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605阅读
  • 11回复

[三国演义]各路军阀的谋士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5-12
— 本帖被 兵马大元帅 执行加亮操作(2020-09-02) —
        三国尽管是讲曹,刘,孙三家的故事,但在正式的鼎足而立,三分天下前,当时的中国国内还有许多大大小小,颇有实力与他们一争天下的竞争对手,其中有不少人连这三位东汉末年最成功的枭雄也不得不承认,这些诸侯不可小瞧,虽然三大政客在骨子里对这些地方军阀还是很看不起的,可真要交起手来还是非常的重视.如在最著名的段落,第21回"青梅煮酒论英雄"里,刘备在曹操逼问他对"当今谁是天下英雄"这一敏感问题进行表态时,就列举了这么一批人:"河北袁绍,淮南袁术,荆州刘表,孙策,益州刘璋,还有张绣,张鲁,韩遂等",不过皆被曹操视为碌碌无为的小人.事实果真如此吗?我看未必.就拿被曹操最看好的对手,碧眼儿孙权的一段话来说,就足以证明事实并非如此.第44回,孙仲谋在最终决定以武力抗曹时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所惧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作为被曹孟德称赞曰"生子当如孙仲谋"的三国中的一大霸主孙权,也认可这几个人在当时的地位,说明这些军阀的能量也绝对不可小瞧.


        既然上述几位三国中政治上的失败者都能被三国中最顶尖的政治家一致公认为不可忽视的力量,显然他们的实力在那时是不容小看的,而围绕在他们左右的助手,尤其是谋士们的表现,也各有特色,其中有些人颇为出色,只是由于各种原因,没能使他们的主子成为最后的赢家,不过也非常值得观赏一下.正是由于这些军阀们身边的谋士们的不同表现,才使三国这部书更加精彩纷呈.因为袁绍的谋士我已经点评过了,此处就不再重复了;孙策的谋士其实就是他弟弟孙权的谋士,这里也就不讲了;张绣的谋士只贾诩一人,后成为曹操非常得力的一位谋士,在我《曹操的谋士们》一文中也有介绍,故也从略.敬请各位谅解.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其他几位曾被孙,刘二位皇帝看重的那些地方诸侯们都拥有一些什么样的谋士吧.


         1,袁术的谋士们:袁术字公路,是"四世三公"袁绍的族弟,曹操曾讥讽其为"冢中枯骨",个人能力可想而知.当时占据淮南地区,实力也颇为雄厚,孙权的大哥孙策在他们的父亲被刘表部将击杀后,也不得不带领部下投奔袁公路,忍气吞声暂时找一栖身之处.袁术为人心胸狭窄,在第七回中,闻得袁绍新得冀州,遣使去求马千匹.绍不与,术怒,自此兄弟翻脸.又遣使往荆州,问刘表借粮二十万,表亦不与.术恨之,密遣人去孙坚处,唆使孙文台攻表.总之,是个睚眦必报之人.在18路诸侯联军讨伐董卓时,被推举为总管后方军粮的负责人.孙坚乏粮,派人向袁术处催粮.或说术曰:"孙坚乃江东猛虎;若打破洛阳,杀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今不与粮,彼军必散."术听之.这是书中第一个向袁公路献计的人,只是没有名字.此计若对于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来说,绝对是个坏主意,容易造成窝里反.而且昧大义顾小利,目光短浅.但袁术竟然会信为良言.结果孙坚的部队因为缺粮发生混乱,被董卓部将华雄闻知,率兵夜袭,坚军大败,坚亦差点送命.坚找到袁术,气愤的说:"我和董卓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之所以献身不顾,只是出于国家大义的缘故,也是在为你们家族报仇.而你竟然听信小人的挑拨,对我起了疑心,致使功败垂成.我今天来,就是想来问你一声,还要不要我继续讨董了;不要的话,我转身就走.省得在这里碍眼!"袁术十分惶恐,赶紧向孙坚认错,并把那个出歪主意的无名氏当着孙坚的面杀掉.演义中这第一个为袁术献计的无名谋士就落得了如此不光彩的下场.究其原因,实在是他自己瞎了眼了.


