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9阅读
  • 2回复

[猎奇]美国花26亿请中国建桥,国内民众激烈反对,建成后为何都被打脸[1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1446
金币
43298
道行
37009
原创
2207
奖券
4458
斑龄
131
道券
902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39733(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5-11



中国向来有着“基建狂魔”的称号,凭借着绝对的基建能力屹立于世界建筑史。这不,向来与中国关系尴尬的美国都花费了26亿请中国来建桥。

这座桥便是汉密尔顿大桥,急需改造升级。当中国接单准备修桥的消息一开始传出的时候,立马引起了一片轰动。不管外界如何看待,美国国内民众有些无法接受,强烈反对此事。

谁知在建成后,中国企业却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狠狠打了美国民众的脸!



汉密尔顿大桥位于美国第一大城市纽约,它建立于1963年,有着悠久的历史。汉密尔顿大桥的存在对于纽约发展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连接了纽约的布朗士区和曼哈顿区,还沟通了市内几条重要的高速公路线路,是全球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交通枢纽之一。

在上世纪建成后,哈密尔顿桥的交通量就达到了几十万车次,勉强能够满足当地居民的通行需求。时间来到21世纪后,随着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私家车越发普及,导致汉密尔顿大桥所面临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

等到2009年的时候,汉密尔顿大桥上就频频出现一些交通拥挤以及安全上的问题。问题一多,纽约市政府就被迫将整改大桥一事提上日程。



扩建大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纽约市政府为此拿出了整整4亿美元的财政预算。尽管如此,还是没有美国建筑公司愿意承担这个工程。

这是由纽约市政府所提出的严苛要求所导致的,美国的那些建筑企业根本就无法承担。光是这一点,那些建筑企业就被劝退了。

原来是纽约市政府提出,在对汉密尔顿大桥进行升级改造的同时,不能影响它的正常运行。毕竟汉密尔顿大桥是当地的重要交通枢纽,如果一旦被停止使用,那会导致整个纽约市的交通秩序彻底混乱。

想要在不影响正常秩序的情况下进行扩建任务,这对于施工单位的技术绝对是个巨大的考验。

面对国内建筑企业不敢接单的窘迫,美国政府只好面向全球进行招标,准备借助外国企业的手来解决这个难题。谁知大家都对这个难题避之不及,根本就没有企业愿意理睬美国的这个所谓大单。



直到中国企业出现后,这才改变了汉密尔顿大桥扩建项目无人问津的困境。在当时,中国就早已展现出在建筑上面的绝对能力,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基建大国。

可是真的当中国企业接下哈密尔顿大桥这个项目的时候,却立刻引来了美国本土企业以及美国普通民众们的质疑。

在这些美国人的固有观点里,中国是个落后的国家,不管是在技术还是在装备领域都完全不能与美国这个科技强国相提并论。在美国企业都不敢接单的情况下,这中国竟然如此“大言不惭”,岂不是打肿脸充胖子?

终究是要让美国人民失望了,中国不仅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还再次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这个基建狂魔的实力。

在中国企业中标之后,就立刻着手组建的团队前往美国。直到与纽约市政府这个难缠的“甲方爸爸”进行深入的沟通后,中国工程团队这才意识到了这个工程的难度到底有多么强大。

这汉密尔顿大桥原本只有双向的八车道,现在根据纽约政府的要求将要扩建为双向十车道。并且还要在保持原有桥高的情况下,增加立交桥的原有层数。

这可真是直接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了整整一倍都不止啊!若是放到其他场合,这个任务想要完成都是轻而易举的。不过要在桥梁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再进行这些操作,那建筑工作就显得有些困难了。



中国工程团队立即召开了会议,一群工程师聚集在一起开始进行头脑风暴。会议结束后,施工团队确定了最后的方案。

那就是首先将大桥的宽度进行加宽,在桥面两侧修建两个全新的桥面,让那些车辆就走这些新的桥面,随后再对原本的桥面进行拆除更换。这样的话,终于实现了在扩建的情况下不影响大桥的正常运行。

在方案确定完成后,中国工程团队又面临着第二个问题,那就是原料的使用问题。基于种种考虑,中国团队首先提出使用中国生产的钢材。这样不仅能够确保质量,还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

