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阅读
  • 2回复

[保健养生]立夏后养生牢记:1不洗、2不喝、3不急、4不坐,别大意了![7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2983
金币
158772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7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47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2:12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5-09) —


《黄帝内经》里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立夏,作为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自然界阳气达到鼎盛时期。此时天气渐热,万物生长旺盛,人体新陈代谢也随之加快,容易出汗、烦躁,若不注意养生,可能会导致“夏季病”缠身。中医认为“夏气通于心”,这个时节养生要特别注意养护心阳,避免过度耗伤心血,牢记“1不洗、2不喝、3不急、4不坐”,助你安然度夏!




SUMMER
一不洗:大汗后忌立即洗冷水澡




夏季炎热,很多人运动或出汗后喜欢立刻冲冷水澡降温,但这样做危害极大!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大量出汗后人体处于“阳浮于外、阴液损耗”的状态,此时体表的卫气相对虚弱,毛孔张开,容易被外邪侵袭,冲冷水澡会使寒邪入体,阻碍气血运行,导致气血凝滞,进而引发各种疾病,轻则感冒,重则引发关节痛、肌肉痉挛,甚至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同时,寒邪还会损伤人的阳气,使阳气不能正常温煦和推动脏腑功能,影响身体健康。
正确做法:出汗后先休息10~15分钟,待体温稍降,再用温水冲洗,洗澡后及时擦干身体,避免湿气滞留,导致风湿或感冒。




SUMMER
二不喝:忌过量冷饮、忌空腹喝浓茶
1. 不喝过量冷饮
夏季阳气外浮,脾胃功能相对较弱。《脾胃论》指出:“长夏脾土当令,最易为湿所困”。过量饮用冰镇饮料会直接损伤脾阳,导致运化失常,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特别是早晨空腹时,脾胃阳气尚未完全升发,此时饮用冰品更易伤及根本。因此建议:夏季喝常温或温热的饮品,如绿豆汤、酸梅汤、菊花茶等,既解暑又不伤脾胃。如果实在想吃凉的,可以少量吃,但不要空腹食用。
2. 不空腹喝浓茶
浓茶中含有大量茶多酚和咖啡因,空腹饮用会刺激胃黏膜,增加胃酸分泌。长期如此可能引发胃炎。元代医家朱震亨在《格致余论》中特别强调:“茶性寒,空腹饮之,伤胃气”。建议饮茶前先进食一些温和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馒头等。
夏季饮茶以淡茶为宜,推荐选择绿茶、菊花茶等性味平和的茶饮,既可清热解暑,又不伤脾胃。








SUMMER
三不急:忌剧烈运动后急停、忌起床过急、忌情绪急躁
1. 不剧烈运动后急停
夏季运动养生要讲究“慢”字诀。《养生延命录》指出:“夏月阳气在表,不可过劳”。剧烈运动后立即停止,会导致气血运行突然受阻,中医称为“气滞血瘀”。现代运动医学研究表明,运动后急停可能引发重力性休克,表现为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等症状。建议运动后进行5~10分钟的整理活动,如慢走、拉伸等,帮助身体平稳过渡。
2. 不早晨起床过急
夏季天亮得早,但人体血压在清晨处于波动期,此时,突然起身容易导致脑部供血不足,特别是高血压患者更需注意。建议采用“三个半分钟”原则:醒后躺半分钟,坐起半分钟,双腿下垂半分钟后再站立。
3. 不情绪急躁
中医认为“夏应于心”,夏季心火旺盛,容易烦躁、易怒,长期情绪波动大会影响心脏健康。清代医家汪昂在《医方集解》中强调:“夏月养心,当以静制躁”。建议通过冥想、书法、音乐等方式调节情绪,保持心境平和。饮食上可适当食用莲子、百合、苦瓜等清心降火的食材。




SUMMER
四不坐:忌久坐不动、忌坐湿冷之地、忌饭后立刻坐、忌熬夜久坐
1. 不久坐不动
夏季湿气重,久坐不动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加重湿气滞留。引发腰酸背痛、下肢水肿。《诸病源候论》指出:“久坐伤肉”,即久坐伤脾,脾气不足则伤肌肉。现代研究证实,长时间保持坐姿会减缓血液循环,增加血栓风险。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3~5分钟,做些伸展运动,促进气血流通。
2. 不坐湿冷之地
坐卧之处也需注意。宋代《养生类纂》记载:“夏月不可坐冷石”,因湿冷之气易从下焦侵入,导致寒湿痹痛,引发关节痛、妇科病等。特别要避免直接坐卧在水泥地、大理石等阴冷材质上,可选择干燥的木质座椅或加垫隔凉。
3. 不饭后立刻坐
夏季消化功能较弱,饭后立刻坐下或躺下会影响脾胃运化,导致腹胀、消化不良。《饮膳正要》强调:“食毕当行步踌躇”。建议饭后缓行百步,既能助消化,又可舒畅气机。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消化吸收。
4. 不熬夜久坐
子时(23:00-1:00)是胆经当令,丑时(1:00-3:00)肝经主事,这两个时辰不睡最伤肝胆。《内经》云:“人卧血归于肝”,熬夜会影响肝脏藏血功能,耗伤心血,导致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建议最晚不超过23点入睡,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可泡脚或按摩涌泉穴助眠。


