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9阅读
  • 2回复

[猎奇]苏联拍摄的珍宝岛战役,令人震惊 [2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61754
金币
12588
道行
33585
原创
97
奖券
30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680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06-16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4-05-23) —
1969年3月,中国和苏联在黑龙江省珍宝岛地区发生严重的边境武装冲突事件。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它同附近的卡脖子岛和七里沁岛都在中苏边境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中国一侧,历来主权属于中国……

▲1969年3月11日,开往珍宝岛地区的苏军车队
1969年3月2日、15日、17日中苏先后在珍宝岛发生了叁次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这是中苏两国矛盾长期摩擦并由苏方挑起的一个冲撞点。由于中方预先有准备,苏方被毁坦克、装甲车17辆,据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公布的数字,苏军死58人,伤94人。显然,苏方“吃了亏”。
珍宝岛冲突爆发后,苏联领导层反应十分强烈。以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元帅、部长助理崔可夫元帅等人为首的军方强硬派主张“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准备动用在远东地区的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当量几百万吨级的核弹头,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等重要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1969年3月14日,苏军伊曼边防总队队长列昂诺夫上校生前所拍的最后一张照片


▲1969年3月15日,康斯坦丁诺夫上校在苏军向珍宝岛发动攻击前的情景



▲巴班斯基下士(左二)珍宝岛战斗后获苏维埃英雄称号



▲彼得罗夫,苏军伊曼边防总队政治处士兵。1969年3月2日,在珍宝岛冲突中阵亡。
8月20日,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奉命在华盛顿紧急约见了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向他通报了苏联准备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意图,并征求美方的意见。苏联的意图非常明显:在中美关系当时也很尖锐的情况下,如果苏联动手,让美国至少保持中立。
第二天一早,基辛格到白宫时,发现尼克松早已急不可耐:“说吧,亨利,碰上了什么麻烦事?”基辛格拿出十几张写满字的纸放到桌上说:“看看吧,苏联想对中国使用核武器。昨晚,多勃雷宁先生同我深谈了一夜。克里姆林宫的几个家伙决定用核导弹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的威胁,现在他们来征求我们的意见。”
尼克松在同他的高级官员紧急磋商后认为西方国家的最大威胁来自苏联,一个强大中国的存在符合西方的战略利益。苏联对中国的核打击,必然会招致中国的全面报复。到时,核污染会直接威胁驻亚洲25万美军的安危。最可怕的是,一旦让他们打开潘多拉盒子,整个世界就会跪倒在北极熊的面前。到那时,美国也会举起白旗的。“我们能够毁灭世界,可是他们却敢于毁灭世界。”
经过磋商,美国认为:一是只要美国反对,苏联就不敢轻易动用核武器;二是应设法将苏联意图尽早通知中国,但做到这一点很难,美中30年来积怨甚深,直接告诉中国,他们非但不会相信,反而会以为我们在玩弄什么花招。最后决定“让一家不太显眼的报纸把这个消息捅出去,美国无秘密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勃列日涅夫看到了也无法怪罪我们。”


▲彼得罗夫遗作之一(1969年3月2日)


▲伊曼边防总队队长康斯坦丁诺夫上校(1969年3月17日)


▲乘坐装甲车,手持棍棒的苏联边防军


▲苏联库列比亚克依内边防哨所的观察哨(1969年3月)
8月28日,《华盛顿明星报》在醒目位置刊登了一则消息,题目是“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核打击”,文中说:“据可靠消息,苏联欲动用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几百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对中国的重要军事基地──酒泉、西昌导弹发射基地、罗布泊核试验基地,以及北京、长春、鞍山等重要工业城市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则消息立即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勃列日涅夫气得发疯。中国当然更不会像基辛格所说的“但愿中共领导看到了这则消息,千万不要随后扔掉”。毛泽 东听取了周恩来的汇报后说:“不就是要打核大战嘛!原子弹很厉害,但鄙人不怕。”同时果断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方针,全国很快进入了“要准备打仗”的临战态势,许多企业转向军工生产,国民经济开始转向临战状态,大批工厂转向交通闭塞的山区、叁线,实行“山、散、洞”配置,北京等大城市开挖地下工事。


▲估计这个可能是在珍宝岛冲突中阵亡的亚申中校


▲苏军远东军区第135摩步师的装甲战车


▲下米海洛夫卡边防哨所的边防军正在开着阵地讨论会(1969年3月16)