       杨大将,袁术长史.第15回,孙策取得江东后,派使者向袁术索还先前为借兵而质押在他处的传国玉玺.术怒,召集部下商议此事.杨大将曰:"孙策据长江之险,兵精粮广,未可图也.今当先伐刘备,以报前日无故相攻之恨,然后图取孙策未迟.某献一计,使备即日就擒."术曰:"计将安出?"大将曰:"刘备屯军小沛,虽然易取,奈吕布虎踞徐州,前次许他金帛钱马,至今未与,恐其助备;今当令人送与粮食,以结其心,使其按兵不动,则刘备可擒也.先擒刘备,后图吕布,徐州可得也."术喜,便具粟二十万斛,令韩胤赍密书往见吕布.此计究竟如何,看后面的小温侯辕门射戟一事便可知道,该计流产了.为何花了钱却被打了水漂,听吕布与陈宫言便可知:"前者袁术送粮致书,盖欲使我不救玄德也.今玄德又来求救.吾想玄德屯军小沛,未必遂能为我害;若袁术并了玄德,则北连泰山诸将以图我,我不能安枕矣:不若救玄德."可见吕奉先也不是傻子,人家心里门清!真拿吕布当无谋之匹夫了.作为袁术身旁最重要的助手和谋士,长史杨大将献的计策竟是一条废计,白白的送了人情,结果啥好也没得到.最该有谋略的下级都如此窝囊废一个,可想而知作为上级领导的袁术本人是如何情景.第17回,曹操,刘备,吕布,孙策各自发兵从东西南北不同方向朝僭称帝号的袁术发动攻击,术大惊,杨大将曰:"寿春水旱连年,人皆缺食;今又动兵扰民,民既生怨,兵至难以拒敌.不如留军在寿春,不必与战;待彼粮尽,必然生变.陛下且统御林军渡淮,一者就熟,二者暂避其锐."术用其言.杨大将的这条计策虽是无奈之举,但毕竟让袁术的败亡延缓了一段时间,他总算为主子做出了点贡献.


       纪灵,袁术都督,大将.第16回,在吕布以"辕门射戟"的方式调解了袁刘二家的矛盾后,纪灵向袁术献上一计:"吕布勇力过人,兼有徐州之地;若与备首尾相连,不易图也.灵闻布妻严氏有一女,年已及笄.主公有一子,可令人求亲于布,布若嫁女于主公,必杀刘备:此乃疏不间亲之计也."术从之,令韩胤为媒,赍礼物往徐州求亲.作为武人的纪灵,献上的这条计策十分的毒辣阴险,比文人杨大将的计策要高明多了.而且还得到了了吕布谋士陈宫的大力协助.若不是被陈珪识破,并及时告知吕布,此计的成功率极大.该计若成,足以使吕布,刘备二人互相残杀,最后被袁术得利.


        第21回,袁术最后势衰,乃作书让帝号于袁绍.绍命人召术,术乃收拾人马,宫禁御用之物,往投袁绍.途中被玄德击败,部众大溃,纪灵战死.止于江亭,手下只剩一千老弱余众,麦三十余斛.时当盛暑,粮食尽绝.家人无食,多有饿死者.术嫌饭粗,不能下咽,乃命庖人取蜜水止渴.庖人曰:"止有血水,安得蜜水!"术坐于床上,大叫一声,倒于地下,吐血斗余而死.侄袁胤将灵柩及妻子奔庐江来,被徐璆尽杀之,夺得传国玉玺,赴许都献于曹操.操大喜,封徐璆为高陵太守.自此玉玺归操.而袁术的谋士们在小说中的表现,只能以"作无用功"四字来评价.


