,那么就必须有文化的痕迹。

从强盛的朝歌城,到古朴的西岐城,再到严寒的冀州城,彰显出传统建筑美学与神话想象力的巧妙融合。



朝歌城作为商王朝五百年基业的沉淀,目之所及繁华到极致。

但是,在极尽奢华的背后,又透露出一股恐怖、森严的气息。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西岐城,又是一番景象。

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整个西岐城有一股“返璞归真”的感觉。

在阳光照耀下,孕育的不仅仅只是麦田,还有希望。



在片中,有3场尺度戏在同一个地方上演。

分别是质子舞、太子殷启刺杀帝乙、纣王殷寿设计杀四伯侯。

作为朝歌城中等级最高的建筑,龙德殿无疑是代表着权力和欲望。



整个故事对于原著进行了大胆改编,特别是在角色上,尺度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关于妲己的印象,很多观众的审美,始终停留在傅艺伟和温碧霞两个版本。

但是,乌尔善这次对苏妲己“狐妖”本质的呈现,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原著。



“狐妖”,先是狐,再是妖。

电影中的苏妲己,以人形的姿态出现在纣王的面前。

无论是舔殷寿身上的血液,还是穿上红衣独舞的场景,都让观众相信妲己是个狐狸。



而她身上“妖”的特质,不再是以往红颜祸水的设定,而是让她成为纣王夺取天下的工具。

在结尾的第一彩蛋,苏妲己用妖术让已死的纣王成功苏醒。

不得不说,这个版本的苏妲己,打破了观众的刻板印象,将狐妖的动物属性和古典女性的美感融合得恰到好处。



在片中,有一段苏妲己、伯邑考、殷寿三人的合奏戏。

纣王汗流浃背,伯邑考气喘吁吁,妲己快乐地爬到雨中洗礼......

没想到,这段略带暗示的大 尺度戏码,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如果你再将纣王和妲己放在一起看,会发现妲己的魅惑与纣王的野性完美融合。

商王殷寿的形象来自两句话,一个是荀子的《非相篇》,书中的形象是“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

另一个是来自司马迁的《史记》,“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电影的开篇,殷寿率领殷商军队攻打冀州城。

他骑着战马,冲过了漫天的烈火,身先士卒去敌方守将性命。

这场戏,一下子就将一个智勇双全,骁勇善战的形象凸显出来。



在原著中,姬发和殷寿直到牧野之战才碰面。

为了突显出电影的戏剧性,导演乌尔善引入了一个复古的概念:质子。

这个设定有历史的依据,先秦时期的质子制度,就是将王子送到敌国做人质以示友好,防止再次发生战争。



而姬发就是质子之一,他不仅把殷寿视为父亲,还把他当成心中的英雄。

正因为这层“父子”的关系的存在,才为后续的剧情埋下伏笔。



而《封神第一部》一共有3个彩蛋,分别是妲己复活纣王,姜太公钓鱼,以及闻太师班师回朝。

前两个无需多说,没有太多信息,但是第三个却是重中之重,暗示着第二部的剧情走向。



闻太师闻仲是金灵圣母大弟子,为人刚正不阿,精通五行术法,天生三目能明辨忠奸是非

作为帝乙的托孤重臣,他对商朝忠心耿耿,几乎以一己之力拱卫着殷商的江山社稷,连纣王都对他敬畏三分。

彩蛋里,闻太师骑着墨麒麟,整个人不怒自威、霸气十足。

特别是在吴兴国的诠释下,仅仅10秒钟的镜头,将这个角色演得入木三分。



而在闻太师的身后,跟着魔家四将,分别是增长天王魔礼青,多闻天王魔礼红,持国天王魔礼海,广目天王魔礼寿。

他们手上都有着强大的法器,有青玉剑、混元伞、碧玉琵琶、紫金花狐貂。

不管是单独作战,还是相互配合,都十分厉害。



《封神第二部》的故事,应该会围绕着闻太师展开。

当闻太师回朝的时候,比干已死,祖宗祠堂牌位被烧,诸多忠臣也被害。

尽管他法力高强,并力陈十策,怒打奸臣,但是面对纣王的无道,他也无力回天。

为了保住殷商基业,只能领兵和姜子牙一战。



可以说,闻仲是《封神演义》里最悲情的人物。

他明知道商朝气数已尽,但是刻在骨子里的忠心,容不得他背叛。

最终,闻仲死在了云中子所炼的通天神火柱之手,坐骑墨麒麟也被雷震子一棍打成了两半。

在我看来,《封神第二部》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目前看来,《封神第一部》的表现可圈可点。

虽然存在着一点瑕疵,但是瑕不掩瑜,乌尔善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至于,国产神话片到底行不行?