▲我边防部队就苏军装甲车撞死中国平民一事正在向苏方交涉(1967年12月)


▲一队中国军人在珍宝岛的冰面上(1969年3月2日)
当中苏两国已进入战争边缘的时刻,苏联领导人出于全球主要战略对手是美国、战略重点在欧洲、难免在袭击中国后遭报复等多方面考虑,突然采取了缓和措施,苏联部长会议前主席柯西金利用9月上旬赴越南吊唁胡志明之机,向同时去吊唁的中国党政代表团提出要在回国途中途经北京同中国共 产 党会谈。经反复考虑,毛 泽 东同意了这一要求。
9月11日,双方在机场进行了叁个半小时的会谈。这次会谈表明中苏关系略有缓和,但危机依旧。柯西金回国后,苏联又改变了态度,趋于强硬,反映苏领导层内对华政策不一致,勃列日涅夫等人反对柯西金缓和对华政策的意见,继续对中国保持高压政策。


▲冲突中死亡的苏军尸体



▲棺木中盛放着在3月2日战斗中阵亡者



▲葬礼上,亲人向阵亡者告别
9月16日,伦敦《星期六邮报》登载了苏联自由撰稿记者、实为克格勃新闻代言人的维克多路易斯的文章,称“苏联可能会对中国新疆罗布泊基地进行空中袭击”。对中国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的阴云又一次笼罩中华大地。美国明白,维克多的文章是对美国的一个试探!更是对中国的示警。
出于美国全球战略利益和发生大规模核战争的严重后果,在尼克松召集紧急国防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副总统阿格纽、国防部长莱尔德、参谋长联席会议惠勒、国务卿罗杰斯和基辛格)后认为:“对于眼前这场中苏一触即发的战争,我们当然应当阻止。如果他们执意要打,那是他们的事情。”为此,美国实施了三步曲:一是由于中美政府之间没有交流渠道,安排高级官员会晤,要费很多周折,时间也来不及,我们可以把中美大使级华沙会谈拣起来,华沙会谈延续了15年,现在已经中断了两年,此时恢复意义自然非比寻常。可以安排驻波兰大使沃尔特斯托塞尔马上去办。这就出现了斯托塞尔尾追中国驻波大使的戏剧性事件。
二是要利用齐奥塞斯库和叶海亚与中国的亲密关系,频频传递我们期望和解的诚意。叁是为了远水解近渴立竿见影,美国亮出了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中尚保留未及动用的一张牌──“用苏联已被破译的密码,发出向苏联本土134个城市、军事要点、交通枢纽、重工业基地进行准备核打击的总统指令。”


▲“苏联英雄”伊万·斯特列利尼科夫上尉


▲苏联伊曼边防总队队长,上校军衔


▲“苏联英雄”巴班斯基
1969年10月15日晚7时许,心慌意乱的柯西金向勃列日涅夫报告:“刚才国家安全委员会报来两个消息,一个是中国的导弹基地已经进入临战状态,所有的地面导引站都已开通,这一点我们卫星收到的信号和拍摄的照片都已经证实。另一个是美国已经明确表示中国的利益与他们有关,而且已经拟定了同我们进行核战的具体计划。
因为情况十万火急,他们只是通报了消息,正式报告还要稍晚些送来。”勃列日涅夫不信:“美国会站到中国一边?这简直是天方夜谭。请马上拨通驻美使馆电话。”几分钟后,大洋彼岸的多勃雷宁大使向勃列日涅夫报告:“情况属实,两小时前我同基辛格会晤过,他明确表达了尼克松总统认为中国利益同美国利益密切相关,美国不会坐视不管。
如果中国遭到核打击,他们将认为是第叁次世界大战的开始,他们将首先参战。基辛格还透露,总统已签署了一份准备对我国130多个城市和军事基地进行核报复的密令。一旦我们有一枚中程导弹离开发射架,他们的报复计划便告开始。”听完后,勃列日涅夫愤怒地喊道“美国出卖了我们”。