       2,刘表的谋士们:刘表字景升,东汉宗室,荆州牧.与名士汝南陈翔字仲麟,同郡范滂字孟博,鲁国孔昱字世元,渤海范康字仲直,山阳檀敷字文友,同郡张俭字元节,南阳岑晊字公孝这七人为友,时号"江夏八俊".这些人都以才学在当时闻名,不过作为刘表谋士身份出现在读者面前的倒是另外一批人,如延平人蒯良蒯越等.蒯良,字子柔,刘表的第一谋士.第七回,孙坚跨江击刘表,势不可当.表慌请蒯良商议.良曰:"目今新败,兵无战心;只可深沟高垒,以避其锋;却令人求救于袁绍,此围可解也."蔡瑁反对,坚持出兵.表乃派蔡瑁领军迎敌.结果被孙坚打得大败,坚军一直追到襄阳城下,四面围之.蒯良请刘表斩瑁以正军法.表以新娶其妹,不肯加刑.表将吕公自请突围,向袁绍处求救.良曰:"汝既敢去,可听吾计:与汝军五百,多带能射者冲出阵去,即奔岘山.他必引军来赶,汝分一百人上山,寻石子准备;一百人执弓矢伏于林中.但有追兵到时,不可径走;可盘旋曲折,引到埋伏之处,矢石俱发.若能取胜,放起连珠号炮,城中便出接应.如无追兵,不可放炮,趱程而去."吕公依计而行.孙坚亲自引三十余骑来追.被诱入伏处,身中箭,石,脑浆迸流,人马皆死.寿止三十七岁.坚长子策与部将商议后,决定以所获刘表亲信大将黄祖来换回父亲的尸首,两家罢兵.表应允策使桓阶,蒯良出曰:"不可!不可!吾有一言,令江东诸军片甲不回.请先斩桓阶,然后用计.今孙坚已死,其子皆幼.乘此虚弱之时,火速进军,江东一鼓可得.若还尸罢兵,容其养成气力,荆州之患也."表曰:"吾有黄祖在彼营中,安忍弃之?"良曰:"舍一无谋黄祖而取江东,有何不可?"表曰:"吾与黄祖心腹之交,舍之不义."遂送桓阶回营,以坚尸换回黄祖,双方罢兵.蒯良不愧是刘表的第一谋士,机智果断,老练多谋.一计便足以扭转乾坤,使局势转危为安.不过蒯良后面一计有些辣手了,不大讲人情.只要结果,不讲过程.颇似他的老祖宗,西汉高祖刘邦的名将韩信的谋士蒯彻.为了争功,劝说韩信不讲道义,人性,在明知郦食其已说服齐王投降的情况下,仍大举进兵,置同僚性命于不顾。最后郦食其被齐王以背信弃义的罪名给烹死。蒯良也颇与蒯彻相类,计策虽妙,但有些过于残忍了。还好刘表毕竟是个文化人,大名士,不是韩信,没有听从蒯良的话。使自己失去了一个反败为胜,开拓地盘的绝好机会。换来的是一个屡战屡败,无勇无谋的老搭档黄祖。不过以荆州军队极其低劣的战斗力来看,就算刘表真的听从了蒯良的计策,他的军队能否打得过百战雄师的孙坚部队,还是个未知数。尽管此时确实是坚军内部最混乱的时刻。


        蒯越,字异度。其兄蒯良死后,他成为了刘表集团的军师。第34回,蔡瑁欲除刘备,碍于赵云在旁保护,向蒯越问计,越在听了蔡瑁的“已密领刘荆州言语在此”的虚假保证后,曰:“可使王威,文聘二人另设一席于外厅,以待武将。先请住赵云,然后可行事。”瑁从之。若不是刘备的卢马得力,一跃三丈,越过檀溪,刘皇叔之命休矣。


       第40回,刘表死后,蔡瑁等人拥立表幼子刘琮为荆州之主。闻听曹操领大军望荆州而来,刘琮请蒯越,蔡瑁等商议。东曹掾傅巽进言曰:“不特曹操兵来为可忧。今大公子在江夏,玄德在新野,我皆未往报丧,若彼兴兵问罪,荆襄危矣。巽有一计,可使荆襄之民,安如泰山,又可保全主公名爵。”琮曰:“计将安出?”巽曰:“不如将荆襄九郡,献于曹操。操必重待主公也。”琮叱曰:“是何言也!孤受先君之基业,坐尚未稳,岂可便弃之他人?”蒯越曰:“傅公悌之言是也。夫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势。今曹操南征北讨,以朝廷为名。主公据之,其名不顺。且主公新立,外患未宁,内忧将作。荆襄之民,闻曹操兵至,未战而胆先寒,安能与之敌哉?”刘琮犹豫不决。