我觉得现在下定论过早,要等三部曲全部看完后才能见分晓。历经11年筹备,从筹拍到上映,《封神三部曲》可谓是一波三折。

而导演乌尔善,更是用“一言难尽”来形容这段经历。

不得不承认,《封神第一部》上映后,创造了很多“第一次”

但是也很可惜,它并没能像片名所预示的那样一战“封神”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上映5天,票房达到4.5亿。

不仅离媒体预测的18亿票房遥遥无期,而且这样的成绩很显然是连成本都收不回的。

虽然无法确定后续表现如何,但是目前看来,希望一片渺茫。



要知道,导演乌尔善的野心不小,他的初衷是想把《封神》三部曲打造成东方的《指环王》。

但是,伴随而来的争议声也不小。

一部分观众看完电影后,纷纷表示离自己想象中的样子相差甚远,还不如一部好莱坞的特效大片。

而《封神演义》的原著粉,对这次改编并不买账。



难道,事实真是如此吗?

我个人觉得,审美是主观的,每个人的看点和欣赏角度,以及评价标准都不同。

纵观整部电影,确实能看出《封神第一部》的短板。

比如,出场人物过多,观众很难集中注意到某个角色。

再比如李雪健、黄渤、袁泉、夏雨等表演各有各的特点,但风格很难融合在一起。



尽管《封神》的口碑两极分化,但是关键时刻,人民网亲自出场,力挺乌尔善,并引用电影中的一句台词,给予了高度好评。

“记住,你是谁,才重要!”