▲1969年3月2日阵亡的克格勃侦察员布依涅维奇上尉


▲1969年3月6日,斯特列利尼科夫中尉和布依涅维奇上尉的葬礼


▲1969年3月6日,伊曼边防总队为在3月2日珍宝岛冲突中阵亡者举行盛大葬礼


▲伊万·斯特列利尼科夫上尉的妻子
至于中国,正如10月15日晚柯西金待盛怒的勃列日涅夫稍为平静后说的:“ 也许美国的所谓核报复计划是恐吓,但中国的反击决心是坚决的。虽然他们的核弹头不多,但我们不可能在战争一开始就剥夺他们反击的能力。更何况他们在四年前就进行过导弹负载核弹头的爆炸试验,其命中目标的精度是相当惊人的。
而且他们有了防备,现在几乎动员了全国所有的人都在挖洞。我们应该和中国谈判 。”柯西金谈话中的爆炸试验是指1966年10月27日,中国用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当量为2万~2.5万吨的原子弹,从数百千米外的双城子发射到罗布泊的一次实弹实战性原子弹爆炸。
1969年9月23日和29日,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周年前夕,中国先后进行了当量为2万~2.5万吨当量的地下原子弹裂变爆炸和轰炸机空投的当量约300万吨的氢弹热核爆炸。美国地震监测站、苏联地震监测中心,以及两国的卫星几乎同时收到了能量巨大的爆炸信号,尤其是苏联,十分清楚中国核爆炸的含义。
美联社播发的一篇评论颇具代表性,“中国最近进行的两次核试验,不是为了获取某项成果,而是临战前的一种检测手段”。10月20日,中苏 边界谈判在北京举行,由珍宝岛事件引发的紧张对峙局势开始缓和。20世纪中国的最后一次核危机随之灰飞烟灭。

1条评分金币+35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5-23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天人地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61274
金币
640168
道行
1946
原创
1766
奖券
1664
斑龄
23
道券
42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66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06-1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5-23
珍宝岛战役(Battle of Zhenbao Island),又称珍宝岛冲突,发生在1969年3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苏联军队在黑龙江省珍宝岛地区的一系列武装冲突。这场冲突是中苏边界争议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冷战期间东西方阵营之间复杂关系的一个重要事件。

虽然没有确凿的公开证据表明苏联拍摄并发布了关于珍宝岛战役的具体影像资料,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记录是很有可能存在的。在那个时代,摄影和录像技术已经非常发达,而作为两个超级大国之一的苏联,很有可能会记录并保存这些重要的历史时刻。

如果存在苏联拍摄的珍宝岛战役影像,它们可能会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这场冲突,让现代的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当时的战场情况、装备水平和参战双方的战术部署等信息。然而,这些影像是否被公开,或者是否能在互联网上找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际关系的变化,一些历史档案和影像资料可能会逐步解密并公之于众。对于研究冷战历史和中苏关系的人来说,任何相关的原始资料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

详细回顾1969年的珍宝岛事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了解这一历史时刻:

1. 背景:中苏边界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两国关系紧张的一个源泉。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加深,边界争议逐渐升级。珍宝岛(苏联称作达曼斯基岛)及其周边地区的控制权成为双方争执的焦点之一。

2. 冲突爆发:1969年3月2日,中苏两军在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随后在3月15日和17日又发生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冲突。中方预先有所准备,成功抵御了苏军的进攻,并给苏军造成了显著损失。

3. 苏联的反应:冲突后,苏联领导人考虑采取更激烈的行动,甚至计划使用中程弹道导弹对中国的军事和政治目标实施核打击。这一计划因美国的干预而未被执行。

4. 美国的角色:苏联向美国透露其核打击计划后,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认为苏联的行动对全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他们决定反对苏联的计划,并通过秘密渠道向中国政府传递消息,帮助避免了一场可能的核战争。

5. 结果与影响:这次事件导致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并使美中关系出现转机。美国对中国的“乒乓外交”和后来的建交,部分原因是基于对苏联扩张主义的共同担忧。这也标志着国际关系中从一边倒的亲苏倾向转向更多的平衡态势。

6. 历史意义:珍宝岛事件是冷战时期东西方阵营间复杂互动的一个范例。它揭示了大国之间在地缘政治、军事安全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竞争与合作。同时,这一事件也促使各方重新评估自己的盟友和敌人,为后来的国际关系变化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回顾,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今天处理国际争端和维护全球和平的借鉴意义。
1条评分金币+18
xgch 金币 +18 回复认真,加分鼓励 05-2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smen
京师四门提督神爷

UID: 309051

精华: 39
级别: 天外仙宗

发帖
382178
金币
1383
道行
12474
原创
905
奖券
1276
斑龄
0
道券
1250
获奖
0
座驾
C200L
设备
 摄影级
高级认证
在线时间: 24932(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27
最后登录: 2024-06-1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5-23
没有漂亮国 难以逆料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