       正在此时,忽一人昂然而进曰:“傅公悌,蒯异度之言甚善,何不从之?”众视之,乃山阳高平人,姓王,名粲,字仲宣。容貌瘦弱,身材短小。粲博闻强记,人皆不及。曾深得东汉末年大名士,大文化人蔡邕的赏识。刘表以为上宾。粲谓琮曰:“将军自料比曹公如何?”琮曰:“不如也。”粲曰:“曹公兵强将勇,足智多谋。擒吕布于下邳,摧袁绍于官渡,逐刘备于陇右,破乌桓于白登,枭除荡定者,不可胜计。今以大军南下荆襄,势难抵敌。傅,蒯二君之谋,乃长策也。将军不可迟疑,致生后悔。”琮曰:“先生见教极是。但需禀告母亲知道。”蔡夫人从屏后转出,谓琮曰:“既是仲宣,公悌,异度三人所见相同,何必告我。”于是琮意决,乃降曹操。操大喜,领军急行至樊城,使人渡江至襄阳,召琮相见。第41回,王威密告琮曰:“将军既降,玄德又走,曹操必懈弛无备。愿将军奋整奇兵,设于险处而击之,,操可获矣。获操则威震天下。中原虽广,可传檄而定。此难遇之机,不可失也。”琮以其言告蔡瑁。瑁叱威曰:“汝不知天命,安敢妄言!”威怒骂曰:“卖国之徒,吾恨不生啖汝肉!”瑁欲杀之,蒯越劝止。曹操至襄阳,即召蒯越近前,抚慰曰:“吾不喜得荆州,喜得异度也。”遂封蒯越为江陵太守樊城侯,傅巽,王粲等皆为关内侯。小说中说刘琮与其母为曹操暗害,王威为保护小主人也被杀。而正史则无此事,言刘琮善终。


       书中刘表的谋士们,看上去除早亡的蒯良比较名副其实,确有谋士之智外,而且处处为刘表着想。其他人给正统派的印象就是贪生怕死,只顾个人利益不顾国家大义。但我认为事实绝非如此简单。傅,蒯,王三位谋士力劝刘琮投降曹操,虽有为他们个人利益打算的一面,但也不失为应对现实的良策。蒯,傅二人指出了小主人目前的软肋:内忧是大哥刘琦,叔父刘备,你刚上台,根本没有恩威能让别人为你卖命,一旦刘琦,刘备以你隐瞒父亲之死,秘不发丧的罪名,南北夹攻。用不着曹操来,你自己首先就玩蛋了。外患是,就算他们放过你,但你自己思量一下,你是曹操的对手吗?你认为打得过,你自己去打;但如果打不过,不要后悔我们事先没提醒过你!要说三位谋士的确是刘表集团的智囊人物,他们一眼就看到了刘琮面临问题的焦点所在。老实说,小刘琮在当时已经是内忧外患,迟早是要被他人所吞并的。刘琮能考虑的问题,无非是把父亲刘表留下的这份家业,荆州这块风水宝地是让与家奴,还是让与外寇的问题。其实对于谋士来说,不仅要帮助主子走成功,胜利之路;开导他们认清形势,承认失败,走投降之路也是谋士们必须掌握的一项本领。蒯异度,傅公悌,王仲宣就是这样的代表人物。至于王威献的这条计谋,听上去确实很振奋人心,不过能不能成功却值得商榷。因为曹操已经在宛城,经历过淯水河惨败的教训了。相信以狡诈著称的曹阿瞒不会如此健忘,对有人会搞突然袭击一事不加以防备。而且上次曹操被张绣打败,身边也确实没带多少人。而这次则是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要想获得成功,只能希望曹操这回又弱智了,否则此计就是能获得成功,也不一定能对曹操本人和他的部队造成致命伤害,顶多让曹操损失了一些人马而已。更何况,荆州的部队陆战本不是曹军的对手,刘表与曹操打过几仗,皆以失败告终,可见荆州的军队的战斗力是有问题的。故除了投降一策外,刘琮也正是无计可施了。刘表的谋士们在书中的表现,可用“未逢其主”四字来概括。他们都是人才,但投错了主人。不过以他们的个人才智,总算为自己的后半生找到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归宿。


