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煞俑——博物馆里稀奇古怪的随葬俑
神煞俑的定义与构成
神煞俑是泛称,一般由仪鱼、伏听、人首鸟身俑、地吞、地轴、墓龙、生肖俑、镇殿将军、蒿里老翁等很多不同种类组成。不同级别的墓内组合不一。
神煞俑在不同朝代的变化
汉代四神与神煞俑的关联
在汉代,人们熟知的四神为青龙、白虎、玄武、朱雀,但西汉绘画中,只有青龙、白虎、朱雀是固定搭配,玄武未必出现,如柿园汉墓的四神云气图、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上都没有玄武,直到东汉,玄武才成为四神的固定成员。到了唐代,四神出现变化,《唐六典》记载为“当圹”“当野”“祖明”“地轴”,即两个镇墓兽,“当圹”“当野”为两个天王俑的名字。
唐宋时期神煞俑的发展
唐宋墓葬常见随葬俑有镇墓兽、天王俑等,神煞俑也是这一时期重要的随葬品类。受到风水堪舆术的影响,唐宋时期墓葬中出现大量俑类镇墓神煞明器。如人首鱼身俑是唐宋墓葬中时有出土的一种镇墓神怪俑,唐代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五代两宋时多见于南方,分布和使用有着明显的时代和地域特色,其内涵在唐宋时期亦有不同,在唐和五代,它是镇墓压胜之物。
神煞俑在墓葬中的意义
墓葬神煞俑或者图像在墓葬中共同构成太一出行的程式,十二生肖俑是北斗七星在墓葬中的转化。它们有着自己的逻辑,一套符合幽冥世界的游戏规则,也有着相应的分工、
神煞俑在考古研究中的价值
对墓葬年代判定的作用
在两湖地区出土神煞俑的隋唐墓葬研究中,可参考北方唐墓尤其是两京地区唐墓的研究成果,以生肖俑、墓龙、人首鸟身俑等神煞俑为切入点,对墓葬年代进行修正。由于两湖地区出土神煞俑的隋唐墓葬纪年墓缺失,在年代判定方面曾过分依赖出土钱币,但这种方法证据不充分,而神煞俑为墓葬年代判定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
对墓主身份推测的帮助
鉴于神煞俑为唐河北道、河东道潞州地区常见的随葬品,兽首人身十二生肖俑最早是唐长安地区官员使用,故两湖地区出土神煞俑的隋唐墓葬的墓主可能是玄宗时期北来任职的官员,也可能是地方行政长官及其主要僚佐,原因与安史之乱北方移民迁移有关,或是盛唐时期官员千里游宦。
神煞俑的部分种类介绍
伏听与仰观
伏听顾名思义,呈伏地的样子,来自于出土文物上的墨书。有的头朝下被称为跪拜俑,有的侧面,也有的抬头,还有一种坐立抬头的形象被称为仰观。在神煞俑中,伏听不管从种类还是数量都比其他类型的俑多,伏听和仰观正好组成“仰观伏听”组合。
人首鸟身俑
《大汉原陵秘葬经》中记载在天子和亲王陵墓中和方向俑并排放置观风鸟,很有可能就是这种人身鸟尾的俑。观风鸟会分为鸟面和人面组成一对,有的虽都是人面,但一为鸟爪,一为兽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