既是向观众表明立场,《封神》的独一无二,同时也是肯定,根本不可能有东方的《指环王》,只有真正的《封神》。



要知道,《封神演义》拥有非常庞大的群众基础,关于它的影视化改编也不少,其中不乏经典。

比如1990年的《封神榜》、TVB版《封神榜》、《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等。

相比原著,以及过往的影视作品,《封神第一部》对剧情和人物的改动很大。

没想到,看完《封神》,才发现乌尔善在下一盘大棋。



一、关于人物

不管是原著,还是《封神》,两大核心人物就是——纣王殷寿和武王姬发

先来看商纣王殷寿。

在原著中,商纣王是个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拒谏饰非的暴君。



但是在电影中,导演乌尔善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殷寿。

他不再是一个被狐妖蛊惑、滥杀无辜的昏君,而是一个有野心、有胆识、有魄力的君王。



电影的开篇,便将一个有勇有谋的殷寿,展现得淋漓尽致。

殷寿(费翔 饰)带领着商朝的军队,在冰天雪地里,准备彻底剿灭冀州侯苏护的叛乱。



面对坚不可摧的城墙,以及熊熊的大火,殷寿没有一丝畏惧。

他骑着战马,单枪匹马冲进了敌对的阵营,杀出了一条血路。



然后,殷寿为了得到王位,与妖狐妲己串通,在庆功宴上弑父杀兄。



在自己的登基大典,殷寿假装为了大商的未来,宣称甘愿牺牲自己。

后来,为了巩固政权,他又设计让东西南北四大伯侯来朝歌城,将四人诛杀。

不难看出,虽然这个版本的殷寿,与之前大不相同,但是在人物设计上,却丰满了很多。



再看武王姬发。

为了引出武王姬发这个人物,乌尔善借用了“质子”这个概念。

商王帝乙为了稳固商朝的根基,要求各大诸侯送子到朝歌作为人质。

而这些人质交由殷寿管理,认其为义父,并将他们训练成为战士,姬发便是其中一员。



从小受到殷寿的影响,姬发对殷寿言听计从,视其为自己真正的父亲。

然而,当殷寿登上王位后,他凶狠、残暴的本性才逐渐显露出来。

这让本性善良的姬发,决定与殷寿决裂。



不管是原著,还是真实历史,殷寿和姬发都没有“父与子”这层联系。

但是,《封神第一部》对姬发这个角色进行了全新解读。

不得不说,这样的人设为故事增添了一层真实的色彩。



除此之外,《封神》对于姜子牙、哪吒、二郎神等角色的改动也很大。

比如电影中的姜子牙,更加接地气,而且充满了喜感。



至于哪吒和二郎神,电影直接删去了两人成长的经历。

毕竟时长有限,不可能将很多角色的身世讲得那么清楚。



二、关于故事

原著《封神演义》是以姜子牙的视角为主线,讲述武王伐纣的故事。

但是,《封神第一部》却将视角对准了姬发和纣王。

整部电影以两人的“父子”情作为背景,借此讲述姬发从崇拜到看清纣王的真面目,逐渐成长起来,带领百姓讨伐暴君的英雄故事。



尽管乌尔善以原著为基础,还原了“苏护反商”、“妲己祸国”、“比干掏心”和“文王食子”等情节。

但是,与原著相比,也有很大程度上的不同。



1、苏护反商

原著中,苏护反商有很多种说法,这里暂且不论其中的缘由到底哪个是真。

而且打苏护的不是殷寿,而是侯崇虎。

奈何,当时的商朝实力强大,苏护根本不是对手,最终只能献出“美人”苏妲己,才解了冀州之围。



2、妲己祸国

原著中,九尾狐是女娲娘娘派去纣王身边,祸乱殷商的妖怪。

在苏妲己去往朝歌城的路上,被狐妖附体。

并非像电影中所说的那样,“狐妖”苏妲己是被商纣王殷寿的血液唤醒。



而且,《封神》中的纣王殷寿并非被苏妲己蛊惑,才变成了昏庸无道的暴君。

而是他本来就是一个野心十足的君王,只不过是利用妲己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说实话,这种改编很有意思,加入“报恩”的设定,使得苏妲己和纣王的关系变得顺理成章。



不难看出,《封神》的故事有主次之分,而且乌尔善很擅长对故事做减法。

一方面,他很尊重原著,一些经典的情节都得到了还原。

另一方面,原著中的一些支线剧情,基本上都是一笔带过,但是丝毫不影响观影体验。



3、关于神兽、妖怪形象

目前看来,《封神第一部》对于神兽、妖怪的还原,真正做到了精益求精。

TVB版《封神榜》里,雷震子虽然长相奇特,但是不管怎么看,他都还留有一丝人形。



但是在片中,姬昌救下来的雷震子,完全就像一个魔兽。

说实话,当长大后的雷震子出场,还以为隔壁《魔兽世界》中的兽人跑过来串场了。

“面如青靛,发似朱砂,眼睛暴湛,獠牙横生,出于唇外、长雷公嘴;身长二丈,全身水合色,背肋下生出一对“风雷双翅”。”

不过,按照原著《封神演义》对雷震子的刻画,不得不说还原得非常好。



另外,《封神第一部》对于饕餮的还原,让人眼前一亮。

对于饕餮的诠释,很多导演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乌尔善的审美,却独树一帜。

在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饕餮的头部形状和纹路,而片中的饕餮,仿佛就是从铜器中“跑”出来一样。



4、关于彩蛋

《封神第一部》总共有三个彩蛋。

第一个是妲己复活纣王,第二个是姜子牙钓鱼。

前两个,只能说在意料之中,但是第三个,才是真正的惊喜。



在结尾处,纣王的重臣闻太师班师回朝。

作为法力无边、位极人臣的托孤元老,连纣王都对他敬畏三分,闻仲几乎以一己之力拱卫着殷商的江山社稷。

尽管彩蛋只有10几秒,但是魔家四将惊喜现身,也预示着第二部讲述一场精彩的神魔大战。

原来,好戏才刚刚开始!



总的来说,看了原著,再看《封神》,有两种完全不一样的观感。

没想到,乌尔善这次大胆尝试,会打开国产神话大片的另一扇大门。

只希望,第二部和第三部,不要让观众等太久就好!