       3,刘璋的谋士们:刘璋字季玉,刘焉之子,汉鲁恭王之后。父刘焉为益州牧,死后璋被州太史赵韪等保为益州牧。璋暗弱无能,闻知汉中张鲁有侵袭之意,惊慌失措。第60回,璋在听信了益州别驾张松的花言巧语后,欲迎刘备入川,助己防御张鲁。忽一人自外突入,汗流满面,大叫曰:“主公若听张松之言,则四十一州郡,已属他人矣!”视之,乃西阆中巴人,姓黄名权,字公衡,为璋主簿。璋曰:“玄德与我同宗,吾故结之为援。汝何出此言?”权曰:“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远得人心,近得民望。兼有诸葛亮,庞统之智谋,关,张,赵云,黄忠,魏延为羽翼。若召到蜀中,以部曲待之,刘备安肯伏低做小?若以客礼待之,又一国不容二主。今听臣言,则西蜀有泰山之安;不听臣言,主公有累卵之危矣。张松昨从荆州过,必与刘备同谋。可先斩张松,后绝刘备,则西川万幸也。”璋曰:“曹操张鲁来到,何以拒之?”权曰:“不如闭境绝塞,深沟高垒,以待时清。”璋曰:“贼兵犯界,有烧眉之急。若待时清,则是慢计也。”从事王累顿首言:“张鲁犯界,乃癣疥之疾。刘备入川,乃心腹大患。况刘备世之枭雄,先事曹操,便思谋害;后从孙权,便夺荆州。心术如此,安可同处乎?今若召了,西川休矣!”璋怒,令赶走二人。派法正为使,迎接刘备入川。王累闻之,自悬于榆桥门上,请刘璋勿纳刘备。璋不听,驱车出城,王累大叫一声,自割断其索,撞死于地。第62回,刘备采纳谋士庞统之机,以回救荆州为名,向刘璋讨要兵马粮饷。零陵烝阳人刘巴,字子初,出曰:“刘备枭雄,久留于蜀而不遣,是纵虎入室矣。今更助之以军马钱粮,何异与虎添翼乎?”杨怀,黄权亦在旁苦劝。刘璋乃拨老弱军四千,米一万斛来搪塞刘备。备以此为借口与璋翻脸。而此时张松卖主的行径又被其兄张肃揭发。璋是又惊又怒,将张松全家尽斩于市。然后聚文武商议。黄权曰:“事不宜迟。即便差人告报各处关隘,添兵把守,不许放荆州一人一骑入关。”璋从其言。只是为时已晚,刘备已迅速夺下涪水关,斩关将高沛,杨怀。璋闻知大惊,黄权曰:“可连夜遣兵屯雒县,塞住咽喉之路。刘备虽有精兵猛将,不能过也。”璋遂令刘璝,冷苞,张任,邓贤,领五万大军,星夜往守雒县,以拒刘备。但群狼再凶,怎敌猛虎!四将皆被刘备擒杀,雒县亦失。璋从事郑度献策曰:“今刘备虽攻城夺城,然兵不甚多,士众未附,野谷是资,军无辎重。不如尽驱巴西梓潼民,过涪水以西。其仓廪野谷,尽皆烧除,深沟高垒,静以待之。彼至请战勿许,久无所资,不过百日,彼兵自走。我乘虚击之,备可擒也。”璋以扰民不从此计。益州太守董和请往汉中借兵,璋虑鲁不肯。和曰:“虽然与我有仇,然唇亡则齿寒,若以利害说之,必然肯从。”璋乃修书遣使,赴汉中求援。郑度之计究竟如何,第65回里,玄德孔明闻之,皆大惊曰:“若用此言,吾势危矣。”说明此计若实施,对刘备的攻势是有很大影响的。不过正如法正言:“此计虽毒,刘璋必不能用也。”而董和之计虽被刘璋采用,张鲁也确实派马超前来解围。但效果为零,马儿反降刘备,并杀了张鲁派来的监军杨柏,径至成都城下呼刘璋投降。璋手下人心大乱,许多人纷纷出城投降刘备。刘璋无奈,也只得投降。刘备入成都,蜀官皆拜于堂下。唯刘巴,黄权闭门不出。众将忿怒,欲往杀之。备传令:“如有害此二人者,灭其三族。”玄德亲自登门,请二人出仕。二人感玄德恩礼,乃出。董和,吴懿,费观,李严等蜀中文武降人,共六十余人,并皆擢用。观刘璋的谋士,可用“忠诚有余,才智不足。”其所献计策,无非是固守,等待时机。只能用一时,并无长远之策。对于刘备这样的绝世枭雄,根本没能起多大阻力。因此也不能责怪刘璋不听黄权等人的计策,认为是慢计。实在对于有龙之魄力,虎之气势的刘备来说,没有任何实际效力。由此可见,黄权等人的才智也不过尔尔。虽说郑度那未被采纳的计策也让刘备,诸葛亮惊恐了一阵子,但我认为即使真的实行起来,也只能让刘备夺取西川的脚步稍微停顿一下而已。看后面的蜀臣纷纷降备,可知刘璋的大势早已去了,时间早晚罢了。最后连黄权,刘巴这样铁杆的保皇派谋士都抛弃了他们的主人刘璋,可见刘季玉的暗弱程度了。刘璋的谋士们的本领在三国中只能勉强算做中等人才,而他们对待主子和敌人的态度,可谓是前后表现反差最大的一批了。