立夏养生食谱




1.
【立夏蛋】
食材:鸡蛋6个、桂皮1g、八角1个、茶叶1把、酱油30g、盐适量。
做法:
1. 把鸡蛋放入锅中,煮几分钟,将鸡蛋煮熟。
2. 鸡蛋捞起来,用小汤匙将蛋壳轻轻敲出裂纹。
3. 把备好的调料倒入锅里,加水,盖锅盖,把水烧开后,转小火煮3分钟。
4. 把鸡蛋放入,再次把水烧开,转小火煮1个小时左右,中途翻动一下鸡蛋。
5. 煮好后,把鸡蛋继续留在茶叶水中,继续泡上几个小时,味道更佳!
功效:鸡蛋性平,有安神养心的功能,且不伤脾胃,一般人都适合,但不宜多吃,每天1~2 个比较合适。


2.
【桂圆粥】
食材:桂圆25g、粳米100个、白糖少许
做法:
将桂圆同粳米共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熬煮成粥,调入白糖即可。
功效: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尤其适用于劳伤心脾,思虑过度,身体瘦弱,健忘失眠,月经不调等症。


1条评分金币+20
xian209 金币 +20 - 昨天 15:24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2983
金币
158772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7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47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0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2:13
立夏后养生牢记:1不洗、2不喝、3不急、4不坐,别大意了2:

1不洗:立夏之后不宜一大早就洗头。这时节空气的湿气重,人体的阳气也正在快速上升,早起洗头宛如开门迎客,直接把湿气招进家。身体里的湿气一多,各种不适跟着来,不是犯困就是免疫力下降,说白了,就是自找麻烦。
2不喝:这指的是睡前别喝浓茶。喝茶本是养生之道,但浓茶里头的咖啡碱对夜晚的安稳睡眠不利,不如改成前辈们推荐的一杯温牛奶,又能暖身子,又能催个好觉。
3不急:就是别急躁生气。俗话说,夏天急躁如火上添油,不但心血管不起,而且火气上浮,谁见了都别扭。老人家们的处方就是,遇事不顺,多找阴凉处歇歇,喝口冰水,让那股子燥热感消消。
4不坐:是提醒大家出游时少坐户外木板凳。要是非坐不可,不妨贴心准备个小垫子,于己于人都是个好主意。
以上这四个不字,听着简单,做起来却是个大学问。真要想一夏清爽,防病于未然,咱们还真得认真听听老祖宗留下的智慧。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50673
金币
134747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81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1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3:10
立夏作为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确实标志着自然界阳气达到鼎盛时期,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容易出汗和烦躁。中医强调“夏气通于心”,因此立夏时节的养生特别重要,以下是一些养生要点:

1. 一不洗:大汗后不宜立即洗冷水澡。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大量出汗后人体处于“阳浮于外、阴液损耗”的状态,此时冲冷水澡会使寒邪入体,阻碍气血运行,导致气血凝滞,可能引发感冒、关节痛、肌肉痉挛等。正确的做法是出汗后先休息10~15分钟,待体温稍降,再用温水冲洗,并及时擦干身体。

2. 二不喝:忌过量冷饮和空腹喝浓茶。夏季阳气外浮,脾胃功能相对较弱,过量冷饮会损伤脾阳,导致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空腹喝浓茶会刺激胃黏膜,增加胃酸分泌,可能引发胃炎。

3. 三不急:忌剧烈运动后急停、忌起床过急、忌情绪急躁。剧烈运动后立即停止会导致气血运行突然受阻,可能引发重力性休克。早晨起床过急容易导致脑部供血不足,特别是高血压患者更需注意。情绪急躁会影响心脏健康,建议通过冥想、书法、音乐等方式调节情绪。

4. 四不坐:忌久坐不动、忌坐湿冷之地、忌饭后立刻坐、忌熬夜久坐。久坐不动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加重湿气滞留。坐湿冷之地会导致寒湿痹痛。饭后立刻坐下会影响脾胃运化,导致腹胀、消化不良。熬夜会影响肝脏藏血功能,耗伤心血。

此外,立夏养生食谱也很重要:

1. 立夏蛋:鸡蛋性平,有安神养心的功能,且不伤脾胃。适量食用可以养生。

2. 桂圆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适用于劳伤心脾、思虑过度、身体瘦弱、健忘失眠等症状。

总之,立夏时节养生要特别注意养护心阳,避免过度耗伤心血。通过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可以助你安然度夏。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