1条评分金币+36
huozm32831 金币 +36 - 昨天 20:11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51490
金币
141788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94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3:13
  《封神演义》及其影视化改编的探讨

  《封神演义》作为一部集史实与传闻于一体的经典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它不仅反映了上古时期商周斗争的历史背景,还塑造了众多鲜活的角色,包括人、神、妖等。正因为如此,《封神演义》一直是影视化改编的热门题材。

  从1990年开始,关于“封神”的影视剧就有多个版本,电影有14部,电视剧有6部。其中最深入人心的两个版本分别是内地版和TVB版《封神榜》。这些作品在不同程度上对原著进行了改编,以吸引观众的注意。

  《封神第一部》的成功与变化

  尽管《封神第一部》在上映初期并未引起太大反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真正实力逐渐显现,票房已突破12亿。影片的成功在于其三个显著的变化:

  1. 引入“质子”概念:通过构建两组父子关系,影片巧妙地将历史与神话结合,使观众更容易入戏。

  2. 开创性:作为“封神三部曲”的开篇,《封神》不仅独立成章,还为后续作品奠定了基础,构建了一个更加恢弘的封神宇宙。

  3. 苏妲己的形象重塑:苏妲己作为《封神演义》中最具争议的角色,其形象的成败直接决定了作品的成败。娜然版苏妲己通过模仿狐狸的神态和动作,成功地将狐妖的动物属性和古典女性的美感融合在一起。

  苏妲己形象的变迁

  苏妲己的形象在不同的影视作品中有着不同的诠释:

  1. 傅艺伟版:1990年的电视剧《封神榜》中,傅艺伟饰演的苏妲己凭借其艳丽的外表和复杂的性格成为经典。她既有清纯善良的一面,也有妖艳狠毒的一面。

  2. 温碧霞版:温碧霞版苏妲己则完全颠覆了原著中的形象,更加注重角色的气质和内心世界。她集清纯和妩媚于一身,成为男人心中的致命诱惑。

  3. 罗海琼版:在《莲花童子哪吒》中,罗海琼版苏妲己展现了角色的“邪”和“妖”,尤其是在后半段,恐怖版苏妲己的形象令人毛骨悚然。

  4. 娜然版:在《封神第一部》中,娜然版苏妲己着力于一个“妖”字,通过模仿狐狸的动作和神态,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狐妖形象。

  影片中的细节与创新

  《封神第一部》不仅在角色塑造上有所创新,还在场景、故事、人物等方面展现了独特的魅力。影片中的朝歌城、西岐城等场景设计精美,彰显了传统建筑美学与神话想象力的巧妙融合。此外,影片中的三场尺度戏也在同一个地方上演,进一步突显了权力和欲望的主题。

  未来展望

  《封神第一部》的成功为后续作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根据第二部放出的剧照,苏妲己的形象发生了变化,让人非常期待。相信随着剧情的发展,《封神三部曲》将会带给观众更多的惊喜和震撼。

  总的来说,《封神第一部》不仅打破了观众对于苏妲己的刻板印象,还成功地将《封神演义》这一经典作品搬上了大银幕。期待未来的作品能够继续延续这一成功,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视听体验。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20:1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3352
金币
164274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7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57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4:18
《封神》多版本中的惊艳苏妲己
《封神》影视化情况
《封神演义》从历史角度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上古时期商周斗争、纣王失败周代兴起的真实面貌,从人物角度塑造了人、神、妖等鲜活角色,一直是影视化的丰富源泉。从1990年开始,封神影视剧有很多改编版本,其中电影有14部,电视剧有6部,最深入人心的是内地版和TVB版《封神榜》,后续作品为吸引观众需做出改变。

4个惊艳版本的苏妲己
傅艺伟版(1990年电视剧《封神榜》)
这一版本可能是很多观众最为熟悉的。她一双明亮的杏眼,身材凹凸有致,服装多是透视感极强的薄纱,从造型上比较符合原著中“乌云显发,杏脸桃红两颊,眉浅如春山,目似秋波”的描述,外表就能迷魂夺魄。剧中苏妲己有两张脸,少女苏妲己清纯、善良、温柔、刚烈,宁肯自杀也不愿意臣服纣王,其复杂性和魅惑众生的姿态,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的经典银幕形象。