        4,张鲁的谋士们:张鲁字公祺,沛国丰人,汉中军阀。第59回,闻曹操破西凉之众,威震天下,乃聚众商议曰:“西凉马腾遭戮,马超新败,曹操必将侵我汉中。我欲自称汉宁王,督兵拒曹操,诸君以为如何?”巴西人阎圃曰:“汉川之民,户出十万余众,财富粮足,四面险固;今马超新败,西凉之民,从子午谷奔入汉中者,不下数万。愚意益州刘璋昏弱,不如先取西川四十一州为本,然后称王未迟。”鲁大喜;第64回,黄权领刘璋之命来汉中,请张鲁出兵相救,抵御刘备。并以“若肯,当以二十州相酬。”张鲁谋士杨松劝鲁从之。鲁喜其利,从之。阎圃谏曰:“刘璋与主公世仇,今事急求救,诈许割地,不可从也。”鲁不听;第67回,曹操率大军征汉中,一路上所向披靡,直抵张鲁老巢南郑.阎圃推荐马超手下的庞德为将,出战曹军诸将.张鲁从之,令庞德领万人与曹兵搦战.庞德一人勇斗曹军许褚,张郃,夏侯渊,徐晃四员名将,毫无惧色.曹操咸之,与众商议,欲收降庞德.贾诩曰:"某知张鲁手下,有一谋士杨松.其人极贪贿赂.今可暗以金帛送之,使谮庞德于张鲁,便可图矣."操曰:"何由得人入南郑?"诩曰:"来日交锋,诈败佯输,弃寨而走,使庞德据我寨,我却于夤夜引兵劫寨.庞德必退入城,却选一能言军士,扮作彼军,杂在阵中,彼岸得入城."操听其计.遣一细作混入城中,径投杨松府下谒见,具说:"魏公曹丞相久闻盛德,特使某送金掩心甲为信.更有密书呈上."松大喜,看了密书中言语,谓细作曰:"上复魏公,但请放心.某自有良策奉报."松连夜入见张鲁,说庞德受了曹操贿赂,卖此一阵.鲁大怒,唤庞德责骂,欲斩之.阎圃苦谏乃免.鲁曰:"汝来日出战,不胜必斩!"次日庞德出战中伏,被曹军活捉.操亲释其缚,劝德归降.德乃降.操令三面竖立云梯,飞炮攻打.鲁与弟卫商量.卫主张烧光府库,出守巴中.杨松主张投降.鲁命人封闭库藏,引全家老小奔巴中.操领军追至巴中,张卫出战,被操将许褚斩之.败军回报张鲁,鲁欲坚守.杨松曰:"今若不出,坐而待毙矣.某守城,主公当亲与决一死战."鲁从之.阎圃谏鲁休出.鲁不听,引军出城.未及交锋,后军已走.鲁急退,杨松闭门不开.曹军大至,鲁无路可走,乃降.操念其封仓库之心,优礼相待,封鲁为镇南将军,阎圃等皆封列侯.惟杨松卖主求荣,即命斩之于市曹示众.汉中遂定.张鲁此人,不过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地方小军阀而已。虽然刘备拿他当英雄向曹操推荐,但明眼人一眼就看出来了,那只是刘大耳的敷衍之词。张鲁占据的地盘仅限于汉中一隅,也许比张绣的大一点,稳固一些。但抛开张绣,与其他军阀们比起来,可谓是最弱小的一个。地方不大,野心却不小。不但妄想称王,竟还企图吞并比自己大好几倍的益州刘璋。典型的弱肉偏欲强食。只是他志向虽大,但手下却缺乏可用的人才。尤其是能征惯战,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只有马超,庞德尚称百战健将。但因为是降将,不受他的信用。因此伐蜀的口号尽管喊得非常的响亮,也着实让刘季玉吓得不轻。可计划就是没有被执行过。关键因素就是张鲁身边根本就找不出一个可以担负起此重任的统帅之才。马超,庞德后来各自投降刘备,曹操就是证明。而张鲁的谋士中,杨松就是一个小人,阎圃有些才干,其所献计策多被主子采纳.只是对张鲁集团所能提供的帮助极其有限.无损大局.因此总的看来,阎圃在三国里也不过是个二流谋士的角色,故张鲁的谋士们在三国中对历史能起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看三国各路小军阀的谋士们在书中的表现,真可以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来表述.什么样的领导,就喜欢用什么样的部下.