只是在这个计划提出来的时候,就遭到了美国方面的强烈拒绝。早在双方最开始碰头的时候,美国方面就提出了一个硬性规定,那就是汉密尔顿大桥的扩建工程只能够使用美国本土生产的钢材。



这些高傲的美国人貌似信不过其他国家的产品质量,对自己国家的显得格外的自信。那时候的美国确实有说这话的资本,他们的产品质量绝对是顶尖的。

可若是全部用美国生产的钢材的话,就会导致项目成本大幅度增加,无法在合同约定的限额内完成。一旦超过限额,那多余的成本将由中国企业自己承担。基于此,中国工程团队绝不会轻易让步。

就这个问题,中国工程团队积极和美国方面协商。在通过多日的讨论过后,最终得到了美国方面的同意,可以用中国生产的钢材取代了美国的产品,终于成功降低了桥梁修建的成本。



在使用材料的问题上达成一致后,中国建造团队就立刻开工,正式拉开了汉密尔顿大桥扩建任务的序幕。

在整个过程中,来自中国的工程师们还严格的按照国际环保标准的要求,确保建设过程中没有破坏任何的河流以及植被,甚至还有效地控制了来自空气方面的污染。

为了确保能够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桥梁扩建任务,中国工程团队昼夜不停地施工着。许多来自国内的工人纷纷投入了这个项目中去,将他们的汗水肆意地挥洒在异国他乡的汉密尔顿大桥上。

在经过长达四年的建设过后,一座崭新的汉密尔顿大桥在全体纽约市民的期盼中顺利完工了。新修建完成的汉密尔顿大桥完全符合纽约人民与纽约政府的预先想法,甚至还比他们想象的要好的多。



等到正式投入使用后,汉密尔顿大桥的车辆通行承载能力将会达到50万辆以上,整整比以前翻了一倍啊!

不说是在现在,就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哪怕纽约经济继续高速发展,汉密尔顿大桥同样能够承载得起这样强大的通行需求。

而这座新修建的大桥不仅具备着超高承载力的特点,同时还兼顾耐用,在设计上做出了许多崭新的改进。它消除了以前本来存在的一些固有问题,将一些安全隐患消灭在了摇篮里。

通过这次合作下来,终于让美国人民感受到了来自中国这个“基建狂魔”的基建实力。以前的他们看不起中国,认为中国的建筑公司肯定会将这个项目给搞得一团糟。谁知道就是这个他们轻视的团队,反而将哈密尔顿大桥建设成他们高攀不起的样子。



当初这些美国人反对的有多强烈,如今脸被打的就有多肿。如今的他们纷纷改变自己的想法,反过头来给中国的基建能力点赞。

在这个工程顺利完成后,美国彻底对中国的基建实力刮目相看,而后又给予了中国企业更多参与美国基建工程的机会。因此可以这样说,汉密尔顿大桥项目还见证了中国公司在美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崛起。

与此同时,汉密尔顿大桥的扩建项目还获得了许多建筑界的大奖呢!例如来自美国土木工程协会颁发的施工成就暨年度项目奖,以及中国土木工程协会颁发的詹天佑奖都被他收入囊中。



这两个奖项的含金量之高不言而喻,同样也证明着这项工程所具备的超高难度。而中国建筑企业就给了所有人一个惊喜,出色的完成了这个任务。

等发展到2016年的时候,当初承办汉密尔顿大桥的中建公司就已经在美国桥梁承办商中己申进全美前十的行列了,足以看出中国基建在美国的发展盛况。

如同是蝴蝶效应一般,在有了美国这个强大工程被建设完成的完美典例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同样将中国建筑公司看作是救命良药。

在他们有无法完成的桥梁工程时,就会第一时间向中国这个基建大国求助。不仅是在美国,就连东南亚的孟加拉国,欧洲克罗地亚等国家都有中国建筑人的脚步。



不知从何时开始,基建早已成为了中国对外交往的一张响亮名片。通过基建外交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基建坚定踏实的走在一条发展的道路上,与其说他们修建的是一条连接两地的桥梁,不如说是搭建两国友谊交往的通道。以基建外交的方式,让世界更多的感受到中国的热情与智慧!