温碧霞版(2001年TVB版《封神榜》)
抛开苏妲己的身份,仅看温碧霞的造型,是极具代表性的古装美人。她一出场妆容更具亲和力,举手投足间尽显妩媚和风情,穿上华丽宫服又多了几分贵气,像倾国倾城的王妃。剧中苏妲己性感妖艳,集清纯和妩媚于一身,对男人来说是致命诱惑,心机深沉,包括纣王在内都被她的外表所欺骗,她身上有股独一无二的气质,难以模仿。

罗海琼版(《莲花童子哪吒》)
在众多版本中,罗海琼版堪称最恶毒的苏妲己。剧情前半段,她是端庄文雅的古典美人,细长柳叶眉加上楚楚动人的眼神,激起男人的保护欲;后半段,恐怖版苏妲己上线,身上有着狐妖野性和兽性的一面,散发着令人毛骨悚然的魅惑。

娜然版(《封神第一部》)
此版苏妲己着力于一个「妖」字,片中虽为人形,但一举一动却是狐狸的姿态。服装色彩上,导演乌尔善将冷调的白色和张扬的红色搭配,原始的野性欲望呼之欲出。不过相比之下,这个版本的存在感较弱。

在电影中,妲己的妖不仅体现于外表,还是对权力欲望的象征,以往苏妲己是红颜祸水代名词,但在该电影里,殷寿的暴政并非妲己驱使,而是其本性残暴,妲己的出现只是殷寿对权力欲望的放大器

《封神演义》经典版本分析
小说版本
钟批本
现存最早的《封神演义》是藏于日本内阁文库的万历刻本《新刻钟伯敬先生批评封神演义》,卷二题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世人大部分认为原作者是许仲琳。钟批本虽然也分四学堂本和其他两个版本,但内容一样,与流通版除了最后封神内容不一样基本相同,具有较高的原始性和权威性,对于研究《封神演义》的成书和演变有着重要意义。

广益书局本
其封神榜单里有彩云仙子,雷部王天君姓名作王奕,此版已知最早为光绪十六年(1890)珍艺书局校印本,当代整理本有三秦出版社1992年版,还曾被日人安能务翻译为日文版,后被藤崎龙据此改编为漫画,在传播和衍生创作方面有独特地位。

流通版
有两种,部分文字有区别,比如“女娲乃上帝神女”和“女娲乃上帝之女”;“一干阐教弟子”和“一片阐教弟子”,封神部分和瘟道士两版不一样,一个是李平一个是陈温。它流传较广,受众较多,在民间的影响力较大。

电视剧版本
1990年上海版《封神榜》
由郭信玲执导,傅艺伟饰妲己,蓝天野饰姜子牙,达奇饰商纣王,张晓林饰姬发。这个版本虽然不如89版贴近原著,改编的也较多,如三谒碧游宫就改成姜子牙了,但是整体来说,也算古色古香,看起来有点像古时候的场景。人物的选择和造型也相对到位,蓝天野版的姜子牙至今无人超越,尽管限于当时的技术,好多场景都是五毛特效,但不妨碍它成为不可超越的经典之作,是很多观众心中的回忆。

2001年TVB版《封神榜》
由刘仕裕执导,张华标、朱镜祺编剧,陈浩民、叶璇、温碧霞、钱嘉乐、李家声、苑琼丹、元华联袂主演。温碧霞饰妲己,余子明饰姜子牙,陈浩民饰哪吒,苑琼丹饰殷十娘。此版本与原著相差较远,改动特别大,在大陆播出时改名为《爱子情深》和《忠义乾坤》。不过它整体主线路符合《封神演义》,尤其是其中哪吒的母亲殷十娘的戏份,打动了很多观众,可当作亲情剧来看。

2006 - 2009年版(《封神榜之凤鸣岐山》和《封神榜之武王伐纣》)
这两个版本把《封神演义》拆成两部分来演。2006年《封神榜之凤鸣岐山》由金国钊、程力栋执导,2009年《封神榜之武王伐纣》由金鳌勋执导,范冰冰、林心如饰妲己,刘德凯饰姜子牙,马景涛、吕良伟饰商纣王,苗海忠饰申公豹。相对于原著来说,有许多90版无法体现的东西,都用特效体现出来了,比如华丽的坐骑等,可看性不错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20:1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