本文版权由武当休闲山庄与原作者共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此帖被假正经也在2020-09-01 16:26重新编辑 ]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12-19
我认为,在三国各路小军阀里面,蒯良的智谋最为出色。大家意下如何?
1条评分金币+4
zhdf 金币 +4 鼓励一下 2019-12-3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icewizard

UID: 2114591

发帖
765
金币
0
道行
500
原创
0
奖券
67
斑龄
0
道券
26
获奖
0
座驾
本田凌派
设备
手机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31(小时)
注册时间: 2019-09-20
最后登录: 2024-06-1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9-12-22
作为谋士公心很重要,不然自相残杀,再好的计谋也无法执行。
2条评分金币+3
zhdf 金币 +1 鼓励一下 2019-12-31
假正经也 金币 +2 - 2019-12-2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p2p2p2

UID: 90651

发帖
447
金币
702
道行
301
原创
0
奖券
5
斑龄
0
道券
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69(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0-04
最后登录: 2024-06-16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9-12-22
绝对实力碾压面前任何计谋都不起作用。曹魏的经济军事实力太强了。
2条评分金币+3
zhdf 金币 +2 鼓励一下 2019-12-31
假正经也 金币 +1 - 2019-12-2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9-12-22
回 icewizard 的帖子
icewizard:作为谋士公心很重要,不然自相残杀,再好的计谋也无法执行。 (2019-12-22 12:25) 

说的也是,袁绍的谋士群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1条评分金币+3
zhdf 金币 +3 鼓励一下 2019-12-3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9-12-22
回 p2p2p2 的帖子
p2p2p2:绝对实力碾压面前任何计谋都不起作用。曹魏的经济军事实力太强了。 (2019-12-22 12:41) 

也不尽然吧。曹魏尽管有绝对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但它也只能是与蜀汉,东吴三分天下。而且直到曹魏自己灭亡,还是不能一统天下,反倒还亡国在东吴的前头。看来,再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还是需要人来起作用的。
1条评分金币+6
zhdf 金币 +6 鼓励一下 2019-12-3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p2p2p2