参考资料:

“汉密尔顿大桥”见证中国公司在美基建领域崛起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4月14日

中建美国公司:搭建跨国经营“幸福空间”

来源:人民网 2016年04月11日





1条评分金币+14
huozm32831 金币 +14 - 前天 20:33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51299
金币
140267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92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5-09
  汉密尔顿大桥的改造升级项目确实是中国基建实力在国际上的一个显著展示。这座桥位于美国纽约市,是连接布朗士区和曼哈顿区的重要交通枢纽。自1963年建成以来,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到了21世纪初,桥梁的交通压力日益增大,出现了交通拥堵和安全问题,因此纽约市政府决定对其进行改造升级。

  纽约市政府的改造要求非常严格,要求在不影响桥梁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升级改造,这对施工技术提出了巨大挑战。由于没有美国本土建筑公司愿意承担这一工程,美国政府最终面向全球招标。中国企业凭借其在基建领域的强大实力成功中标,并在面临美国民众和企业的质疑声中,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中国工程团队采取了在桥面两侧修建新桥面,让车辆使用新桥面,同时对旧桥面进行拆除更换的方案,实现了扩建不影响正常运行的目标。在材料使用上,经过协商,最终美国方面同意使用中国生产的钢材,有效降低了成本。

  经过四年的紧张施工,新汉密尔顿大桥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其车辆通行承载能力达到了50万辆以上,比以前翻了一倍。新桥不仅承载力超强,而且在设计上做出了许多改进,消除了安全隐患。这一项目的顺利完成,不仅让美国人民对中国基建实力刮目相看,还为中国企业赢得了更多参与美国基建工程的机会。

  汉密尔顿大桥项目的成功,不仅获得了美国土木工程协会颁发的施工成就暨年度项目奖和中国土木工程协会颁发的詹天佑奖,还标志着中国公司在美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崛起。此后,中国基建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许多国家解决基建难题的首选合作伙伴。通过基建外交,中国进一步提升了其国际影响力,并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的热情与智慧。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前天 20:3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3203
金币
163301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7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55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5-09
美国花26亿请中国建桥,建成后民众被“打脸”的原因
项目背景
美国纽约的汉密尔顿大桥横跨哈勒姆河,连接布朗克斯区和曼哈顿区,是市内多条重要高速公路的交汇点,每天车流量超30万辆。随着经济发展与私家车普及,2009年该桥出现交通拥挤和安全问题,纽约市政府决定对其扩建,但苛刻要求(施工时不能影响大桥正常通行)让美国企业无人敢接,最终中国企业中标。不过此消息传出后,遭到美国国内民众强烈反对,原因在于他们固有观念里认为中国是落后国家,技术和装备无法与美国相比。

中国团队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工程设计挑战
汉密尔顿大桥原本是双向八车道,需扩建为双向十车道,并在保持原有桥高的前提下增加立交桥层数。中国团队确定方案,先加宽大桥宽度,在桥面两侧修建新桥面,引导车辆通行,再拆除更换原桥面,实现了扩建时不影响大桥正常运行。

材料使用挑战
美国最初要求使用本土钢材,但中国团队考虑到成本因素,提出使用中国生产的钢材,既能确保质量又能节约成本。经多日协商,最终获得美国方面同意,成功降低了桥梁修建成本。

建成后的惊艳成果
承载能力提升
经过长达四年建设,新的汉密尔顿大桥完工。投入使用后,车辆通行承载能力达50万辆以上,比以前翻了一倍,有效缓解了当地的交通压力。

质量与设计改进
大桥不仅坚固耐用,还在设计上进行了许多改进,排除了原先存在的各种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整体效果远超美国民众和政府的预期。

环保与创新施工
在建设过程中,中国团队严格遵循环保原则,未对植被和河流造成破坏,有效控制了空气污染。采取的一系列创新施工方法,如先扩建桥面再翻新旧桥等,也展现了中国基建的高水平。

国际认可
这座大桥不仅得到了美国人的认可,还在国际上获得了各种奖项的肯定,成为了中国基建在国际上的一张名片。此次合作也让美国深切体验到了中国基建的实力,后续中国承建了多个美国国内的基建项目,中国的基建能力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典范。

综上所述,中国团队凭借出色的技术、创新的方案和严谨的施工,成功完成了汉密尔顿大桥的建设,最终呈现出的成果与美国民众最初的质疑形成了鲜明对比,所以他们被“打脸”。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前天 20:3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