UID: 90651

发帖
447
金币
702
道行
301
原创
0
奖券
5
斑龄
0
道券
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69(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0-04
最后登录: 2024-06-16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9-12-22
回 假正经也 的帖子
假正经也:也不尽然吧。曹魏尽管有绝对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但它也只能是与蜀汉,东吴三分天下。而且直到曹魏自己灭亡,还是不能一统天下,反倒还亡国在东吴的前头。看来,再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还是需要人来起作用的。 (2019-12-22 12:58) 

如果以曹家王朝来说,是亡了。但是以魏国这个整体来看,这个国家反倒是很兴旺。宋之前,经济军事重心在北方,南方的开发程度有限,也无法培养冲击骑兵
1条评分金币+3
zhdf 金币 +3 鼓励一下 2019-12-3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9-12-22
回 p2p2p2 的帖子
p2p2p2:如果以曹家王朝来说,是亡了。但是以魏国这个整体来看,这个国家反倒是很兴旺。宋之前,经济军事重心在北方,南方的开发程度有限,也无法培养冲击骑兵 (2019-12-22 13:02) 

这个有点说不通吧。曹魏亡国后是西晋王朝。西晋灭亡后是五胡十六国和东晋,之后是南北朝,再之后是隋朝,唐朝,五代。最后才到宋。之间经历了数百年,与曹魏有何相干??弄不懂!!!
1条评分金币+3
zhdf 金币 +3 鼓励一下 2019-12-3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p2p2p2

UID: 90651

发帖
447
金币
702
道行
301
原创
0
奖券
5
斑龄
0
道券
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69(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0-04
最后登录: 2024-06-16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9-12-22
回 假正经也 的帖子
假正经也:这个有点说不通吧。曹魏亡国后是西晋王朝。西晋灭亡后是五胡十六国和东晋,之后是南北朝,再之后是隋朝,唐朝,五代。最后才到宋。之间经历了数百年,与曹魏有何相干??弄不懂!!! (2019-12-22 13:09) 

其实很好理解。魏国在曹魏时期实际上是类似于元老院制,有实际的“君”,但没有名义上的君,而且这个君的权利还受到制衡。司马家取曹而代之,类似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由元老院制到帝制的转型。这是内部领导层和领导体系的更迭,与整个国家无关。
1条评分金币+3
zhdf 金币 +3 鼓励一下 2019-12-3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9-12-29
回 p2p2p2 的帖子
p2p2p2:其实很好理解。魏国在曹魏时期实际上是类似于元老院制,有实际的“君”,但没有名义上的君,而且这个君的权利还受到制衡。司马家取曹而代之,类似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由元老院制到帝制的转型。这是内部领导层和领导体系的更迭,与整个国家无关。 (2019-12-22 13:30) 

魏国的曹丕,曹叡难道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断专行的君主?!你从哪里得出曹丕,曹叡不是实际的“君”这个结论的??!!谁告诉你三国的曹魏是实行罗马共和国体制的???!!!
1条评分金币+3
zhdf 金币 +3 鼓励一下 2019-12-3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se4777

UID: 2109717


发帖
3948
金币
-1499
道行
474
原创
0
奖券
2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54(小时)
注册时间: 2019-06-04
最后登录: 2022-12-18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20-11-09
  三国尽管是讲曹,刘,孙三家的故事,但在正式的鼎足而立,三分天下前,当时的中国国内还有许多大大小小,颇有实力与他们一争天下的竞争对手,其中有不少人连这三位东汉末年最成功的枭雄也不得不承认,这些诸侯不可小瞧,虽然三大政客在骨子里对这些地方军阀还是很看不起的,可真要交起手来还是非常的重视.
1条评分金币-3
假正经也 金币 -3 复制他人语言 2022-09-15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22-07-26
回 se4777 的帖子
se4777:  三国尽管是讲曹,刘,孙三家的故事,但在正式的鼎足而立,三分天下前,当时的中国国内还有许多大大小小,颇有实力与他们一争天下的竞争对手,其中有不少人连这三位东汉末年最成功的枭雄也不得不承认,这些诸侯不可小瞧,虽然三大政客在骨子里对这些地方军阀还是很看不起的,可真 .. (2020-11-09 10:21) 

你不复制他人的语言会生病吗???!!!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